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一個呱呱墜地的紅光醜娃讓初為人父的錢寬異常鬧心,準備投井棄之,關鍵時刻幸得阿婆憐惜,才有"婆留"的後世際遇。他自幼習武,善使大槊長弩。唐末群雄並起,他毅然轉行,投身軍旅,從此擁有了開掛人生,逐漸成為坐擁兩浙十三州的風雲人物。深知自家底細的他,在成功上位後始終頭腦清醒,以"保境安民、善事中國"為己任,苦心經營兩浙之地,終使錢塘富庶盛於東南。他更有臨終遺訓,惠及子孫,福澤千秋。他就是開創"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的海龍王錢鏐。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五代以降,杭州的地位在中國水漲船高。在那些讓杭州成為人間天堂的名人之中,總少不了錢鏐的身影。這個出身貧寒的私鹽販子,在唐末借勢起兵,保境安民,善事中國,苦心經營兩浙之地,使杭州成為富甲天下的"東南形勝第一州"。

他不僅造福亂世遺民,而且福澤後世子孫。錢氏家風薰染之下,無數科學巨匠、文壇大師系出名門。他就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創建者錢鏐。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大難不死錢婆留

錢鏐,字具美(一作巨美),杭州臨安人,生於852年,卒於932年,在那個戰禍綿延、人命危賤的時代,一位壽活81歲的亂世英雄,不免羨煞旁人。

對於貴人降世,經典的橋段是附會上一些神奇的現象。可是別人的天賦異稟會讓我們覺得奇貨可居,錢鏐的異象卻差點要了他的卿卿小命。

據說,錢鏐出生時家中突現紅光,讓父親錢寬頗為吃驚,剛想點贊,卻看到抱出來的長子竟然奇醜無比。錢寬瞬間整個人就不好了。老實說,剛生出的嬰兒皮膚皺巴巴的,很難說好看難看。加上,錢家經濟條件有限,母嬰缺乏營養,生得難免更加難看。這讓初為人父的錢寬情何以堪?

俗話說,醜人多作怪。錢寬決定對於將來可能作怪的長子採取預防為主的策略,直接跑到屋後,準備投井了事。

幸好,錢家阿婆也在身邊,一看兒子要扔掉剛剛出世的孫子,哪裡肯讓,一把奪過醜孫子,寶貝得不行。錢寬見母親不捨,也頭腦清醒下來,再仔細看看兒子,長得也不賴嘛。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因為錢婆的搶救及時,錢鏐得以擺脫了天賦異稟的飛來橫禍。因此,錢鏐小名就叫婆留。就連他後來高大尚的大名錢鏐,一則是貴人要有個好名字,鏐者,成色好的黃金也;一則鏐是留的諧音,仍暗含著對祖母的感激之情。

當然,那個差一點吞沒了一位命世雄才的井也升級為文物,名曰"婆留井"。

錢鏐自幼習武,特別擅長射箭和舞槊,同時他對圖讖、緯書也有所涉獵。成年後,錢鏐投身當時最有前途的私鹽販賣事業,在這個刀頭舔血的行當裡鍛鍊了能力,開闊了眼界,結交了豪傑。

不過,私鹽販子的名聲終究不太好聽。幸好一位叫鍾起的臨安縣錄事幫他鍍了金。

起先,錢鏐常與鍾起的幾個兒子一起喝酒賭博,這讓身為公務員的鐘起很不高興。後來江西有位相士發現錢塘地界籠罩著一層王氣,就潛入臨安暗查。鍾起和這個相士認識,就宴請縣中賢豪之士,請相士暗中觀察。鍾起看出唐朝大亂在即,也想找條粗腿抱抱。

可惜,相士卻說,這些平時人五人六的傢伙都不是他要找的人。後來相士去鍾起家,恰好錢鏐前來找鍾起兒子喝酒,相士一見,驚呼:"此真貴人也!"又對鍾起道:"汝家富貴,全在此人!"從此,鍾起不但允許兒子與錢鏐交往,還時常接濟他。

