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的“徒孫”蔡英文在火藥庫玩火

李登輝的“徒孫”蔡英文在火藥庫玩火

臺灣《中國時報》刊發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王昆義撰寫的文章說,民進黨“立院”黨團發動突襲,將“中共代理人”相關法案付委。在蔡英文支持度大幅領先韓國瑜之下,一般認為民進黨應該不會再對大陸採取挑釁的政治操作,但是蔡當局顯然已吃了秤砣鐵了心,不惜在“立院”本會期完成“中共代理人”修法,為兩岸關係投下“核彈”。

民進黨團在本會期初曾與國民黨團達成共識,委員會將優先處理預算案,本會期將暫緩推動“中共代理人”相關法案修訂,過了本會期就“屆期不續審”。未料,民進黨“立院”黨團卻食言而肥發動突襲,將10來個“中共代理人”相關法案一起付委,包括民進黨團、民進黨“立委”及“時代力量立委”提出的各種版本、“國家安全法”、“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與“遊說法”等的修法草案。

●承李登輝冷戰思維

民進黨會堅定地要修訂“中共代理人”相關法案,顯然還活在冷戰思維,這是源自李登輝的觀念。陳水扁作為李登輝之後的“臺灣之子“,他執政時期的”去中國化“,主要是在消除臺灣的”中國印記“,以及蔣介石所代表的一切圖騰。而蔡英文是李登輝的徒孫,除了為李登輝製造”兩國論“的政策主張之外,對於李登輝的思想更是奉行不悖。

蔡英文執政3年多來,她的“去中國化“,除了著重改變臺灣人對中國文化的思維之外,更是在各種法律上推動跟大陸的圍堵與隔離。今年初蔡“撿到槍”,藉口強化兩岸互動的“民主防護網”,民進黨“立院”黨團快速祭出“國安五法”修法來“反制大陸”。

這些法條的修正,除了把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島外敵對勢力增列為“外患罪”的適用範圍,還嚴格管制卸任高官與退休將領赴大陸參與政治性活動。甚至還將網路空間納入“國安”範疇,讓一些假新聞也可以變成“國安”偵察的對象。如此無限制的擴充“國安疑慮”,已經讓“臺灣民主”變成是一個“緊箍式的民主”,嚴重的限縮人民的自由權利。

如今,蔡當局又進一步的祭出“中共代理人”相關法案,更是要強化臺灣人民對大陸敵意的印象,以符合李登輝所提出的“冷戰思維”。殊不知,當前的國際社會,大國之間縱使有諸多的矛盾與衝突,幾乎都不再涉及軍事領域的對抗,而只是在非傳統的實力上進行較量。例如,美國再怎麼對中國大陸進行對抗,也僅只侷限在經濟領域的貿易戰與科技戰,軍事上都只是秀肌肉的作用居多,很少會去硬碰硬。

●激怒大陸騙取選票

但是,蔡當局就是看不清這種國際情勢,一直以充滿敵意的手法,試圖挑釁與激怒大陸的報復,以坐收選舉之利。這種危險的政治操作模式,已經使兩岸關係一直在倒退,現在蔡當局更進一步操作“中共代理人”相關法案,簡直是在玩火。

如果蔡當局執意以“中共代理人”法案激怒大陸,即使在2020“大選”中勝選,只會激化大陸使出更大的報復手段,屆時蔡英文將如何進行第2任的治理?是否要讓臺灣人民未來4年繼續生活在恐懼中?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現狀”。蔡當局懸崖勒馬,才是臺灣之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