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壘土必惜其貴,重土必盡其用。土地空間是民生之本,也是發展之基。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最大限度地用好每一寸土地,是一個基本的硬道理。

繼著眼推動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在全市範圍內統籌用地安排開展大規模公共住房建房行動之後,深圳又在產業領域拿出“大手筆”,史無前例地一次性批量推出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在事關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上,深圳在用地安排上連放“大招”,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11月5日上午,深圳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全球推介計劃新聞發佈會在市政府新聞發佈廳舉行。

深圳的“大動作”並不突然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石,土地資源是支撐產業發展的最重要載體。

從深圳經濟結構看,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總體比例是4:6,工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一般而言,一個城市不能沒有工業,特別是先進製造業。紐約和東京都是世界金融中心,但同時也分別是美國和日本的製造業重鎮。紐約是美國的第三大製造業中心,且製造業就業人口呈現上升的趨勢。東京是日本製造業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其製造業佔整個日本製造業的65%左右。

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深圳供地大幅向產業用地傾斜。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上半年,工業用地成交14.18萬平方米,佔比達4成。

打造全球標杆城市,是深圳的一個重要發展目標。但與真正的全球標杆城市相比,深圳目前還有諸多不足。在地均產出上,現在深圳每平方公里約13億,河對面的香港是21億,東京是31億,紐約接近90億。從人均產業收入來看,香港、東京、紐約及北歐幾個城市都大幅超過深圳。力保優質產業空間,推動形成新一輪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的高潮,讓更多優質企業、優勢項目落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深圳朝著全球城市標杆邁出的關鍵一步。

近幾年,深圳一直在強調產業,包括產業用地的供應管理和高新技術園區的擴容提質。今年年初召開的深圳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明確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量質並舉保障產業空間,持續降低企業成本,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也就是說,深圳史無前例地一次性批量推出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不是為了短期快速拉動GDP的緊急動作,而是深圳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在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下,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有力舉措。


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一圖讀懂 | 深圳向全球推介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

讓產業用地走在招商引資前面

製造業發達的地區並不必然是土地資源豐富的地區。新加坡的面積只有700多平方公里,只有深圳的1/3,但其仍是世界上第二大半導體生產中心,偉創力公司是僅次於富士康的製造業巨頭。

眾所周知,深圳面積不大,全市建設用地規模只有900平方公里左右。有關深圳產業用地,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對於深圳“無地”“少地”的論調不斷,甚至指向深圳“產業空心化”。

不可否認,深圳土地資源非常寶貴,但產業空間一直是有保證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之初,招商局成立蛇口工業區,工業用地面積僅2.14平方公里。2015年,深圳工業用地規模達到峰值,約為316平方公里。之後,全市工業用地規模有下降趨勢,深圳“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市工業用地將不低於建設用地的30%,亦即劃定了270平方公里的“工業紅線”。目前,深圳工業用地規模為270平方公里左右,牢牢守住了“工業紅線”。正是在產業空間得到力保的基礎上,深圳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工業增加值超過9000億元的城市,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40%。

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深圳三十平方公里產業用地計劃佈局圖。

作為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之一,一個城市的產業用地供應和保障能力,是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因素。今年以來,深圳在量質並舉保障產業空間、持續降低企業成本方面頻出“大招”,陸續出臺了《深圳市工業及其他產業用地供應管理辦法》《關於規範已出讓未建用地土地用途變更和容積率調整的處置辦法》和《深圳扶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管理規定》,打出了一套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的“組合拳”,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空間保障。

讓產業用地走在招商引資前面,是此次深圳集中供應產業用地的明顯變化。在去年底部署經濟工作時,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就提出,哪一個區先整備出土地,市裡有好項目就落在哪一個區。不能再像過去,邊招商邊整備土地,有時候土地整備一波三折,會把好項目折騰黃了。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同樣如此。集中連片的優質產業空間準備好了,嗅覺靈敏的好企業、好項目會不請自來,城市發展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土地整備不易,但對於深圳來說絕對是值得的。

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此次推出的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將重點佈局重大創新載體、新興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三大方向。

土地精準供給,以空間帶產業

“深圳的產業用地、產業空間,關於用地多與少,它是一個相對概念,從哲學的角度看要用辯證思維,就是如果我們有高新技術產業、未來產業,或者說符合深圳未來發展定位的產業願意到深圳來發展,我們非常歡迎,用地予以保證,要多少地滿足多少地,要多少空間滿足多少空間。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有很多用地。從另外一個維度看,如果是傳統的低端產業,或者說不符合深圳未來發展方向的產業,確實沒有空間。”

在土地空間供應與保障上,深圳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是非常強的。

產業用地是具有公共屬性的要素資源,低效利用是最大的資源浪費。精準供給,在空間高效利用上下功夫,至關重要。要對標國際化大都市的空間佈局與空間治理,對標國內最高、國際一流的用地績效,推進空間規劃與產業規劃有機銜接,突出有扶有控、有保有壓,以結構性、差別化的土地供給,引導空間資源向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配置;加大土地利用強度與空間利用效率,擴大優質資源供給,全面提升土地的綜合承載容量和經濟產出水平,種出更多建設強度高、創新濃度高、經濟密度高的“高產田”。

此次集中推出的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將重點佈局重大創新載體、新興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三大方向,就是要全力種出“高產田”。

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光明科學城規劃圖。

面向未來發展方向,促進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是增強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此次深圳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招商引資,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圍繞5G移動通信、8K超高清視頻、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發展方向集中發力,目的就是要以空間帶產業,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推動實現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可以強化深圳產業鏈集聚配套優勢。此次深圳推出的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重點面向產業鏈的缺失環節、產業生態的核心企業來招商引資,力圖引進、培育、建設一批新型基礎設施和產業功能性平臺,有利於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增強產業鏈發展韌性,形成更好的產業生態。

深圳土地政策又現“大手筆”!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推介招商

力保優質產業用地,意圖在於“築巢引鳳”。

加速重大創新載體落地,集聚全球創新資源,提升深圳產業原始創新能力。產業要發展,好項目、好企業是生力軍,而重大創新載體則是好項目、好企業的孵化器。此次推出的產業用地面積最大的地塊達4.8平方公里,位於光明科學城內。依託光明科學城,佈局建設一批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瞄準產業原始創新能力持續衝鋒,有利於深圳以主陣地的作為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助推深圳實現“關鍵一躍”。

力保優質產業用地,意圖在於“築巢引鳳”。期待更多優質企業、優勢項目來到深圳、紮根深圳,共享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疊加發展機遇,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共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