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在王健的記憶裡,對奶奶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臉上的笑容和她做的家鄉菜了。奶奶臉上的笑容像是梯田上空的藍天和白雲,永遠明朗、燦爛,而奶奶做的菜,常常讓王健在發呆的時候嘴角流出口水。

王健生於上世紀70年代末,老家在雲南元陽縣逢春嶺鄉。在王健幼小的時候,奶奶在鄉鎮上的一條小巷裡開了個露天小餐館,每到街子天(每週趕集的日子,時間固定,保留至今)的時候,奶奶就用自己的攤點做菜賣給趕集的人,以此填補家用。

奶奶最拿手的菜,就是紅燒梯田鯉魚(當地民間習慣於在梯田裡放養鯉魚)和自己醃製的煙燻肉,此外,奶奶還能把一些野菜做得比肉都好吃。那個時候,儘管家裡困難重重,但奶奶寧願少賣點錢,總會特別做幾道菜給孫子和孫女們飽飽口福。奶奶的舉動,讓王健和姐姐弟弟們感覺到濃濃的親情。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紅燒梯田鯉魚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秘製煙燻肉

後來,王健和姐姐弟弟跟隨爸爸媽媽搬到了元陽縣城(老縣城,今新街鎮)。由於奶奶過世較早,長大後的王健,再也品味不到奶奶的味道了。在他有機會下館子的時候,只要他做東,必定會點上紅燒梯田鯉魚和煙燻肉,只不過,直到酒足飯飽,他都覺得那菜裡總是找不到奶奶的味道。

不過在家裡,情況就不一樣了,媽媽做的菜,總是讓王健感覺到似曾相識,後來才得知,奶奶在生前已經把手藝傳給了媽媽。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媽媽在做魚

在王健結束學業之後,沒過幾年就走上了經商的道路。也沒過幾年,他就擁有了所有人夢寐的日子,房子車子、妻子兒子還有票子,好像什麼都不缺。只是,王健總覺得有一個心願未了,那就是:開個飯店,天天吃奶奶的味道和媽媽的味道,並且天天把奶奶和媽媽的味道做給越來越多的人。在他看來,這世間最有價值的財富,就是可以傳承的情懷,而這情懷,就是在家庭裡代代相傳,並能夠傳遞給無數人的一種溫情。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王健最喜愛的一件工藝品

當王健把開飯店的想法告訴給媽媽後,媽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只是堅持這樣一個態度:“當年你奶奶做菜給別人吃,食材全部都是從山裡來的,她也曾告誡過我,做菜如做人,要讓別人放心並且信任,你將來一定要做到奶奶說的那樣。”

就這樣,媽媽把奶奶的手藝傳給了王健,同時也把奶奶的“告誡”託付給了他。

三年前,王健在元陽新縣城(南沙鎮)開了屬於自己的飯店。元陽良好的生態蘊育了豐富的食材,但想要讓飯店每天都為客人供給新鮮的菜品,必須得在食材的採購上下足功夫,為了奶奶的告誡和媽媽的囑託,王健在這個環節上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就這樣,儘管身為老闆,但王健要不就跑田間地頭,要不就起早趕早市(山裡的人家在縣城擺的菜攤),為飯店擔起了“跑腿”的角色。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梯田稻穀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田間蔬菜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梯田鯉魚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油淋梯田鴨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苤菜生伴剁肉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早市上的甜菜

豬肉無疑在飯店裡用的量最大,王健能做到的是,全部的豬肉都自給。也就是說,王健在縣城的附近建了養豬場,並聘用專人飼養。場裡的豬全是生態黑毛豬和紅毛豬,全過程用生態熟食餵養。飯店裡的招牌菜“秘製煙燻肉”所採用的,就來自自家的養豬場,而醃製和燻烤的手藝傳自奶奶和媽媽。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秘製煙燻肉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小炒香豬肉

雲南元陽的這裡,菜香故事暖,吃完想念奶奶和媽媽

哈尼蘸水雞

王健給自己的飯店取名為“茂原”,按照他的理解,“茂原”有二意:一意為來自茂盛之地的原生食材;二意為夢圓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