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車工,慢鉗工,吊兒郎當乾電工?

引子

不知從何時起流傳了一句這樣的諺語,“ 緊車工,慢鉗工,不緊不慢當銑工,吊兒郎當乾電工,不要臉的是焊工。”

地球人差不多都知道,電工是雜工,萬能工,並且一般還是“吊兒郎當乾電工”!

大家印象中的電工,胸前別支電筆、揹著手在車間到處轉悠,整天這裡看看,那裡看看,整個人吊兒郎的,瀟灑的很。

事實果真如此嗎?

沒錯,事實確實如此!

緊車工,慢鉗工,吊兒郎當乾電工?| 一根電纜燒燬引發的思考

但是,做電工,光吊兒郎當是不行的。更加需要的是膽大、細心和背後強大的技術支持。

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以前在工廠做電工的時候帶了個徒弟,這個徒弟入行不到兩年。平時做事積極主動、禮貌好學,我很是喜歡。唯一的缺點就是有時候有點想當然。我多次勸說,可是他根本不當一回事。

有一次,廠裡一臺車床的接觸器和連接接觸器的主線路一起燒燬了,廠裡安排我更換新的。

緊車工,慢鉗工,吊兒郎當乾電工?| 一根電纜燒燬引發的思考

我便帶著他一同前往。到了現場以後,我的這位小徒弟說:“師傅,這就是個正反轉線路,這個線路我跟著你都接了好多回了。這次你就在一邊歇著,我來更換就行。”

我一聽,他說的不無道理。這個線路他跟著我接過好幾次,今天何不放手讓他一個人做?以後也不用那麼辛苦,順便還可以看看他最近有沒有什麼長進,便點頭應允他的要求。

沒多久,他便拿來材料。這時,同事打來電話找我有事,我剛想囑咐他幾句,我那徒弟就說:" 師父,你就放心吧!這事我保證辦的妥妥的。"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我也不好說什麼就離開了。

下午上班的時候,我問他事辦的怎麼樣?他一臉驕傲的說:”師父,這點小事,我已經辦妥了!車間試過機,沒問題!“ 既然沒問題,我就表揚了一下他。

過了大概一個小時,車間打電話過來,說那臺車床又不工作了,好像還有燒焦的糊味。一聽車床又出問題,趕緊帶著徒弟趕了過去。

一到車間就聞到一股焦味,看到領導黑著臉站在那裡,旁邊的生產主管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趕緊賠禮道歉,心想當務之急是先把設備修好再說。

原來車床新換的接觸器主線路又被燒掉了。不檢查不要緊,一檢查,嚇了我一跳!原來4平方的電線被換成2.5平方的電線了。我趕緊拿了一條4平方的線換了上去,交差走人。

在回去的路上,我一個人走在前面不說話,我的小徒弟低著頭跟在後面。

“師傅,對不起!明明是我的錯,又讓你替我頂包了。”

“挨批評是小事,我想知道你為什麼把原來4平方的線換成2.5平方的線了?“

“師父,我當時找不到4平方的電線。“

“找不到4平方的線,就用2.5平方的代替?“

“空調房那臺4.5KW的水泵,也是用2.5平方的電線啊,一直都沒問題。這個車床也4.5KW的電機,今天怎..麼...就...“

”水泵是水泵,車床是車床,情況不一樣,用線當然不一樣!

“水泵一般啟動以後就一直工作,實際電流幾乎等於額定電流;而車床電機一直工作在啟動-停止-啟動-停止狀態,它的實際工作電流幾乎等於啟動電流。電機啟動電流一般是實際電流的4-7倍。所以,4.5KW的水泵按照9A的電流選線就足夠了;而4.5KW的車床電機需要按照最少36A的電流來選線。”

“明白了嗎?以後幹活一定要小心,不清楚就要多問,不要憑感覺做事。不然以後吃虧的是你自己。”


今天把這個事情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沒接觸過的朋友瞭解一下,引以為戒!

很多人以為,電工只是考個電工證就可以了。但殊不知,拿到電工證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其後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學習,特別是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各種電氣設備更新換代很快。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進步,方能跟上時代的發展。

表面上看,電工吊兒郎當,很自在,很輕鬆。但電工背後心酸和努力卻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