學會孤獨,也是一種能力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如果說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

學會孤獨,也是一種能力

1

美國作家艾裡克·克里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中說,當今美國單身的成年人佔比已超過50%,其中有3100萬人獨自生活。而根據我國統計年鑑,在中國“一個人生活”的成年人已超過5800萬,年齡在20~39歲的獨居青年已達到2000萬。

這說明,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獨居生活”都已經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儘管這種選擇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無奈。

甚至因此還出現了一個新名詞——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多指年齡介於20到30歲之間,背井離鄉到大城市打拼,工作資歷不夠豐富,並未在大城市站穩腳跟,租房的單身年輕人。

他們過著“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的日子,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回家,在寂靜的深夜裡頻繁地在手機和電腦之間切換……

對他們來說,相對於生活上的拮据,孤獨與“被拋棄”的感覺更令人難以承受。

一個人的日子該怎麼過?

學會孤獨,也是一種能力

2

不同於現代空巢青年對孤獨的恐懼,在我國曆史上,還有一群人,他們專門去尋找孤獨。

他們主動離群索居,跑到人煙稀至的深山生活,希望通過孤獨來提升自己。

他們的名字叫隱士。

出於對這群愛好孤獨者的好奇,一個叫比爾·波特的美國人類學家曾專門跑遍大半個中國,來探訪中國現代隱士。

他在作品《空谷幽蘭》中寫道,中國的隱士與美國的隱士有很大不同。美國的隱士只是那些喜歡自己待著的人,甚至有點神經質,但中國的隱士往往是社會的精英,扮演著重要角色。

他將這些隱士比喻為“精神覺醒的博士”。也就是說,如果有“精神覺醒”這個專業,那這些人應該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比爾認為,是獨處讓他們變得更有智慧,更為仁慈,甚至更清醒地認識到了自我與萬物。

周國平老師說: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如果說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

的確,人總要學會傾聽自己的心聲,這樣才能逐漸形成一個較有深度的內心世界。

而只有在獨處時,人才能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迴歸自己。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

一個好動,什麼都要嘗試,什麼都想經歷;另一個喜靜,對一切事物加以審視和消化。

其中一個“自我”把你派遣到世間活動,同時又始終將你置於視野之內,即使你遭受最悲慘的災難和失敗,只要識得歸途,就不會全軍覆沒。它是你的守護神,為你守護著一個永遠的家園,使你不致無家可歸。

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學會孤獨,也是一種能力

3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我們需要孤獨。

會孤獨說明還活著,還有期許,還在思考。

就像一個小女孩在房間的一角靜靜地摺紙、畫畫、凝視著魚缸中的小魚,心無雜念,旁若無人,那是一種將散軼於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內心世界的專心致志,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給自足和無所外求的精神圓融。

面對紛擾的世界,孤獨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能力,能夠在孤獨時安然自得,才會在喧囂時淡然自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