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

中国四大爱情传说,最为脍炙人口的绝对是白蛇传。当年一部《新白娘子传奇》名列CCTV十大经典剧目第一名。直到今日,白娘子依旧是中国人心中贤良淑德的代名词,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几乎已经是进入了民族集体叙事的范畴。

白蛇传: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

​年少的我曾经以为,爱情的忠贞和离别的痛楚是白蛇传的主题。而当我看了古今众多版本的白蛇传说,终是知晓,这部神话根本没有男主角,它自始至终都在讲一个女妖,或者说是一个女人自我成长的故事。

母神女娲,蛇女之源

在远古社会,蛇和女性本就是密切联系的,《山海经》之中记载,古神女女娲人面蛇身,一日之中有七十个变化。女娲是人类之母,不仅捏土造人,还牺牲自我以五彩石补天。

在当时,蛇是众多内陆民族崇拜的图腾,它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对于洪荒时代的人类来说,能够生殖的女性就是第一生产力,蛇和女性自然而然联系在了一起。女娲的蛇女形象大约是最原始的蛇女了,她是至高无上的造世之神。但这种崇拜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男权意识的觉醒,龙图腾逐渐代替蛇图腾的位置,成为了男性皇权的象征。

人们对蛇的了解加深,加上女性又成为了男性的附属,蛇女的形象开始被妖魔化。

唐朝谷神子《博异志》中的《李黄》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富家子弟李黄在长安遇到了一名十分美艳的白衣女子,在一位青衣老妇人的撮合制下一响贪欢。李黄归家之后身子全部化成浓水,只有头部留存了下来。

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之中,男主角奚宣赞在清明节的时候游湖,书生奚宣赞游玩,途中救回一迷路女子卯奴。后来有一白衣女子强行嫁给奚宣,还要吃她心肝,卯奴前往搭救,最后卯奴和白衣女子被道士收服压在雷峰塔下,原来她们是乌鸦精和白蛇精。

作为女娲的后裔,这些本应该是神女的蛇女们变成了阴邪的妖女,她们的色相让男人们迷恋,却又不择手段地害人性命。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之中,将男子好色引起的严重后果——身死、家灭、国亡,归结于沉溺女色之上,白蛇将被卫道者收服,就是伸张正义。这段时期的女人被男权压制得抬不起头来,女人没有任何为自己申辩和争取权利的机会。

妖女在变,男人不变

《西湖三塔记》被人们认为是白蛇传的最早起源,经历了后代诸多的改编,到了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手下,这位恶毒的女妖有了人性的美好一面。

男主角许宣清明扫墓,在雨中渡船遇到了白素贞,白娘子借伞给了这位有缘人,许宣魂牵梦萦前往还伞,白娘子托付终身并且赠与许宣银两。然而白娘子是蛇妖一事被许宣知晓后,对白娘子百般刁难,惊恐万分,他拜高僧法海为师,并且自己亲手用钵盂罩住了白娘子,将她们镇压在雷峰塔下。

这就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

白蛇传: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

从“情圣”冯梦龙开始,白娘子已经赋予了温柔贤淑的特质。而许宣则是一个典型的自私自利的市民形象。许宣是爱慕白素贞的,但这些仅仅是基于美色和她丰厚的家底。当白素贞提出愿意和许宣结为百年之好,他心中想的是:“若取得这个浑家,也不枉了。”而当盗银事件发生之后,许宣对白素贞完全变了个态度。

他对前来苏州寻他的白素贞道:“你是鬼怪,不许入来。”并且挡了门,不让白素贞进。还道:“你这贼贱妖精!连累得我好苦,吃了两场官事!

后来许宣发现白素贞是个实力强大的妖精之后,便又变得胆小可怜起来,祈求白素贞饶过他。

白素贞已经不是那个残忍的蛇妖了,但男主角许宣依旧好色胆小,写实得可怕。他贪恋白素贞美色,贪小便宜,对外怕事儿,对内骂老婆,根本没有忠贞的爱情观。这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

白蛇传: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

而在明人陈六龙笔下的《雷峰塔》之中,白娘子为爱情和百姓付出更多,许宣更加薄凉懦弱。无论他们这对夫妻曾经多么相爱,但当许宣知晓白素贞是蛇妖之后,对白素贞只有深深的惧怕。无论是发配苏州还是在镇江,他看到白素贞的第一反应就是“陡的心惊恐”。为了能逃离白素贞,他甚至找到了法海一起降服白素贞,当小青痛骂:“负义忘情心不善,纵然忍把冰弦剪,也应怜免,看你孩儿曲全。”不同于冯梦龙笔下的许宣,他终于有些许忏悔:“白氏虽系妖魔,待我恩情不薄,今日之事,目击伤情太觉负心了些。