有了這個故事加持,大難不死的錢鏐逐漸成為當地黑白兩道通吃的豪強。

雄起亂世據兩浙

公元875年,當了多年私鹽販子的錢鏐金盆洗手,毅然加入了平叛隊伍。

這一年,浙西狼山鎮遏使王郢擁兵作亂,滋擾地方。石鏡都鎮將董昌挺身而出,招募鄉勇準備平叛。時年二十四歲的錢鏐,應募投軍,憑著善使大槊長弩的過人武藝,被董昌任命為偏將,隨軍平叛,從此一飛沖天,走上他的光榮之路。

經過幾年的轉戰,菜鳥錢鏐迅速蛻變為軍中宿將,成了董昌橫行浙東的頭號猛將,也逐漸擁有了自己的創業團隊。

當時,黃巢率軍南下,準備在富庶的臨安抄掠一把。為了保衛桑梓,錢鏐也是拼了。率領二十餘個家鄉後生,先是虛張聲勢,打了黃巢先頭部隊一個猝不及防。然後又在退軍途中,故意洩露軍機,告訴當地老奶奶說,自己駐軍八百里。

黃巢人生地不熟,哪裡知道八百里是個地名,還以為當地全民皆兵,連營八百里呢。黃巢也不派人仔細調查,一見當地人如此生猛,立刻下令部隊轉進,放棄坦途,愣是從人跡罕至的山區劈山斬木前進,將流寇作風發揮得淋漓盡致。

錢鏐的勇懟強寇和善弄玄虛,讓他迅速竄紅,受到了坐鎮江淮的高駢的點贊。他將董昌、錢鏐召至廣陵,對著眾將說,錢鏐將來一定會超過自己。高駢是當時的牛人,有了他的熱捧,錢鏐的知名度迅速爆表。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不過,此時的高駢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雄心,這讓錢鏐很失望。他決定繼續和董昌一起經營浙東。

此時的董昌聚集杭州各縣鄉兵,組建了八都兵(即臨安縣石鏡都、餘杭縣清平都、於潛縣於潛都、鹽官縣鹽官都、新城縣武安都、唐山縣唐山都、富陽縣富春都、龍泉縣龍泉都),特別任命以錢鏐為自己起家的石鏡都的副將。在董昌被高駢表奏為杭州刺史後,錢鏐又當上了杭州都知兵馬使。

不久,一直將浙東視為禁臠的越州(今浙江紹興)觀察使劉漢宏與董昌的矛盾激化。劉漢宏先發制人,命其弟率軍進駐西陵(今浙江蕭山西北),欲並杭州。

形勢危急,錢鏐奉令率八都兵渡過錢塘江,偷襲越州軍,一把火燒退了近在咫尺的敵人。不甘心失敗的劉漢宏親自率軍督戰,仍被錢鏐輕鬆擊潰,統兵大將先後戰死,劉漢宏慌忙換了馬甲扮作屠夫逃回越州。

後來,唐廷看不下去了,派宦官下基層當調解員。可惜,此時的唐廷早已今非昔比。董昌和劉漢宏根本不尿朝廷,繼續開打。

不論劉漢宏搞什麼動作,哪怕是水陸並進,董昌依舊是祭出錢鏐這個金牌打手。

考慮到錢鏐同志已是風生水起,為了更好地激勵其鬥志,公元886年,董昌向錢鏐許諾,只要讓自己入據越州,成為浙東之主,那麼可以將杭州讓給錢鏐。這無疑是給錢鏐打了雞血,亂世豪傑哪個不想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啊。

錢鏐馬不停蹄地率軍從平水出發,一路開山破路五百里,直趨曹娥埭(今浙江紹興東南),整得跟當年南下的黃巢一樣。面對從天而降的錢鏐大軍,浙東軍將大多望風而降。最終,劉漢宏在逃亡的路上變成了無頭鬼,董昌成了新的浙東之主,錢鏐順利當上了杭州父母官。

錢鏐一面經營杭州,一面將熱切的眼光瞄向了浙西。

偏偏這時候的浙西也不太平。

鎮海節度使周寶被部將驅逐,本想找高駢求告,哪知道淮南也發生了變故。迷信神仙的高大詩人早已成為了階下之囚。

一見有機可乘,錢鏐馬上派大將成及攻破常州,將在那裡避難的周寶接到杭州。然後他打著為周寶講理的旗號開始蠶食鎮海軍的地盤,大將杜稜攻取了鎮海軍的治所潤州(今江蘇鎮江),抓住了叛將。

