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角深扒王思聪丨电竞大佬+商业天才的陨落?你们都上当了

王思聪这两天被各类媒体炒的是沸沸扬扬,先是被法院起诉,被限制消费,紧接着又被上海法院起诉。随后,普斯投资又发声明,各种信息接踵而来,让看吃瓜群众是越聚越多。

经济视角深扒王思聪丨电竞大佬+商业天才的陨落?你们都上当了

如此的热议必然有个背景,而这个背景俨然就是王思聪的身份,一个被不断舆论包装出来的娱乐富二代,一个从5亿赚到50亿的商业天才,一个电竞领域的大佬!不管那个身份都足够的吸睛和亮眼,但是如今这个曾经集万千光环于一身的人物却面临着这样的窘境,那么到底王思聪的这些头衔是不是名副其实呢?今天咱们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扒一扒,从商业角度来看一看这个所谓的“商业天才”。

从5亿赚到50亿,这个所谓的优异数据是支撑这个称谓的原点,那么这个数据表现真的就可以论证:“商业天才”这个称谓吗?显然这里面却少了太多的支撑点。

我们都知道,一个创业者从无到有,需要一个漫长的爬升过程,但是有多到更多只需要一个可以撬动的支点环境即可。这也就是很多人不明白的,估值50亿和赚到50亿不是一个意思。换句话说,这句话背后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偷换概念。从现金流角度来说,王思聪从来没有真正赚到过钱。

我们从经济角度来进行一个假设:一个人自己拿1000万成立一家公司,然后他借助自身人脉的优势,找到一家投资机构,我们暂且称之为机构甲,这家机构也拿出1000万来增资这家企业,投资后估值1亿,股权的比例为创始人90%,投资机构甲10%。

然后,后面的故事就可以有一个不错的开端了,创始人可以对外宣布股权价值9000万,这样投资人就是一个投资天才,因为他把初始的1000万变成了9000万。然后再拿着手中实际的可用资金2000万不断导流做广告,继续把摊子铺大。

半年之后,创始人和投资机构甲又找到了投资机构乙拿1亿来增资,投入后这家公司的估值变成了5亿。而股权比例也随之变化:创始人占比72%,投资机构甲占比8%,而投资机构乙为20%,这个时候创始人就又有可以讲的故事了,那就是他的股权值3.6亿,商业天才的故事继续弥漫扩大,不到一年创始人把初始资金1000万变成了3.6亿。而投资机构甲号称1000万变4000万,然后到处做PPT去募资骗管理费了。然后的剧情可以是这样的,又过了一年创始人和投资机构甲、乙又找来了机构丙,当然剧情的结构还是可以是一样的理论上只要不断找到下家融资,这个游戏就可以无限玩下去。

经济视角深扒王思聪丨电竞大佬+商业天才的陨落?你们都上当了

而我们今天所议论的主角王思聪先生,恰恰具备了这样的特质,尽管他自己可能没有回购的能力,但是在胡润的排行榜上,不是还有个能给他托底的人在吗!所以所谓的商业天才,只不过就是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玩了一个游戏而已。是不是觉得上当了?其实大众熟知的公众人物里这样的人还有的是,不知道你还想到了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