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的粉丝,有点狠

王源去伯克利学习音乐,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迎接更好的自己。

王源的粉丝不甘落后,开始扎堆取暖,聚在一起开始研究怎么等待这个一直在路上的少年,最后的她们决定边织毛衣边等王源,这无疑是一个消磨时间并且有意义的好办法。

王源的粉丝,有点狠

最初的她们对织毛衣一窍不通,不会就学。找教材、引进大佬教学、在失误中寻求进步。就这样,织毛衣等王源的群体变得越来越大,大家的织毛衣的手法也越来越娴熟,接下来就只需等待成品的出现。

王源的粉丝,有点狠

一转眼的时间,毛衣大队手中的毛线已经变成了毛织品,变成了她们主人心中的样子,把这些毛织品堆积在一起,用一座小山来形容丝毫不夸张。由粉丝一针一线织出来的围巾、帽子戴在王源身上一定很保暖吧,虽然很想把这些成品全都寄给王源,承包他这一辈子的毛织品,但这样的想法有些不现实。

王源的粉丝,有点狠

可看着这么可爱的皮卡丘、小狗头帽子,放在家里不用也怪可惜的,虽然帽子的造型大致相似,但却是出自不同人之手,每一顶帽子都有它们不同的意义,寄托着不同的心愿,有着不一样的灵魂,在设计的时候为了让它们不孤单,特意让它们成双成对地出现,女孩子戴白色的,男孩子戴黄色的,这样的场景多美好啊。

王源的粉丝,有点狠

除了帽子还有围巾,围巾的款式比较多,毕竟它留给大家的发挥空间比较大,纯色的围巾,带着图案的围巾,你肯定看到了围巾上有些针脚不是那么整齐,但这并不重要,这证明了它的唯一性,它是独特的,这样的围巾更有意义,纯手工打造的肯定要比没有灵魂的流水线制作来得珍贵。

王源的粉丝,有点狠

在这么多的围巾款式中,仿佛看到了每一个围巾背后的那一个不同地区、不同长相、不同性格却有着同一个目的的等待者。这样一来,将这些成品尘封起来显得有些残忍,于是大家聚在一起商讨对策,最后决定将它们全部捐出去,就叫做“织毛衣、寄相思、送温暖、献爱心,为伯克利王源织毛衣公益活动”。

王源的粉丝,有点狠

王源的粉丝,有点狠

果然织毛衣大队中人才济济,这个想法出来后各自分工,文案、海拔、策划方案很快就出来了,历经两个月的时间,王源的等待者们一共制作了1929件编织品和文具,大家将这些物品一一统计在案,分门别类地将它们整理好,再以王源的名义捐赠给需要的人。

王源的粉丝,有点狠

这是一份集体的荣耀,每一个人的付出都必不可少,每一个人的姓名都值得记住,将大家的名字收集好,放置在海报上,看着这些名字,虽然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但可以确认的是,她们都有着同一个目的与愿景:陪着王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部分名单)

王源的粉丝,有点狠

要说什么是偶像,偶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偶像对于粉丝意味着什么。

看到王源粉丝的所作所为后,大家的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一起陪伴,一起成长,一起寻找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