就在錢鏐準備將浙西鎮海軍盡收囊中的關口,大個子楊行密開始出來攪局了。再加上蔡州軍出身的孫儒,三家在淮南、鎮海兩鎮殺得天翻地覆。最終,楊行密消滅了孫儒,佔據了潤、常等州。錢鏐也割據了蘇州,還收編了孫儒的殘部,組建了戰鬥力較強的武勇都。

彼時,唐廷在杭州設立武勝軍,以錢鏐為都團練使。錢鏐以杭州為中心,吞併了浙西數州,網羅了一大批文武俊才,勢力與位於越州的舊主董昌漸漸不相上下。

893年,錢鏐徵集二十萬民夫和十三都軍士,日夜不停地加修杭州羅城,進一步擴大了杭州城區的面積,增強了城防能力。此時的錢鏐,已經妥妥的是一方諸侯了。唐廷對於這個鞭長莫及的後起之秀,也是極盡拉攏之勢,拜其為鎮海軍節度使,不久又給他加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榮銜,正式步入軍閥必備的"使相"行列。至此,唐廷承認了錢鏐對於浙江西道的治權。

董昌在浙東也沒閒著,正向作死的深淵高速滑落。

895年,董昌稱帝,建立了一個名字怪怪的大越羅平國,還特意給老夥計錢鏐封了一個兩浙都指揮使,希望其仍能為自己效命。

可惜,此時的錢鏐頭腦很清醒,深知兩浙非是龍興之地。他致信勸諫故主:"與其關起門來當皇帝,讓家族與百姓跟著遭殃,不如當個開門節帥,終身安享富貴!"可惜,董昌早就被當皇帝的美好願景燒糊塗了,哪裡肯聽。錢鏐不願陪著董昌一起墜落深淵,既然好良言難勸該死鬼,錢鏐終於和董昌反目成仇了。

此後,因恭順朝廷而被封為彭城郡王的錢鏐,派大將顧全武攻入越州,抓住了鳥皇帝董昌,然後,董昌從押解他的船上跳入水中淹死。佔據大義的錢鏐順利地將浙東之地照單全收。

公元896年,朝廷任命錢鏐為鎮海、鎮東兩鎮節度使,又加檢校太尉、中書令,並賜丹書鐵券,恕其九死。後來,這方鐵券歷經千年流徙,竟然得以保存下來,最終存入中國歷史博物館,成為國家一級文物。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潤州一直被楊行密佔據,錢鏐只得將鎮海軍的治所遷到自己的大本營杭州,並改越州為東府。

此時的唐昭宗對於這個興起於兩浙的地方實力派很是看好,不僅再加錢鏐為檢校太師,將其畫像掛在凌煙閣上,還改其故鄉為廣義鄉勳貴裡、衣錦城。錢鏐索性在故鄉設立衣錦軍,築城守護,時不時榮歸故里,與鄉親們嗨皮一下。

此時的錢鏐形勢一片大好,只有看不慣錢鏐吃相的楊行密,仍時不時地搞點邊境摩擦。

公元902年,錢鏐剛剛進封越王,還沒得及高興,那支由孫儒降軍改編的勁旅武勇都竟然發動了叛亂。

變生肘腋,讓錢鏐很是不爽。錢鏐迅速潛回杭州作了佈置。不過,當時最讓他頭疼的還是叛軍與淮南的勾結。於是,他決定放下仇恨,與楊行密和親。

剛好楊行密內部也不穩,正好就坡下驢,將女兒嫁給了錢鏐的兒子錢傳璙。不過,楊行密也不是個好相與的人,他逼迫錢鏐讓兒子做了上門女婿,實際上就是人質,而且還索要二十萬緡的犒軍錢。為了早點兒搞定內亂,錢鏐只得認慫。

隨後,錢鏐平定了叛亂,處死了叛將。看來,那些叛伏無常的軍人就是不靠譜,跳槽時一點心裡負擔也沒有。

此時的錢鏐與楊行密都已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了,脾氣不再火爆,對於當初簽定的城下之盟也基本認可了。之後,雙方和平共處了很長時間。

沒有了外患,錢鏐又可以甩開膀子,擼起袖子,繼續自己兩浙十三州的建設大業了。

善事中國全社稷

錢鏐與那些亂世裡給點陽光就燦爛的軍頭不同,他始終認為兩浙不能成就帝王之業。所以他始終尊奉中原王朝的正朔,用他的話講就是"善事中國"。在錢鏐心中,只要能夠當個中原王朝認可的諸侯王就很不錯了。他為此不懈努力。

