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四川整體打造成為“世界最大蒸餾酒優勢產區”

將四川整體打造成為“世界最大蒸餾酒優勢產區”

將“中國白酒四川盆地產區”整體打造為“世界最大蒸餾酒優勢產區”的建議

2019年11月6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同時廢止。新目錄中,“白酒生產線”已從限制類輕工業中刪除。這是白酒行業的重大利好,四川作為中國白酒的特色優勢產區將迎來重大的發展契機。早在今年5月20日,四川省社科院調研組向四川省政府提交了一份報告,建議從全面振興和發展川酒的角度出發,四川應抓住契機,致力於將“中國白酒四川盆地產區”整體打造成為“世界最大蒸餾酒優勢產區”,提出七點建議:

一、強化“中國白酒四川盆地產區”概念

四川省因其獨特的水(質)、土(壤)、氣(候)、(微)生(物)生態環境、悠久的歷史傳承、強大的技術工藝以及深厚的白酒文化,已然成為中國白酒的主要產區、濃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以及最大的白酒品牌和原酒輸出地。近年來,雖然湧現了以“六朵金花”為代表的有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潛質的國家級白酒品牌,但是全省白酒生產企業仍然呈現出良莠不齊的發展態勢,特別是有一部分中小企業,受困於資金、渠道、資源等壓力發展緩慢;其次,作為“濃香帝國”的川酒集體發聲不足,其濃香內涵和經典意義並未被消費者深入瞭解和認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川酒的整體影響力和輻射度,許多優秀的川酒品牌在省外市場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為此,要以六大名酒為支點,覆蓋宜賓、瀘州、德遂綿巴、成都等白酒主要產地,強化“中國白酒四川盆地產區”概念(茅臺所在區域亦屬四川盆地南緣)。通過規模集聚、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川酒的品質價值和品牌效應,凸顯產區、產業、品牌、技術、人才和科教等多方面優勢,做深川酒文化、做強川酒品牌、做大川酒市場,最終實現川酒整體良性發展和向世界傳播中國白酒文化的目標。

二、發揮六朵金花“鑽石邊”輻射帶動作用,豐富川酒產品體系

“四川盆地產區”因其無可複製的優勢對於白酒企業品牌整體發展作用不容小覷,將四川打造為“世界蒸餾酒優勢產區”更是意義重大(為突出“六朵金花”的強勢帶動,可將其形象表述為“世界蒸餾酒鑽石產區”)。第一,在文化特徵方面。四川白酒產區歷史沉澱厚重,有著千年傳承的文化,釀酒古蹟、文物、老窖、遺址、酒道館、故事傳說等豐富多彩;第二,在品牌影響力方面。2018年“世界名酒價值論壇”發佈的“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名牌”中,宜賓產區和瀘州產區佔據了六大中國產區的兩大席位,其中五糧液、瀘州老窖和郎酒三大品牌均上榜,白酒產區和品牌數量位居各省之首;第三,在經濟分量方面。截止2018年12月28日,在中國白酒行業總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四川產區有三家企業入圍,是入圍數量最多的省份,三家白酒川企市值佔前十酒企總市值的21.4%;第四,在發揮集群效應方面。川酒板塊呈現群雄崛起的發展態勢,將“四川盆地產區”打造為以“六朵金花”為“鑽石引領”的中國白酒優勢產區,有利於發揮產區規模效應,帶動白酒產業貫穿一、二、三產業發展,對於推動地方經濟、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意義非凡。

