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溪口,是宁波市奉化区所辖镇,水绕山环,景色秀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浙东著名旅游胜地,因是蒋介石的故里而引世人瞩目。溪口三里长街上,有武岭门、文昌阁 、武岭学校、蒋氏宗祠、丰镐房、玉泰盐铺、王世和旧居等众多古建筑,老街和这些古建筑都已修缮过。如今只有位于老街西段的上街还保留了不少老店铺旧址,而要寻找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只有进入财神殿弄、经堂弄、簟匠弄、水碓弄等这些小弄里面去才能找到。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溪口武岭门,文物保护单位,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背面是蒋介石亲笔手书。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文昌阁,又称奎阁、乐亭,建于清雍正九年,1924年重建,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 1927年蒋宋联姻后,曾携宋美龄来此小住。“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软禁在溪口雪窦寺前,曾在此被暂囚数日。 1939年12月12日,文昌阁被日机炸毁,现建筑为1987年在原址按原样复建。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老街中的牌坊,据居民介绍,这是从安徽买来的。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周顺房,位于溪口镇二村武岭西路75-76号,清中晚期建筑,与蒋介石故居丰镐房相连,原房主周云生与蒋介石为儿时朋友,同年生。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该房坐北朝南,前后二进,前进三开间为店铺,后进三开间为住房。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财神殿弄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财神殿弄盛家阊门,位于财神殿南路14-17号,清晚期建筑,由门楼与正屋组成,门楼一间,坐西朝东,正屋坐北朝,,面阔四间一弄,中设敞堂, 文物保护点。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十三道地新屋阊门,位于溪口镇溪二村财神殿南路1-11号,清中期建筑,据说蒋介石小时候曾在正屋敞堂楼上读过书,私垫老师为蒋孝先父亲蒋谨藩,因房子十三间,故叫十三道地。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该民居坐北朝南,为三合院式,由一正两厢房组成,正屋面阔三开间,东西厢房各五间一弄,前后天井。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蒋介石小时候曾在中间敞堂的楼上读过书。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蒋孝先旧居,位于财神殿南路104号,坐北朝南,前后二进,前进面阔三间二弄,中设厅堂。后进为洋房,三开间二弄,平房三间,位于大门与二门北侧,系当时蒋孝先警卫人员所住。 蒋孝先(1899-1936),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1936年10月授陆军少将,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中弹身亡。后追授陆军中将文物保护点。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周家阊门,位于周家阊门1号,清中期建筑,目前由周氏后裔居住。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周家阊门,坐北朝南,为三合院式,由门厅,堂前、东西厢房组成,堂前三开间,堂名“树德堂”。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门厅为马头墙,上有彩绘。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周家阊门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孙房阊门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孙房阊门,清代建筑,坐东朝西,为三合院式。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大门仿牌楼式,砖石槛框,门额施堆塑三窗,素面。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正屋与厢房均为二层,正屋面宽三间,民国时期,又在正屋后建二层楼房一座,天井南侧设门,梅园石槛框,楼房面三间一弄,明间为敞堂。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孙阳阊门,民国建筑,坐西朝东,为三合院式。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由一正两偏厢组成,正屋二层,面宽四间一弄。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老门牌:奉化县第二区溪口镇第一0五号。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这个门楼已倒塌,右侧一界石刻有:王姓墙,进去左侧为蒋家阊门。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右侧一界石刻有:王姓墙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蒋家阊门,位于溪口镇簟匠弄36-42号,清晚期建筑,由一下一偏组成,砖石结构门楼,额书“迎祥”,正屋坐东朝西西,面阔四间一弄,前后天井。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额书“迎祥”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蒋家阊门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蒋家阊门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毛家阊门,位于溪口镇水碓弄58-74号,清晚期由毛姓所建,其在镇上开设染坊,由南北两个院落组成。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毛家阊门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南院为主院落,坐西朝东,四合院式,正屋两层,面宽五间一弄。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这是东门,通南院和北院。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北院建造代比南院稍晚,坐北朝南,三合院式,正屋两层,面宽七间二弄。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长生弄阊门,位于溪口镇水碓弄84-90号,建于民国初期,坐西朝东,三合院式,由一正两厢组成。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长生弄阊门,大门朝东,仿牌楼式,红石槛框。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正屋两层,面宽五间一弄。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水碓弄104号民居,民国初期由溪口区区长王怡红(谐音)之父建造,坐北朝南。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正屋三层,面宽三间一弄,一层明间为敞堂,两层施木质栏杆,栏板上饰菱形木条,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三层楼房比较少见,据居民介绍,是当时溪口镇上唯一的一座三层楼房。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王世和旧居,位于溪口镇武岭路224号。为王世和发迹后所建,现为溪口镇老干部活动中心,文物保护单位。王世和(1898-1960),蒋介石之表侄,溪口镇葛竹村人。1924年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1929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侍卫长,1936年授少将。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该宅坐北朝南,由三合院、前、后花园组成,主体由一正两厢组成,两层楼房。大门位于前花园东侧,天井与前花园间围墙设朝南月洞门,原砖雕门楼被拆,正房后为后花园,原有伙房和马房等平房,现改建为溪口广电站办公楼。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王世和旧居,屋柱全为钢筋混凝土浇制,柱形四方,水磨石柱面,光洁美观,山墙观音兜式,地面为水泥磨石子彩纹地面。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武岭西路260弄2-4号民居,民国时期由地主汪兴福出资建造,其在镇上开设三星袜厂。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坐北朝南,大门,梅园石槛框,门楣雀替为青石,门额饰砖雕,正屋两层,面宽三开间,正屋后隔天井为偏屋,为中西合璧式民国建筑。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门额“知止”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溪口街,西起武岭公园,东至武岭门,东西长1250米,旧称三里长街,这一段老街处于溪口街西段,称上街,保存较为完整。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武岭西路店铺旧址,位于武岭西路店铺346-396号,民国建筑,坐北朝南,处于溪口街西段,称上街,楼下为店铺,楼上住人,360号为严恒春南货店,362号为董顺兴水作坊,即豆腐店,364号为镇记布店。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有组织地调和劳动力和推动妇女参加生产,是我们农业生产方面的最基本的任务。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藏山大桥,位于溪口镇的剡溪上,建于1934年,属于上承式钢桁架木面结构,全长156米,只有2个主孔,跨度有52米,曾是通往班溪、岩头方向的主要桥梁,俗称“洋桥”,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奇袭》,当时藏山大桥作为主景地。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藏山大桥,2017年拆除重建,历时两年,于2019年7月峻工,“藏山大桥”是由民国元老于右任手书。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漪澜厅,武岭公园漪澜厅位于公园东南角,围墙正中设月洞门。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额悬匾额一块,扇面状,上阴刻“漪澜厅”三字。

走进溪口不为风景,只为寻访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奉化区)

坐南朝北,三合院式,青砖清水砌筑,东西厢房仅一间。为中旅社分部,1937年4月冯玉祥将军曾在此下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