公元904年,錢鏐上表朝廷,求封吳越王。沒想到,卻遭到了行將就木的唐廷的拒絕。於是,他又將寶押在了朱溫身上,請他出面斡旋。這對當時的朱溫來說,本就是一句話的事,可朱溫卻別有用心地封錢鏐為吳王(錢鏐的對頭兼親家楊行密,也曾是吳王)。錢鏐接受了吳王的封號,大建功臣堂,將和他一起打拼的五百名將校僚佐之名鐫刻碑上,以資紀念,足見錢鏐是個不忘本的好老闆。

等到朱溫篡唐建梁後,立即封錢鏐為吳越王,兼任淮南節度使。錢鏐不願錯過這個做孫權的機會,不聽其謀主、唐末著名詩人羅隱"拒梁命"的建議,坦然接受了梁朝冊封。不過,他對羅隱卻越發敬重了。

此後,後梁也不太平,為了拉攏錢鏐,讓他在南邊更好地牽制楊吳政權,就不斷地給他加封號。錢鏐的履歷表中不僅多了中書令、尚書令,淮南、宣潤等道四面行營都統等文武大員的頭銜,甚至還被弒父篡位的朱友珪尊為尚父,哪怕是殺掉朱友珪上位的梁末帝朱友貞,也豪不吝嗇地封錢鏐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允許其"詔書不名"。而且,他的家鄉臨安縣也被改為安國縣,朝廷還允其在衣錦軍建生祠。可見,錢鏐的善事中國在後梁真的很吃香。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後來,錢鏐與後梁的如膠似漆,因為楊吳政權奪取虔州(今江西贛州),阻斷了吳越北上中原的陸路交通,被迫改由海路入貢。

及至後唐建立,一大票軍閥都過起了皇帝癮。他們還勸錢鏐稱帝,希望拉這個資深軍閥入夥,共同將割據局面長久維持下去。對此,錢鏐卻一笑了之:"這些人自己坐在爐炭中,還想把我也拉到上面。"這些小字輩皇帝們的"美意"雖然被錢鏐斷然拒絕,不過,他們仍然都像對待父兄一樣對待錢鏐。

公元923年,錢鏐被後梁冊封為吳越國王,正式建立吳越國。他改府署為朝廷,設置丞相、侍郎等百官,一切禮制皆按照皇帝的規格。看來,老錢同志還是有想法的,不過他始終沒有戴上皇帝那頂要命的桂冠罷了。

沒過多久,後梁滅亡。錢鏐忙遣使進貢,並求取玉冊。郭崇韜等大臣極力反對,認為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玉冊。但李存勖最終還是賜予錢鏐玉冊、金印,儼然把錢鏐當一國之君對待。此時的錢鏐不僅在中原王朝名聲大噪,即便在新羅、渤海等海外諸國也受到追捧,這些國家都接受過錢鏐的冊封,並尊其為君長。

幾年後,後唐內亂,中原局勢再度混亂。李嗣源的重臣安重誨不喜歡錢鏐,下令削除錢鏐的官爵,勒令致仕。雖然天高皇帝遠,這樣的詔命對於割據一方的軍閥沒有鳥用,但也著實讓錢鏐鬱悶了很久。

幸好,安重誨獲罪伏誅。李嗣源複製了後梁加給錢鏐的一大堆閃亮頭銜,還特意派人去撫慰他受傷的心靈。

公元932年,送走了天下無數豪傑的錢鏐病入膏肓,緊急召集臣下託付後事。他有氣無力地說:"孤的30多個兒子,大多愚蠢懦弱,難當大任。孤死後,請你們從中擇賢而立。"大臣們都推舉錢元瓘。不久,錢鏐去世,終年八十一歲。後唐朝廷得知後,廢朝七日,賜諡"武肅",並命工部侍郎楊凝式為其作神道碑文。兩年後,錢鏐歸葬故鄉。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繁榮經濟富東南

