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亏损,半年盈利,联华超市的转型折射着零售业什么样的未来

五年亏损,半年盈利,联华超市的转型折射着零售业什么样的未来

五年亏损,半年盈利,联华超市的转型折射着零售业什么样的未来

一年前,知乎日报上曾经收录过这样一个问题:北京的24小时便利店比上海少很多吗?为什么?

题目下很多高赞的答主都谈到了便利店在北京的“落后”地位。事实上,在国外的很多城市,后半夜的街道上即使空空荡荡,街边24小时便利店却依然敞开着大门,每隔几百米在面对黑暗的写字楼发出温暖的光,而这种情境除了上海广州,在国内并不能很常见到。

五年亏损,半年盈利,联华超市的转型折射着零售业什么样的未来

然而,短短的一年过去,很多城市的便利店行业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步发展。而关于便利店的话题,也渐渐从“为什么不赚钱”变为“是如何做到的扭亏为盈”。以北京为例,许多街角店面被便利店所取代,两家店对门开、挨着开的场景也不再局限于三里屯一个商区。除了人们常见的7-11、好邻居等品牌,便利蜂、爱鲜蜂等企业也开始涉足便利店行业,试图在“新零售”概念下分一杯羹。

而以大型超市为人们所熟知的联华品牌,也在时代的浪潮中悄然开始转型。

五年亏损,半年盈利,联华超市的转型折射着零售业什么样的未来

联华放着好好的大型超市不做,为什么反而转型快客便利店呢?

2019年6月,凯度集团曾发表过一份快消零售业报告,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在当今互联网发展逐步深入的背景下,线上零售额年增幅仍然居高不下,而相比之下,线下快消品的零售额的增长与线上相竞争,只是杯水车薪。从近5年提取的数据来看,小零售业传统渠道业务缩减10.4%,大卖场也出现了0.2%的负增长,超市/小超市增速放缓至4%,而便利店的销售额却同比增长了13%。

这份报告也反映出,在零售业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带给线下零售的出路似乎不是投奔线上就是谋求转型的机会。而从转型的方面来看,便利店逆势增长的发展方向正是一个突破口。因此,便利店行业自然也被看作是“零售业未来几年的希望”。

而从联华自身来看,连续三年的业绩亏损也是促使其不断谋求转型的动力所在。

近几年,联华的颓势曾多次在对外公告中体现出来:此前一直保持盈利的联华超市在 2015 年首现 4.97 亿元的巨额亏损。2017 年营业额约为 252.25 亿元,同比下降 5.4%,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 2.83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 1.67 亿元。2015 年 - 2017 年累积亏损达 12.30 亿元。

为了挽救营收下滑的趋势,联华在多番考虑之下走出了自己的转型之路。

五年亏损,半年盈利,联华超市的转型折射着零售业什么样的未来

抓住社区生态链,结合互联网全渠道营销模式,打造亲民核心品牌。

2017年,联华首次推出了网订店取业务和线上“到家”业务,并在17年上半年推出了Green&Health品牌超市;8月份,对标盒马鲜生的联华鲸选未来店开业。2018年,联华超市计划新开门店 205 家,其中100家均为便利店,转型的积极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在转型的具体过程中,面对便利店,不同地区和市场的理解差异很大。生鲜,烘焙,便当,不同的主打产品需要不同的发展模式与之相对应,转型的方向究竟在何处呢?

“联华超市第二阶段突围的抓手是开始要大力发展社区生鲜店等小业态。”联华超市总经理徐涛日前在股东交流会上称。联华超市尤其看好社区店这个新业态,并认为联华在其中为龙头公司,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那么,在便利店行业发展的尝试中,联华又是凭借哪些发展策略成功转型突围的呢?芽领或许可以为您解读一二。

五年亏损,半年盈利,联华超市的转型折射着零售业什么样的未来

联华的转型方向细化后有三个:社区便捷店,社区生鲜店和精品店。

便捷店方面,联华于今年开业了首家社区便捷模式的雏形店:上海花木店;精品店成功地融入了新零售、新消费的元素,以高频生鲜、常温商品和亲民服务为亮点,打造生活化的邻家驿站。选品上以满足社区日常所需。同时,上线“到家”业务,以全渠道模式做深社区。

无论哪种细化的店型,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引流,都一改往日的快消杂货超市的形象。生鲜商品比重和新鲜度都大幅提升;商品结构上也做出了巨大调整,突出了生鲜、新品、进口商品、自有品牌商品、民生商品等五大核心商品。

而针对快客便利店,联华充分意识到自身发展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加快品类结构的调整,无论是改善既存门店的营运质量还是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从而达到吸引年轻化顾客群的效果。2018年,联华超市曾尝试过 “精品零售+餐饮多元体验”的新型业态探索:逸刻便利店。

那么,历经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次转型的成效又如何呢?

五年亏损,半年盈利,联华超市的转型折射着零售业什么样的未来

从2018年业绩来看,联华超市在去年的营业额高达约253.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1.64亿元人民币,上升约0.6%,在近5年来首次呈现了正增长的态势。

而从营业额2018年的减亏到2019年上半年的盈利大增,也许正意味着,联华超市作为上海最大的国营超市,在持续5年的亏损后开始谷底回升,恢复造血能力。

成功把握住便利店这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入口,也许意味着联华会在加速到来的“小商圈时代”成为新浪潮的弄潮儿。

五年亏损,半年盈利,联华超市的转型折射着零售业什么样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