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这部电影在我的片单中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奇葩的存在:豆瓣榜单第4,149万人打出9.4的高分,几乎是个看过电影的人,都听说过它的大名,然而这样一部电影,作为一个每年少说也要看个300来部电影的死忠影迷,长久以来,它却静静地躺在我的片单里,时至今日方才初见。如果天下间的杀手电影分两种,那一种叫“其它电影”,而另一种则是独一档的——

《杀手莱昂》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其实,我每次跟朋友说起,我竟然没看过《这个杀手不太冷》时,朋友也是一脸吃惊的表情,这就像是一盘无上珍馐摆在面前,我却迟迟不动筷子,直到它变成了残羹冷炙,着实有暴殄天物的嫌疑。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但反过来说,如果是我十几岁,是只会以打打杀杀的动作镜头来评判电影好不好看的青葱年纪,未尝不会把它归为不知所云的无聊电影。有些电影之所以经典,就在于你看过的电影越多,回过头来,蓦然发现,那部你心目中的最佳,永远停留在灯火阑珊处。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因此,《杀手莱昂》,对很多人来说,就像是必吃的正餐,但对于我来说,却像是数十年窖藏的陈年佳酿,一朝启封酒香四溢,让我肚子里的馋虫大动,贪杯不止,头一次相逢,一刷就是两遍。

一遍刷给“男孩”和女孩的“爱情”,一遍刷给邪魅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这个大叔“12岁”:杀手界的扛把子和他的“压寨夫人”

46岁的让·雷诺和13岁的娜塔莉·波特曼,杀手莱昂和他的“小拖油瓶”玛蒂尔达,银幕最经典的大叔萝莉、杀手组合,亦或是亡命情侣之一,以及一手打造出这对“鸳鸯大盗”的大导演吕克·贝松,有关他们的故事,自1994年电影诞生以来,就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影迷回味挖掘,乐此不疲。光是莱昂的侧脸海报,红的、白的、明的、暗的、泼墨的、线条的、写实的、卡通的,就被影迷们玩出了不下数十种风格。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这部电影对影迷来说,俨然已经是一个符号,一种文化。而杀手大叔和“致命萝莉”之间所擦出的火花,则是这种文化中最灿烂的歌谣。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玛蒂尔达的萝莉身御姐心,自打迈进了莱昂家门,就是一副“我说了算”的架子,“变装女王”那段戏,十个男人看了怕是有十一个都会心动。坐在一旁的杀手界NO.1莱昂大叔到底有没有把她娶回家当“压寨夫人”的想法,我个人是一百个认定他有这个动机的。因为,我觉得他是真的信玛蒂尔达有18岁。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莱昂除了“工作”时业务熟练度加满,威风凛凛外,在对世界的认知上,其实就是一个小男孩,比如他教育玛蒂尔达,做杀手,一定要低调,不能太招摇,理论是这么个理论,然而回过头来一看他自己的打扮:胡子拉碴,头上一顶别致的小毡帽,戴个歪歪扭扭的仿古墨镜,大太阳下穿着个厚厚的呢子大衣,再抱一盆绿植,大街上还有比你更抢眼的吗?莱昂所谓的“低调”,大概就是裹得严实一点,“不想让自己感冒”。你说他不是和12岁的玛蒂尔达同岁?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无数人希望这样一对搞怪组合能有个完美的结局,一起游山玩水,笑傲江湖,但就像是我们普通人喜欢看杀手电影,梦想着成为富豪一样,电影中那些我们梦想着想要成为的人物,他们想要过普通人的生活,也同样是求而不得。哪怕你从未听闻过这部电影,但无论是玛蒂尔达问出的那句“生活总是如此艰难吗”,还是莱昂看似身手不凡,实则内心笨拙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基调,几乎已经注定了二人的欢乐时光后,必然是一个悲伤的结局。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普通人想成为身手高超的杀手,和杀手想成为平平无奇的普通人,我们与向往中美好生活的距离永远都是一样远,无分贵贱。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配角定理:邪性迷人的反派角色

我经常在我之前的文章中说,一部电影的好坏,至少50%要看配角,我把它称为“配角定理”。我不得不承认,第一遍看,我就被加里·奥德曼饰演的大反派斯坦斯菲尔德抢走至少一半的注意力,为了他,我直接连刷第二遍。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正派的角色到了最后总是难免千篇一律的伟光正,而反派的坏却可以坏得花样百出。《蝙蝠侠:黑暗骑士》、《沉默的羔羊》、《肖申克的救赎》,有多少经典电影是靠着配角或反派的精彩“抢戏”,互相成就,才把电影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远得不提,就说DC的新作《小丑》,不仅问鼎金狮奖,上映之后,至今已在全球范围内豪取大约10亿美元的票房。如今,是一个“反派崛起”的电影时代,我喜欢配角,喜欢反派。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杀手莱昂》中的反派“斯坦”真的是坏得不用掐也溢出满屏的坏水来。散乱的头发,松松垮垮的西装,敞开领口的白衬衫随意的塞在裤子里,蓬松出好大一团,从他的衣着打扮,就透露出他的神经散漫、行事喜怒无常。再加上他喜欢“杀人识音乐”的怪癖,一个邪性的反派角色瞬间抢镜。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整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镜头,不是莱昂手持匕首从阴影中出现,也不是玛蒂尔达坐在楼梯边的我见犹怜,而是这个反派斯坦嗑药的场面,满面潮红,大汗淋漓,浑身抽搐,镜头自上而下一个俯拍特写,全身关节好似违反人类构造的异样扭曲,加里·奥德曼这段“变形”式演绎,放眼世界影坛,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恰巧,前一篇文章中,我刚推荐过他主演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有人评价说,他在这部间谍电影中的演绎就像“空气”,看似平平淡淡,似乎没有特色,没有存在感,但正是在他的返璞归真之上,才衬托出了科林·费尔斯的儒雅、本尼迪克特的青涩、汤姆·哈迪的骄纵,没有他,所有的这些角色都失去了绽放的空气,无法呼吸。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如果说加里·奥德曼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是努力饰演一个“隐形人”的话,那他在《杀手莱昂》中,则是彰显出最强烈的存在感。就像是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沉默的羔羊》中仅仅出演十几分钟却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一样,由奥德曼饰演的斯坦虽然总出场时间并不长,但他却在一开场,就用一段由他主导的血腥屠杀,把反派的力量和分量拉满,让莱昂畏惧不出,让玛蒂尔达痛失至亲。他是玛蒂尔达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他是笼罩在莱昂和玛蒂尔达“过家家”美梦上的阴云,他也注定将毁掉这段童话。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当影片最后莱昂一步之遥就走向光明,却被他老谋深算一枪打入地狱时,观者无不扼腕叹息,而当他落入莱昂的“戒指游戏”中,粉身碎骨时,又如此的令人感觉极度舒适,大快人心。如果一个演员的演技不出彩,反派不能被诠释得如此可恨,想必这也不会是一段让人感同身受的精彩故事。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杀手莱昂》毫无疑问值得五星推荐,但有很多时刻加里·奥德曼的反派光环似乎都让人感觉盖过了主角的风采,莱昂和小萝莉合得3星,而反派斯坦独得2星。不过,经典电影总是值得一刷再刷,也许在我未来再把它拿出来看时,又会看到其它不同的东西,推翻今天的看法,一部电影中可以看见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不正是好电影的魅力所在吗?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大叔“12岁”,这个反派很致命

好啦,今天的电影就分享到这里,你看过最多遍的电影是哪部?有哪些电影你认为值得一刷再刷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