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工业由“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蜕变

(原标题)崇左市工业由“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蜕变——

工业发展 见证时代变迁

□ 本报记者 罗承品 实习生 谢镇

说到工业,让崇左人骄傲的要数201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首次超过千亿大关,基本上进入到全区第二梯队阵营!

遥想建市时,崇左市工业几乎空白,原南宁地区直属企业留在崇左境内只有4家,崇左市第二产业总产值只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7%。

经过16年来的努力,崇左全市工业实现由起步到爬坡,再到进入快速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实现16年翻四番以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在崇左市工信部门工作16年的崇左市工信局节能科科长凌椿来见证了崇左市工业从建市初期的糖业“一枝独秀”,到当前形成以糖、锰、电力、建材、化工等为主的五大传统产业,以口岸加工、木材加工、稀土加工为主,加快培育铜、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百花齐放”的格局。

工业发展,见证时代变迁。凌椿来告诉记者,16年以来,工业发展在崇左市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工业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园区平台蓬勃发展!

建市以来,崇左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工业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根据形势需要,及时研究制定全市工业发展战略,强力执行,狠抓落实,推动发展。

2003—2007年,崇左市确定实施“三百亿”工程,就是在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通过5—8年的时间,努力实现蔗糖、锰加工这“一白”“一黑”产业和建材业、水电业、剑麻加工业等三大优势产业的产值均要突破100亿元,到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69.7亿元,蔗糖产业实现产值75.8亿元,工业城市的雏形开始显现。

2008—2009年,崇左市确定“一区两园三基地”建设目标,建设发展凭祥综合保税区、凭祥物流园、崇左国际物流园、糖业基地、锰加工基地、边关旅游文化基地,到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17.2亿元,其中糖、锰两大支柱产业产值合计141.89亿元,占比达到65.3%,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2010—2012年,崇左市提出“四大建设”“五个打造”战略,其中第一个就是打造特色产业强市,经过3年努力,到2012年,全市制糖、锰业、水泥、电力、化工五大传统行业成型,制糖业首超200亿元规模,达到208.3亿元,江州区(含市城市工业区)也成为全市首个工业经济总量超百亿的县(市、区),达到114.6亿元。

2013—2015年,以全市工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崇左市提出了工业跨越发展的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和《工业跨越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57.7亿元,糖、锰两大支柱产业均超百亿元。

2016年,崇左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了未来五年全市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战略,并将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放在“四大攻坚战”之首全力推进!

2016—2018年的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

3年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7%,201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首次超过千亿元大关,成为全区第11个超千亿元的地市,基本上进入到全区第二梯队阵营,迈上一个新台阶!全市工业发展开始更多引起自治区关注,主要工业经济指标连续多次列入自治区稳增长“红榜”,我市在2018年全区工业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3年来,在继续推动全市主要产业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崇左市新兴产业的贡献不断增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5大传统产业占比较2015年的80.6%下降7.6个百分点,达到73%。在糖业、锰业两大产业基础上,全市新增木材加工、口岸加工、化学工业等3个百亿元产业,全市百亿元产业达到5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33.9%。

糖、锰两大支柱产业产品层次不断提升,有更多的食糖采用“二步法”精炼,酵母、甘蔗醋、蔗渣发电等糖业循环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硅锰合金6014等产品逐步淘汰,高纯硫酸锰、锰酸锂等锰产业链不断延伸,锰业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伴随稀土新材料、生物清洁能源、锰系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从2015年的5亿元增加到30亿元。

3年间,崇左市工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园区支撑能力增强。在全区第一个成立专门服务企业机构,确保企业反映问题集中高效收集、处置和反馈;搭建起崇左市服务企业综合信息平台,打破企业需求和反映信息不对称局面随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办理证照等效率大幅提升。融资工作扎实推进,加快组建工投集团公司,着力强化园区融资能力,同时积极采取金融租赁、担保贷款、政府“直投”“惠企贷”等各种模式破解企业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明显成效。3年间,全市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资金88.3亿元,超过建市前12年来的总和,工业园区道路、污水处理、供水、保税仓、码头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大幅提高承接项目能力。到2018年底,工业园区贡献总产值77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70.5%,新增3个百亿元工业园区,工业聚集效应明显。

3年来,崇左市工业招商引资办法日趋成熟,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发挥已建成的2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有效成果,成功引进适合的木材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电子产品制造等企业93家,企业入驻率达到71%;先后制定出台坚果加工、标准厂房、新能源低速专用车、林产加工、创新孵化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崇左产业园等优惠扶持政策;按照产业发展建链、补链、延链,组织小分队,领导带头上门招商,梳理招商企业名单,一家一家登门拜访,积极推动“一把手”招商,探索开展平台招商、以商招商、重资产招商、供应链招商、政府购买服务等招商新模式;认真做好招商项目落地的协调工作,确保一批项目及时开工建设。

今年,崇左市又启动“两篇大文章”“四大攻坚战”新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加快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齐头并进格局,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