三、充分利用好“濃香型白酒原產地”這一四川濃香酒產業集群的重要突破口

對於“世界最大的蒸餾酒鑽石產區”品牌的打造,一是打造覆蓋範圍最廣的川酒品牌三級梯隊,以“六朵金花”為第一梯隊,以豐谷、敘府、仙譚、江口醇、文君等為第二梯隊,以遍佈全川的眾多貼牌酒企業、原酒企業和小酒廠為第三梯隊,將“六朵金花”的優勢嫁接到二線品牌和原酒企業上,在三者之間形成互促互生的效應。二是通過地理標誌商標等形式,把“濃香白酒發源地˙世界最大的蒸餾酒鑽石產區”品牌概念固定下來,並對有資質的企業進行授權使用。三是以新一輪濃香酒標準體系建設為依託,把酒體標準固定下來,讓濃香酒原產地產區有更為合理的標準執行。四是要強化宣傳,通過各種媒介,逐步普及“濃香白酒發源地˙世界最大的蒸餾酒鑽石產區”產品、品牌、文化、生活態度、品飲情懷等概念,讓這一產區品牌逐步深入人心。

四、明確各產區角色定位,全方位提升川酒競爭力

(一)宜賓產區:通過五糧液“大國濃香”定位,強化宜賓“大國濃香產地”定位

作為中國白酒的主力香型,濃香型白酒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最能代表中國人的口感嗜好和民族特色,“大國濃香”不僅是對川酒主體地位的明確與概括,更體現了川酒的品牌和文化,有助於在消費者心中形成鮮明的辨識度。其中,五糧液作為濃香型白酒的標杆和代表,在工藝、品質、文化等方面都居於業內領先地位,是“大國濃香”的典型代表。應在五糧液的引領下,加快推進宜賓產區“大國濃香產地”這一定位和形象深入人心,樹立品牌自信與文化自信,提高濃香型白酒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二)瀘州產區:通過瀘州老窖“濃香鼻祖”、郎酒“醬香典範”,強化瀘州“濃香鼻祖產地”定位,突出瀘州“兩大醬香之一”定位

作為全國唯一擁有“濃香鼻祖”和“醬香典範”兩大國家名酒的城市,瀘州具有無可比擬的品牌發展優勢,包容化的發展思路使得瀘酒在濃香型白酒市場和醬香型白酒市場佔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以瀘州老窖和郎酒為產區龍頭,充分發揮瀘州產區雙名酒品牌戰略優勢,加強建設優質白酒核心產能區、品牌集聚區和白酒產業集群地,形成“1+1>2”的規模效益。

(三)德遂綿巴產區:通過劍南春“唐時宮廷酒”和捨得酒“文化國酒”定位,將該產區打造成集生態、釀藝與文化‘三位一體’的發展典範

劍南春作為唯一載入正史並傳承至今的中國白酒、中國第一批“中華老字號”品牌,一直充當著中華民族傳統釀酒工藝擁護者和倡導者的角色,是白酒行業傳統工藝與文化融合發展的典範與標杆。以劍南春為龍頭企業,打造中國最具歷史和文化底蘊的“民族之釀”,帶動區域內一大批同類型中小酒企,形成產業集聚;結合天益老號和諸葛雙忠祠傳統歷史文化特色,依託劍南春等白酒企業的產業資源優勢,打造集釀酒、文旅為一體的綜合產業發展鏈條。捨得通過打造捨得博物館、大國芬芳詩樂舞劇、捨得智慧講堂和捨得藝術中心演繹中國文化的精神高地,成為中國白酒產業文化生產力助力企業營銷的絢麗名片。巴中的小角樓、江口醇等企業深挖地域文化,產品在區域市場熱銷,是川酒版圖德遂綿巴產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老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

(四)成都產區:通過水井坊“活著的傳承”定位,將該產區打造為酒旅融合、三產互動樣板

在“一帶一路”、“蓉歐+”的戰略大背景下,充分發揮成都國際旅遊大都市的區位優勢,大力推進酒旅融合發展計劃,將川酒品牌價值觀與蜀都文化內涵相結合,充分釋放“白酒+”的最大潛能,加快推動糧食種植業、白酒釀造業與旅遊、文化產業三產融合發展,大力開發白酒旅遊商品,打造“國家級優質白酒產業生態圈”、“中國商品原酒集聚中心”,藉助不斷增長的文旅商品市場,為川酒產品銷售和酒文化的傳播注入新的活力。

