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特大城市之路

福建想出特大城市,有这么几个途径:

①泉厦一体。这属于最便捷一种方式,优点是将闽省城市其中两强联合起来优势互补,想法很好只可惜泉厦距离稍远不务实。厦门岛内外尚未“融合”泉州湾尚未“同城”,何谈泉厦一体化?另外厦门一贯‘小岛’作风也难以让泉州信服;

②去除福厦雨露均分,资源更加集中支持其一建设福建特大城市。优点是可借助目前福州或厦门现有城市相对综合优势似乎踮脚可达。缺点是福厦城市发展潜力相对有限且无论扶持哪方势必影响另一方可能受损;

③以‘晋江经验’整合泉州湾。加紧建设东海通道-百崎通道为轴线串起晋东、东海、秀涂百崎这个泉州湾中心地带,并在洛阳江上多规划几座桥梁使泉州城区走出狭隘逼仄‘晋江时代’迈向更广阔‘洛阳江时代’。如此好处是串联起泉州湾南北广阔地带潜力无限,而且更多在于‘松绑’不必占用过多省级资源。劣势是几座通道尚规划筹建中,行政区划也似乎遥遥无期。

个人以为在经济新常态新阶段,福建应该效仿国家建设北上一政一经。首先选择厦门或福州定为政治中心(政策中心城市),集中资源重点建设使其够得上新一线水平。其次坐实泉州“奶牛”身份(经济中心城市),重要是从各个方面为其“松绑”,充分发挥其支撑带动作用。相信凭泉州资质加努力大几率也能上新一线,毕竟从各方看泉州在福建最具发展为特大型城市的条件,而且通过泉州特大都市圈建设可以反哺福厦乃至全省及海西发展。

通过“一政一经”建设,福建有望近期一到两座城市排进新一线,三到四座城市进入二线。经过泉州都市圈和厦漳都市圈若干时间发展,远期泉厦漳都市圈可望实现无缝融合迈入特大或超大城市。界时福建在沿海版图可勉强占一席之地,否则极大概率从“东部洼地”沦为沿海“中西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