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深秋的高淳

五彩缤纷

行走在乡村

处处美景如画

近年来,围绕构建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乡村升级版,我区把全域802平方公里作为一个美丽大花园来打造,扬生态优势之长,走绿色靓村之路,使乡村成为了农村人眷恋、城里人向往的好地方。

“我们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了,还没看到过这么好的环境,住也住的舒服。环境搞好了,生活条件也好了。”

“现在环境很好,交通也比较方便。节假日期间,游客很多,我们自己家的老母鸡、老鸭、土鸡蛋都可以在家门口卖,也不需要出去。”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秋高气爽,走进东坝街道三条垄田园慢村,和煦的阳光洒在乡村的道路、房屋、树木、田间,温暖舒适,一切都那么静谧、美好,说起生态环境提升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点赞。据介绍,三条垄田园慢村包涵小茅山村、小茅山脚村、周泗涧村、大仁凹村四个自然村,通过这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了网红打卡地,还入选首批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是关键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我区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在全国率先编制区级《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整治规划》,在南京市率先推开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高标准制定落实《我区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实施方案》《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实施方案》,形成了

全域整治、“五水”共治、“四化”增绿、干群联动的工作格局。

在全域整治上

以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为抓手,集中力量实施总投资20.91亿元的固城湖退圩还湖、水阳江流域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15项,全面推开美丽廊道、美丽河湖、美丽城区、美丽园区、美丽乡村、美丽家园、美丽绿道、美丽田园“八大美丽工程”以及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三清一改”,先后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市级田园综合体1个、市级美丽乡村146个。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在“五水”共治上

依托高淳湖、江、河、库、塘“五水并存”禀赋,深入实施水环境修复、水源地保护、水污染治理、水景观塑造、水资源管理“五水共治”工程,全域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及断面长制,组织开展四季巡河行动、小微水体“清洁行动”,全区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保持稳定达标,Ⅲ类及以上水体比例达75%、位居南京第一,成为南京市唯一入选江苏省河长制工作样本和典型案例的区。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在“四化”增绿上

积极打造农田林网化、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全域绿色景观,建成乡村林荫道120公里,创成省级“三化”示范村(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11个。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在干群联动上

从今年6月份开始,动员全区干部利用每月最后一周周六上午到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统一行动日”活动,以机关干部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农村居民爱护家园、清洁环境。12月将全面动员全区上下共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变美变靓。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近年来,我区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三生融合”,率先实现了

垃圾分类自然村全覆盖、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规划布点村全覆盖、无害化卫生公厕行政村全覆盖、四级公路行政村全覆盖、农村饮用水全覆盖的“五个全覆盖”

走进固城街道蒋山社区吴家自然村,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一黄一绿两个垃圾桶,一个盛放“餐厨垃圾”,另一个盛放“其他垃圾”。而在九龙社区资源利用兑换超市里,淳小妹则看到不少玻璃瓶和塑料瓶。“这些都是村民根据自己的需要拿来兑换生活用品的。”超市负责人说,目前,在固城街道每个社区至少都有一家资源利用兑换超市,垃圾分类已成为乡村新时尚。

据介绍,按照“三年全域覆盖”目标,我区大力推广“两次四分”分类方法、“公交化”收运模式,实现了自然村保洁员、行政村自装卸密闭收集车、镇街压缩式转运站“三个全覆盖”,形成了“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有效模式,成为南京市唯一的全国首批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青草依依,鱼游水中,眼前的美景宛若一幅清新的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近日淳小妹在桠溪街道看到的景象。作为淳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个缩影,该街道坚持建管并重,在污水转化为净水方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我们社区的污水管网处理设施已经全部覆盖了,以前没有做污水处理时,化粪池的污水还有卫生间的污水流得到处都是,对环境也不好,蚊虫滋生也比较多,现在雨污分流,老百姓生活的环境变好了。”韩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任露凡说。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据了解,目前,我区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848套,铺设污水管网1807.5公里,日处理能力达1.38万吨,接户数9.6万户、占全区总户数73.2%,明年完成规划保留村全部接户任务、实现应接尽接全覆盖,我区“五位一体”污水治理模式(区政府为统筹主体、镇政府为责任主体、村级组织为实施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服务主体)被住建部作为特色经验重点推介,成为首批国家级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区。

曾经,谈及农村公厕,“脏、臭、少”是主要印象。如今,漫步淳城乡间,干净整洁、设施完善的公厕,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淳小妹近日在东坝街道看到,今年新建、改建的50座公厕全部按需配备了感应冲水设备、残疾人卫生间,提升了农村公厕形象,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东坝街道今年新建、改建了50座公厕,已全部投入使用。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按照每个涉农社区、行政村至少有2座三类以上无害化卫生公厕,所有集镇、乡村、景点周边公厕达到二类以上的标准,我区今年将完成470座公厕新改建任务,确保2020年实现无害化卫生公厕自然村全覆盖,提前一年完成厕所革命任务。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这条路在没有提档升级前,路面只有4.5米宽,路况很差。我们蟹农想把螃蟹运出去是很困难的,通常早上三四点就要往城区赶。现在,通过提档升级,螃蟹现取现收,只需15分钟就可以通达至城区。”在永仙路,说起公路的变化,蟹农们纷纷夸赞。永仙路全长4.126公里,改造后路面拓宽至六米,成立农民致富路。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近年来,我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提速度,建成“四好农村路”321.9公里,“慢城绿道”成为全省首批“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农村公路品牌,我区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江苏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以及公交线路实现全覆盖,农村进出主要道路基本实现路面黑色化。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在推进农村直供长江水建设中,我区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成覆盖城乡的供水管网510公里,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引江供水工程的基础上,实施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工程,变“合格水”为“优质水”。

今后,我区将以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为目标,以深化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抓好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村庄清洁等专项行动,加快建设一批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水美乡村,确保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省市前列。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擦亮生态底色,高淳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文字:张军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