錢鏐發達後,也曾一度很膨脹。不僅在臨安擴建豪宅,每次回鄉都前呼後擁得大搞排場。這讓老父錢寬很不滿意,每次聽聞兒子回來,都有意避開。錢鏐是個孝子,見老父不喜,就步行回家詢問原因。錢寬道:"我家世代田漁為生,未曾顯貴。汝今為兩浙之主,三面皆敵,不知警省,我怕禍及吾家,故不忍見汝。"錢鏐聞言猛醒,哭謝父親,從此小心謹慎,力求保住基業。

不僅如此,錢鏐為了不讓自己睡得太熟,專門用一段圓木做枕頭,叫做"警枕",倦了就斜靠著它休息;如果睡熟了,頭從枕上滑下,人馬上就驚醒了。為了防範侍衛夜間貪睡失職,錢鏐還常向城牆之外發射彈丸,以使侍衛時刻保持警惕。這也讓他在民間留下了個"不睡龍"的諢號。

正是因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錢鏐才會不遺餘力地經營自己的地盤。其在內政建設方面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修築海塘和疏浚內湖上。

錢鏐動員大批勞力修築錢塘江沿岸捍海石塘。百姓們用木樁把裝滿石塊的巨大石籠固定在江邊,形成堅固的海堤,保護了江邊農田不再受潮水侵蝕。並且由於石塘具有蓄水作用,使得江邊農田普獲灌溉之利。這條捍海古塘,從六和塔築到艮山門,長三十三萬八千五百九十三丈,外加土塘,內築石堤,費時兩個多月,耗資十萬九千四百四十緡,近一億一千錢。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據說,在修築海塘時,因為海潮洶湧,海堤修築難成,部下都認為這是潮神在作怪。錢鏐於是在八月十八日錢塘大潮這一天,在錢塘江前佈置了一萬名弓箭手,當潮起之時,萬箭齊發,直射潮頭。那潮頭彷彿中箭負傷,只好彎彎曲曲地逃遁,直至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當然,錢鏐射潮只是因為他深諳大潮漲落之性,不過卻堅定了當地軍民修築海塘的信心。直到今天,那段江水還彎彎曲曲地向前流去,像個"之"字,後人就稱該地為"之江"。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錢鏐設立撩湖軍,開浚錢塘湖(西湖),盡得其遊覽、灌溉之利,還引湖水為湧金池,與運河相通。他又在太湖地區設撩水軍四部,共七八千人,專門負責浚湖、築堤、疏浚河浦,使得蘇州、嘉興等地盡享灌溉之利。

正是在錢鏐的苦心經營之下,兩浙"境內無棄田",歲豐年稔,漁鹽桑蠶之利甲於江南,兩浙百姓都尊其為"海龍王"。

忠孝傳家吐清芬

錢鏐不僅治國有方,修身齊家也十分嚴謹,曾兩度訂立家訓。在他臨終前,更是為子孫們訂立了十條遺訓,其中不乏智慧金語。特別是要求其子孫只有紹續家風,宣明禮教,才能長保富貴。倘有子孫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便是壞其家風,須當嗚鼓而攻。這些"武肅遺訓"代代相傳,世世因循,一直激勵著錢氏後人。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錢鏐在遺訓中特別叮囑自己的繼承人"要度德量力而識事務,如遇真君主,宜速歸附"。果然,趙宋興起,其後人錢弘俶順應時勢"納土歸宋",使國家"不被幹戈"而實現和平統一。

至於錢氏後人,大多秉承祖訓,書寫了吳越錢氏一門世代紹續家風,綿延文脈,人才興盛的傳奇。特別是在近現代,湧現出了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鍾書、錢穆等如雷貫耳的科技巨擘和文壇碩儒。清乾隆帝感佩錢氏家族教子有道,在其南巡時御賜"清芬世守"匾額。吳越錢氏家族被公認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有趣的是,武夫出身的錢鏐時不時還有點兒文藝範。他身邊雖不乏美女,但卻對王妃莊穆夫人吳氏情有獨鍾。每年春天王妃歸寧,錢鏐都甚為想念。有一年春天王妃回來的有點遲,彼時春色將老,陌上花發。錢鏐遂寫信敦請王妃:"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意思是田間阡陌的花都已經開了,夫人你可以緩緩歸來了嗎?後來大文豪蘇軾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三首題為《陌上花》的絕句。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好文推薦☆




面醜心善的海龍王錢鏐福澤千年的發家史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