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成为游客的安心之选需要更“上心”

东方圣城网讯(评论员 陈曦)如何让不断涌现出来的民宿,成为游客的安心之选,恐怕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更“上心”才是。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另一方面,在严惩问题民宿的同时,也要敦促民宿平台整改,追究平台责任。

伴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以民宿为代表的共享住宿火了。许多游客为了省钱,或是为了体验当地特色,更愿意选择民宿而非传统酒店。虽说不乏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者,但仍有不少游客着实被狠狠坑了一把,事后纷纷吐槽:“民宿实际位置与显示位置相差N公里”“说好房源在景区内,结果房东开车把我们送到了城郊”“与XXX隔江相望,意思是要去该地需绕过半条江”……

近日,有媒体记者以房东身份在多家民宿平台测试注册房源,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模糊的房产证、空白的租赁合同、虚构的房源,均通过了多家民宿平台的审核;甚至用公厕照片充当房源卫生间,也能过审。民宿门槛如此之低,引发了人们对民宿安全状况的担忧;而房源的真实性存疑,对消费者的维权和事故责任的认定也将带来诸多不便。

毋庸讳言,如今民宿信息造假太普遍,简直成了行业的潜规则;哪家要是不往自个脸上贴金,就等着门可罗雀吧。照片成了“照骗”,把蜗居拍成别墅不是梦;评价全是溢美之辞,由专门的刷单团队纯手工打造;再加上在线客服亲切的问候和热心的答疑,让不少游客觉得如沐春风,非住不可。而等到上了钩、交了钱,到了地方,踏进了房门,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好好的旅行蒙上了一层阴霾。而有的民宿不只是坑钱,还有可能致命,比如今年初,两游客入住成都某民宿,因煤气中毒1死1住院,事发民宿被曝出曾两次转租,没有一氧化碳报警器等安全设施。

一些民宿平台只顾拼命上架房源,并从中抽取佣金;而对于房主及其房源,却缺乏必要的审核和监督。一旦出了问题,就拿出“免责条款”来应对消费者的质疑和投诉。有的平台声称,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无能力进行准确地、完整地验证;有的平台则指出,相关注册数据、发布的信息等均由注册用户自行提供并依法对其提供的任何信息承担全部责任。换言之,平台自认没有确保房源真实的义务,有问题请找商家。

事实上,民宿平台想拿“免责条款”当保护罩,要么是真不懂法,要么就是装傻。虽然当前针对共享民宿业尚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但在现有法律体系中,无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还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电子商务法》《侵权责任法》,都能找到适用的条款。更何况,有些地方像北京已经开始出台相关规定,规范互联网住房租赁信息的发布,要求平台必须履行审核义务,禁止出现违法违规、虚假等房源信息。这也给民宿平台敲响了警钟,不能再一心向“钱”看了,对消费者显失公平的免责条款,本身就是无效的;而平台因审核不严上线了问题民宿,收取了佣金或管理费,就该承担连带责任。

权威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额为165亿元,参与房客数达到7945万人,而从业者人数也超过400万。相信这些庞大的数字,在未来还会持续增长;但是如何让不断涌现出来的民宿,成为游客的安心之选,恐怕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更“上心”才是。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另一方面,在严惩问题民宿的同时,也要敦促民宿平台整改,追究平台责任,倒逼平台强化自我管理,真正做到对消费者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