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垃圾分类,普陀这个阿姨却把垃圾当宝不肯丢?

旧雨伞、旧衣服、旧毛线……这些东西在你眼里可能很不起眼,但在陈佩芬的眼里却非常珍贵。

“我觉得这些旧物被扔掉太可惜了,所以就把他们改造成了各种环保又实用的生活用品。”

一把把废弃旧伞经过改造,变成了一个个既实用又精巧,还具备防水防污功能的购物袋或者衣物。陈佩芬,就是这样的一位环保达人。

大家都在垃圾分类,普陀这个阿姨却把垃圾当宝不肯丢?

家住太浜巷居民区的陈阿姨今年75岁,退休后就经常参与社区手工制作活动。

“有一次收拾家里发现有很多旧雨伞,觉得扔了太可惜,便想到了收集起来制作一些衣物或者是生活用品。”

走进陈阿姨的家中,各个角落都悬挂或摆放着她亲手制作的各种“得意之作”,除了用旧伞布做成非常实用的围裙、袖套、鞋套,还有套头衣服做成的购物袋,旧衬衫改成的围裙,旧裤子改成的门垫……

“我把家里的旧雨伞和超市购物的帆布袋洗干净就裁剪做成衣物,还有吃剩的橘子皮洗净晾干后放入透风的麻布袋中,置于阴凉通风之处保存后就变成了陈皮,陈皮本身是一种药材,可以在煮肉质品是放入,或是泡水喝,对人体有保健裨益作用。”

在其他人眼中毫无用处的废品,陈阿姨却总能找到其可用之处。

也正因如此,她总是会将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先收藏起来,而一旦将这些东西用上之后,却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大家都在垃圾分类,普陀这个阿姨却把垃圾当宝不肯丢?

如今,垃圾分类已成了居民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对于陈阿姨来说,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她每天的“必修课”。

谈起对垃圾分类的认识,陈阿姨说,垃圾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行垃圾分类首先能够节约能源,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垃圾,比如饮料瓶和纸张就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一些像废电池之类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垃圾,如果没有被正确分类处理,还会给接触到它们的人带来身体上的危害。

陈阿姨的家不算大,一室一厅,然而为了做垃圾分类,光在厨房里,她就摆了两个垃圾桶,这也是她能做好垃圾分类的窍门之一。

“一般人家厨房里都只放一只垃圾桶,所有东西全部都扔进去。但是厨房里产生的不光有厨余垃圾,还有其他的包装袋啊、塑料盒啊、厨房用纸啊之类的,要做垃圾分类,这些东西就不能跟厨余垃圾混合在一起。”

大家都在垃圾分类,普陀这个阿姨却把垃圾当宝不肯丢?

一直以来,陈阿姨身体力行,将垃圾分类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她的坚持也感染了自己的家人。“她一直都很爱干净,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就拉着我一起学习,现在家里人都会分类了。”陈阿姨的老伴说,实行垃圾分类对生活环境改善有很大帮助,自己也很乐意做这件事。

环保和公益事业让陈阿姨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她表示,其实作为个体,她能做的事情并不算多,“如果多一些人参与到环保和公益事业之中,那么就可以让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也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