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航空母艦威力巨大,但戴高樂號“地中海之物”不在其中!

核動力航空母艦威力巨大,但戴高樂號“地中海之物”不在其中!

從理論上來說,當然是核動力航母要比常規動力航母威懾力大,因為核動力航母的作戰能力要強於常規航母,由於採用核反應堆為動力,核航母可以實現“無限航程”,環繞赤道十幾圈都沒問題,並且可以幾十個小時保持30節的最高航速,也就是說:核動力航母在續航能力和航速上大大超過了常規動力航母,這對於航母的持續作戰能力有極大的幫助,可以在海上部署較長的時間,在對方的外海保持長時間的存在就是很大的威懾力!航母的威懾力體現在艦載機的出勤次數上,由於有核反應堆,核動力航母不需要自身的油料儲存庫,這樣就可節省很大的空間裝更多航空燃油和彈藥,有了更多的航空燃油和彈藥就可以提高艦載機的出勤次數,而常規航母雖然有大型補給艦進行後勤保障,但總歸在艦內空間上不能提供更多的油、彈存儲空間,所以戰鬥力必然要比核動力航母弱了一個層次。

核動力航空母艦威力巨大,但戴高樂號“地中海之物”不在其中!

但是事物不能絕對化,歷史和現在也確實有核動力航母戰鬥力弱於常規航母的情況發生,比如:圖片上的“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它是現代海軍發展史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但是它在建造過程中沒有專門研製的艦用反應堆,而是將“華盛頓級核潛艇”的反應堆稍加改進後就作為了“企業號”的主動力裝置,並且還一同安裝的8座反應堆,8座反應堆佔地面積太大,不但沒有做到節省空間的目的,在反應堆運行、維護保養、使用成本上大大高於在它後面建造的“尼米茲級核航空母艦”!雖然它也可以搭載70~80架艦載機,但是它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美軍基本上沒有讓它參加過戰鬥,它的作戰效能遠不及和它排水量相差不大“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

核動力航空母艦威力巨大,但戴高樂號“地中海之物”不在其中!

小鷹級航母雖然是常規動力,但是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常規動力航母,作戰能力超過了“企業號”航母,服役以來幾乎參加了所有的美軍對外戰爭。

核動力航空母艦威力巨大,但戴高樂號“地中海之物”不在其中!

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是美軍以外的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但是它的戰鬥力遠不如“小鷹級航母”,它的主要問題第一個是排水量為4萬噸級別與“小鷹級航母”8萬噸級別相比正好小了一半!排水量小艦載機搭載的數量就會少,所以它的戰鬥力肯定低於“小鷹級航母”。

“戴高樂號”第二個問題就是核動力系統沒有發揮出優勢,為了節省研製經費它也是採用了“凱旋級戰略核潛艇”的反應堆,其結果就是航母的航速最高只有27節,並且核燃料棒損耗太大,5年左右的時間就要更換...用“弄巧成拙”來形容“戴高樂號”不為過。

核動力航空母艦威力巨大,但戴高樂號“地中海之物”不在其中!

估計“戴高樂號”5年之後連“女王級”常規航母都比不上了,因為“女王級”搭載的是F–35戰鬥機,在性能方面要比“陣風M”好的多,畢竟是有代差優勢的,“戴高樂號”目前的狀態也不是很好,法國海軍也只是拿它當花瓶擺設,估計法國下一代航母要回歸到常規動力,核動力航母的花費實在是過於高昂,法國的國力已經不允許再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

核動力航空母艦威力巨大,但戴高樂號“地中海之物”不在其中!

這張照片比較珍貴,左側是正在進行拆除工作的“企業號航母”,右側是正在舾裝的“福特號航母”,一老一新代表了兩個時代和大型航母的發展趨勢。核動力航空母艦必須要建造的很大才行,也就是說8萬噸級別才能入門,太小的排水量發揮不出核動力的優勢,並且戰鬥力也未見得有什麼提高,但是建造大型核動力航母的建造必須要有強大的國力支持才行,否則耗資巨大使用不起,最後成了“花瓶”也就失去了作戰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