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陽春三月,山花爛漫。在燦爛的陽光下,黃平縣舊州鎮白水村的千畝李花競相盛放,猶如冬天的白雪,鋪滿了該村巖上、下寨、團巖等6個自然村寨,讓這裡變成了一片白色“花海,”凸顯著該村產業興、人氣旺的欣欣向榮景象。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產業路直通果園(郭文華攝)

黃平縣白水村,位於舊州古鎮東南面,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18人。近年來,該村立足山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精品水果,林下養雞,養蜂養蛙等優勢產業,脫貧致富步伐明顯加快,貧困人口從三年前的410戶763人,減少到現在的324戶597人,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已由近年來的4200元,提高到現在的7000元。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村子裡的林下養雞(楊正洪攝)

3月14日,又是一個春光燦爛的好日子,筆者登上這片“花海”的一處制高點,俯瞰腳下起伏的“花海”只見潔白的李花像一朵朵祥雲在山間漂浮,同期盛開的油菜花點綴其間,形成宛若仙境的金海雪山,吸引著眾多賞花的遊客紛至踏來。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李花盛開 燦如雪山(郭文華攝)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好一幅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村委會主任吳國祥指著綴滿枝頭的李花喜滋滋地說:“我們這片李子基地,共有1100多畝,每年產果幾乎都在50萬斤左右,僅此一項,就可為我們村的農戶增收300多萬元,現在我們村發展水果產業的86戶,家家都脫貧了”。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山花爛漫 人間仙境(郭文華 攝)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青草綠地花相伴(郭文華 攝)

正在花叢中給果樹施肥的楊坤,看到筆者揹著相機走過來,便主動撂下手中的活, 同筆者打招呼,從交談中筆者瞭解到,楊坤家從2011年就開始小規模種果樹,2014年,他家又流轉村集體土地15畝,擴大果樹種植規模,現在僅果樹一項年純收入就穩定在10萬元左右。楊坤家這幾年不但依託種果樹脫貧致富,而且他還熱愛學習,勤于思考,果樹什麼時候施肥、壓枝,什麼時候剪枝,他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是鄉親們公認的“土專家。”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油菜花李子花交相輝映(郭文華 攝)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昔日荒山荒坡,變成了今天的金山銀山(郭文華 攝)

巖上組45歲的楊昌建是村子裡發展李子果產業較早的一位果農,每年僅果樹一項的收益都在12萬元左右,現在他家不僅蓋起了小洋樓,而且還把家裡裝修得像賓館一樣豪華氣派,一家老少三代6口人其樂融融,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談及依託水果產業成功緻富的秘笈,楊昌建快言快語地說“一靠政策好,二要人努力,三還要天幫忙”。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鎮村幹部花叢中督查產業發展(郭文華 攝)

黃平:千畝李花漫坡開,白水花香醉遊客

油菜花與李子花如期而致,構成一幅美不勝收金海雪山(郭文華 攝)

“春風行動"

筆者與楊昌建談興正濃時,舊州鎮黨委書記潘開舉同鎮裡“春風行動”產業督查組的同志也來到該村進行督查,潘開舉說:“我們白水村的精品水果產業,通過這幾年的發展,雖然目前也初具規模,基本形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一個穩定產業,但與我們的目標要求還不夠,下一步,我們還要擴大400畝,在提高水果含金量上做足文章,努力把這裡打造成以精品水果、苗木花卉及觀光、旅遊、休閒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示範區,帶領更多的貧困農戶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