五、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促進川酒持續健康發展

建立“抱團發展創新跨越”的合作理念,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引領作用,在各大產區、品牌之間搭建互聯互通網絡,增進四川白酒行業內、跨行業間、甚至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打造信息流、資金流、商業流、人才流、物流的重要載體,加強團隊整合、渠道整合、資金整合、人脈整合、地域整合、異業整合等方面的創新合作,增強四川白酒行業聚合優勢。

一方面,要轉變政府職能,將政府評價或影響白酒企業發展的行政職能,逐步轉移給協會,並拓展協會功能:一是加強川酒行業發展規劃研究與政策、信息服務;二是加強白酒行業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營造“社會形成公信、行業樹立威信、企業建立誠信”的文明誠信營商環境;三是引導白酒企業開展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促進川酒行業進步和會員單位能力提升;四是加強川酒行業宣傳工作,提升行業影響力,增強四川白酒的品牌價值。另一方面,要實現酒業協會服務政府、服務企業、服務產業發展功能,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模範引領作用、服務團結作用、協調潤滑作用、合作交流作用,必須加強協會自身能力建設,逐步建立起相對穩定的專業化、職業化人才隊伍和模塊化的組織機構,發揮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會員單位專業人才集聚的優勢建立智庫型組織。

六、打造四川白酒品牌傘,發揮產業集聚效益

在白酒行業轉型升級的新常態下,川酒已完成從競爭到競合的轉變,抱團出擊已經成為常態。利用四川區域內白酒產業集群的共有要素,如自然因素、集聚條件、政策引導等,打造具有公共屬性的四川白酒品牌傘體系:即川酒品牌為集群內企業產品品質背書,使集群內大小企業均處於四川白酒品牌傘的保護和支持之下,增強外部消費者對川酒系列產品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以尋求更多的市場空間;同時,藉由集群內眾多個體企業的發展和表現反哺川酒品牌,提升川酒品牌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共同將四川白酒品牌傘做大做強。

依據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認知等因素,打造四川白酒區域品牌傘,對品牌化的發展戰略進行研究和規劃,不僅有助於推動人才、知識、組織、技術、文化、社會等決定產品開發能力、銷售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資源要素集聚,更能促進集群內部各梯隊白酒企業協調發展並形成更加合理的品牌體系架構,推動各類白酒企業密切聯繫為更為強大的整體。此外,亦有助於白酒消費者形成全新整體消費認知,提升川酒在全國消費者群體中的整體知名度,為集群內所有企業的品牌化、終端化發展提供更大空間,在整體上對產業集群內部白酒企業及相關行業發展產生明顯的促進作用。

七、整合科教優勢,奪取中國白酒話語權

四川擁有全國最多的白酒專家、國家評委和釀酒專門技術人才,也是全國酒類生產、流通、文化研究機構最多的區域,然而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強大的專家團隊未能在四川境內催生出全國一流的酒類科研機構或大學,目前川酒的科研資源和力量仍處於相對分散、各自為陣的狀況,尚未發揮出真正的勢能。川酒技術創新的壓力基本都在企業身上,在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方面鮮有建樹,這些現狀嚴重製約了川酒產業的發展。

對此,應當加速整合川酒科研力量,充分發揮科教優勢,大力推進政產學研用融合,積極提升白酒科研地位,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建議以四川輕化工大學成都研究院為依託,全面整合四川全域酒類相關科教機構,如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發展研究院、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四川省釀酒研究所、四川省酒類科研所、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釀酒研究院等相關機構,組建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蒸餾酒產業政策與產業技術研究院,致力於白酒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為白酒基礎研究的探索者、技術創新的引領者、酒體設計的先行者。為白酒這一傳統行業不斷注入現代科學要素,推動行業高位發展,引領中國白酒走向世界。

調研組成員:

楊柳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李晶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

丁燦 西華大學講師

(中國名酒莊網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