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壩區蔬菜效益高

多彩貴州網訊 深秋,走進黃平縣舊州鎮,一片片蔬菜基地裡,剛長出來的萵筍、紅菜薹、冰菜等蔬菜品種鑽出土壤,在陽光的照耀下,隨風搖曳!

在黃平舊州,隨著該鎮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推進,當地老百姓也跟著沾了光。

黄平:坝区蔬菜效益高

百姓收穫百香果

在舊州平西壩紅菜薹蔬菜基地,吳通芝正與同事們在基地裡種植紅菜薹,他們基本上來自周邊的平西壩村,每月除了能拿到2400元的工資外,到年底還能拿到自家流轉土地的租金。

由於有了固定的工作,今年10月,吳通芝一家脫貧了!如今,她家中的兩個小孩一個讀了大學,一個正在讀初中,她表示:壩區建設帶動了大家一起發展,自己肩上的負擔漸漸輕了,生活越來越好了!

黄平:坝区蔬菜效益高

長勢良好的百香果

“我們舊州的地勢還是比較平的,但是以前沒有充分的用起來,每家農戶都是種植傳統作物,經濟效益低,現在由公司流轉他們的土地來運作,不僅能夠帶動農戶的就業問題,還能為他們傳授種植技術,帶動大家一起脫貧致富。”舊州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黄平:坝区蔬菜效益高

紅菜薹

與吳通芝不一樣,張國英一家原來都是在廣東打工,聽說家中壩區建設搞得吐火如荼,她毅然放棄了廣東的工作,回到家鄉來發展。

“回到家中,可以照顧小孩讀書,還能在家門口就業,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張國英高興地說。

黄平:坝区蔬菜效益高

長勢良好的冰菜

據該基地負責人王順友介紹,平西壩紅菜薹蔬菜基地生產的蔬菜主要銷往廣東、湖南等,預計本茬菜薹平均畝產量2000公斤,訂單價格3元/公斤,單茬畝產值6000元,進一步帶動舊州當地的經濟發展。基地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聯結貧困戶100戶,帶動就近務工人10000個,增加務工收入80萬元。

黄平:坝区蔬菜效益高

農戶們在萵筍基地務工

在舊州白子橋蔬菜基地,幾百畝萵筍破土而出、長勢良好,遠遠望去,蔚為壯觀。

“我們基地目前種植了420畝,接下來還要擴大種植到510畝,確保帶動更多人就業。”基地負責人程時軍告訴多彩貴州網記者,目前已經帶動100餘戶農戶就業,其中貧困戶有60戶。

黄平:坝区蔬菜效益高

種植出來的野菜

程時軍介紹,他們種植的萵筍可以長大4斤一個,但為口感更好,一般控制在2斤左右一個。萵筍從播種、育苗、種植都有技術人員負責,確保了萵筍存活率在95%以上。

而對於銷路,程時軍更不擔心。“我們的萵筍非常脆、薄,比一般的萵筍口感要好很多。萵筍還未種出來,關東虎門的訂單已經來了。”程時軍難掩喜色地說,這個品種的萵筍畝產8000至10000斤,批發價格是1.5元一斤。

值得一提的是,萵筍一年可以種植三季,經濟效益非常好。

黄平:坝区蔬菜效益高

生長出來的菌子

在舊州野菜基地,冰菜、富貴菜、紫背天葵、藜蒿等經濟價值高的首批80畝蔬菜即將成熟,部分工作人員正在為他們澆水。一旁,拖拉機正在忙碌著耕地,他們將在半個月內將剩餘的420畝蔬菜種下去。

據瞭解,該壩區全部建成後,年畝產量4000公斤,產地價格10-20元/公斤,年產值40000-80000元/畝,主要目標市場銷為香港、澳門、廣東、重慶、貴陽等的高檔酒店和連鎖店。基地採取企業+合作社的運行模式,聯結貧困戶500戶,年分紅60萬元,帶動就近務工9000個,增加務工收入70萬元。

黄平:坝区蔬菜效益高

吳通芝正在務工

除了上述的基地外,舊州目前還將發展500畝壩區的產業有百香果、魚菜共生高科技農文旅全產業鏈示範項目、食用菌等產業,壩區建設正穩步推進,經濟效益逐步顯現!

今年來,黃平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州關於加快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革命各項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斷強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把抓好秋冬種和壩區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作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抓手。黃平縣委、縣政府自8月6日州級督戰大會以來,先後召開了7次全縣壩區產業結構調整、秋冬種工作部署會,特別是對舊州大壩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採取一日一調度,全力推進壩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秋冬種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