在白蛇传数百年的流传之中,许宣从无辜受害者变成了负心汉,白素贞历经磨难放弃修道而情愿沉沦于凡人之爱,一次次付出不过是一次次证明自己所嫁非人,直到法海将她收走,她还是“兀自昂头看着许宣”。

唯一庆幸的是,无论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和戏曲剧本《雷峰塔》之中,都增加了“许士麟哭塔救母,迎得白蛇出世”的情节。这个结局为无数为自身解放而抗争的女性带来了希望。而象征着当时封建礼教的法海式“道德警察”,已经渐渐成为了负面角色。

新白娘子,爱情女神

冯梦龙笔下的善良蛇妖太具备情感的杀伤力,特别是她被法海收去后看许宣的最后一眼,让无数善良的百姓感怀。

后来群众在冯梦龙版本的基础上增添了端午、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等等情节,甚至让许宣和白素贞最后佛圆登仙。白素贞虽然是妖,冲出了妖和人的界限,具有反抗的精神。但她身上贤淑、善良、美丽的传统美德还是契合百姓心中完美女性形象。白素贞的美好,在产下文曲星转世神童后达到高潮。

白蛇传: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

后来,我国的著名戏剧家田汉改变的《白蛇传》,将许宣改成了“许仙”,这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白蛇传》了。田汉笔下的白素贞完全摆脱了妖气,成为完全正面的形象,虽然是妖,却趋向于仙。许仙在知道白素贞是妖物之后从十分恐惧到后来幡然醒悟,在断桥表白真心:“你纵是异类我也心不变。”让这个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悲剧,变成了一段坚贞纯洁的爱情史诗,演绎了一段惊天动地的“执子之手”。而本来宣扬正义的法海,在这场爱情之中却是个“多管闲事”的尴尬角色。

从这一刻开始,男权的强势已经渐渐消失,正如当时的社会大背景,男性成为女性反封建的忠实战友。

红尘滚滚,几回爱恨

白蛇传的传说没有因为《新白娘子传奇》的完美大结局而完结,后来在香港作家李碧华的笔下,一出全新的《青蛇》横空出世。

白蛇传: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

这部电影的主角不再是完美善良的白素贞,而是一直在懵懂学习情爱的小青。

没有雷峰塔倒白娘子重现人间的花好月圆,许仙再次回归到那个薄情寡义的男人。在面对貌美的白素贞时他欣然接受,在面对小青的勾引时他心猿意马,在面对法海的压力是他马上妥协,在白素贞产子时,他闭目塞听……

《青蛇》不同于《新白娘子传奇》贯穿始终的忠贞,它充斥着人性和考验,几乎回归到《白蛇传》最原始的残酷。

“凡人”的感情,是《青蛇》的主题,作为妖物的白素贞和小青曾经多次探讨。

而在这两人两妖之中,始终明白的只有白素贞。

白蛇传: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

白素贞将勾引许仙的小青赶走,她并不是责怪小青违背“做人的道德”,而是不希望小青学她。

她道:“你走吧,你不是觉得做蛇很好吗?

因为这个时候,白素贞已经意识到,许仙必然会背叛她,让她坚持为人的不是爱情,而是对腹中孩子的责任。

她不希望小青重蹈覆辙。

故事的最后,白素贞诞子却沉入西湖湖底,她恳求法海拯救她的孩子,法海终于开始对自己的坚持的所谓正义进行反思。

而小青则手刃了背叛白蛇的许仙,她悟得了所谓“凡人的感情”,纵身跃入湖中,重新开始修炼。

白蛇传: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

白蛇传是我们最熟悉的故事,我们感动于白蛇为人间真爱而全力付出,她知晓天地最大的“真”都是脱胎于俗世的爱。

仔细想来,一个女人的成长过程不就是从青蛇般莽撞懵懂到白蛇般善良沉稳,她们会遇到那个让她们奋不顾身的人,但人和人一生相伴,不可能日日“西湖美景三月天”,她们有“盗仙草”“喝雄黄酒”的勇气,却躲不过“雷峰塔”的困境。

曾经的女性认为,只要我心本善,总会等到那个放她们出去的人;而渐渐地,她们发现,如果没有“水漫金山”和“手刃许仙”的毁灭和重生,她们始终逃不过困局,甚至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未来。

《白蛇传》的转变,是一代代女人的斗争和觉醒,它不是在告诉女性,不要相信真情,不要相信男人。而是在告诉每一个人,人间真情从不是话本中的风花雪月,需要同等的付出、对等的地位和勇敢的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