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秋後產業扶貧忙

為擴大“夏秋攻勢”戰果,黃平縣秋收結束後,積極發展產業,大力發展油茶種植,引導群眾打好產業扶貧硬仗,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黄平:秋后产业扶贫忙

壟廂整齊的油茶苗木

油茶屬茶科,常綠小喬木,種子可榨油供食用,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食用油 ,也可作為潤滑油、防鏽油用於工業。茶餅既是農藥,又是肥料,可提高農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果皮是提製栲膠的原料。

谷隴鎮是貴州20個極貧鄉鎮之一,該鎮青塘、翁勇、黃泥、巖英等村丘陵地貌,面積寬廣,有種植油茶歷史,但由於樹林老化,管理粗放,產量較低。黃平縣充分發揮地方群眾種植傳統習慣,將劣勢產業轉化為優勢產業,引進油茶種植成功人才,成立茂盛佳源苗木專業合作社,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重點發展油茶種植,計劃規模4000畝。

黄平:秋后产业扶贫忙

栽培苗木的村民

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油茶種植5年掛果,8年達盛果期,畝產4000—6000斤,均價12元1斤,畝產值5萬元左右。在掛果前,合作社計劃種植花生、太子參、白及等週期短的作物,支撐油茶種植。

在油茶基地務工的青塘村5組組長雷幫明說:“我們這裡土壤好,適合油茶生長,老闆選對地方了。老闆發財了我們才有錢賺。我家流轉荒山8畝,一年得1600元,寨上的人這段時間在這裡做活路,多的300元一天,少的也有100元。組上有15戶貧困戶全都有人在這裡打工,照這樣下來,他們可以脫貧了”。

黄平:秋后产业扶贫忙

村民在基地繁忙

青塘村支書潘剛說:“我們村支持油茶項目落地生根,確保貧困戶在產業鏈、利益鏈中的收益,照目前合作社的發展趨勢,光每戶在土地流轉、基地務工兩項收入都會有1萬元以上,產業革命促進群眾脫貧致富。”

目前,黃平縣茂盛佳源苗木專業合作社的谷隴青塘基地,壟廂整齊,每天約100個當地群眾在務工,油茶苗木種植一片繁忙的景象。

長按二維碼 關注黃平微訊

編 審:趙 軍 楊 靜

核 發:楊 德

作 者:潘勝天

聯繫電話:08552469777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