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三國聯手空襲敘利亞,不惜動用隱身導彈,為何戰果並不大?

當地時間2018年4月13日,美英法三國以敘利亞“可能擁有並且使用化學武器”為名義,動用的海空軍力量對敘利亞境內的目標實施了“精準打擊”。而俄羅斯和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則表示,敘軍的防空系統擊落了美英法軍的大部分巡航導彈,成功地“擊敗”了此次空襲,於是紛紛擾擾各方自說自話,空襲的動機和效果都籠罩在一片硝煙和迷霧之中,雖然這些我們都無法完全看透,但是通過公開報道的片斷和現場的斷壁殘垣,也許能窺探一下當代空襲與反空襲的一些新特徵和動向。

長槍無影——“隱形”巡航導彈的首戰

如果要說這次空襲敘利亞的最大“特點”,或許就是三個型號的“隱形”巡航導彈都投入了實戰,它們分別是美國空軍B-1B“槍騎兵”重型超音速戰略轟炸機投放的“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JASSM)、英國皇家空軍“狂風”和“颱風”戰鬥機投放的“風暴陰影”和法國海軍的三艘“諾曼底”級“阿基坦”號、“普羅旺斯”號和“朗格多克”號二等驅逐艦(法國海軍對於FREEM型艦的稱謂,意大利海軍定義為護衛艦)發射的“席爾瓦”。而“隱形”巡航導彈這個在上世紀90年代後就出現在西方國家武器庫中的新型導彈品種,此番是首次經受實戰考驗。

當年三國聯手空襲敘利亞,不惜動用隱身導彈,為何戰果並不大?

美國空軍對外展出的“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計劃與F-35戰鬥機一起裝備美國空軍和海軍

美軍發射的“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JASSM)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之前的AGM-137“三軍防區外攻擊導彈”(TSSAM)計劃被取消後,於1994年為美國海軍和空軍研製的新一代通用型防區外空對地巡航導彈,軍用編號AGM-158,主要用來從敵防空區外距離精確打擊嚴密設防的高價值目標,如敵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的主要節點、發電廠、工業設施、重要橋樑、彈道導彈發射架和艦船等目標,也是美軍裝備的第一型“隱形”巡航導彈。JASSM導彈重約1023千克,使用侵徹/破片殺傷雙模式戰鬥部,射程超過320千米,JASSM可從對方防空區域以外發射,殺傷地(水)面目標、半硬式目標、軟目標和麵目標,具有隱身、遠程、精確和通用這些新世紀導彈武器的基本特徵,JASSM採用全球定位系統(GPS)輔助的慣性導航系統,抗干擾的GPS航跡偏差調零控制天線系統。

“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精確的制導能力足以摧毀高價值目標,而無需飛機駕駛員去冒飛過目標區凌空轟炸的風險;同時導彈彈體採用隱身設計,不易被敵方防空火力攔截。與它的名字“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一樣,JASSM具有良好的適配性,美國及其盟國海空軍裝備的F-15E/K/SG/SA、F-16C/D/E/F、F/A-18E/F、F-35A/B/C、B-52、B-1B和B-2等多型戰鬥機和轟炸機都可以發射該彈。不過在美國軍方看來,“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的射程只有320千米,並不能確保載機飛行員在發射導彈時處於“足夠安全”的“對方防區外”,因此提出了射程達到1000千米的增程型也就是JASSM-ER計劃,JASSM-ER後來又衍生出具有反艦能力的LRSAM計劃,號稱是為了打擊某些“海軍大國的大型水面艦只”而研製的,不過無論JASSM-ER還是LRSAM,至少目前都還沒有正式服役。

當年三國聯手空襲敘利亞,不惜動用隱身導彈,為何戰果並不大?

此次發射JASSM導彈的是美國空軍的B-1B“槍騎兵”超音速重型戰略轟炸機

“風暴陰影”巡航導彈是由歐洲導彈集團公司(英國宇航公司、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和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團聯合組建)研發的“隱形”巡航導彈,有空射和潛射兩個亞型,其空射型號早已裝備歐洲多國空軍,體現出通用性強的優勢。“風暴陰影”號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巡航導彈,因為該導彈的控制系統內大量採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具有自動識別目標能力,還運用了景像匹配方式來取代數字地圖的地形匹配方式,使導彈的攻擊精度進一步提高。就是說,“風暴陰影”導彈可以預先儲存打擊目標的照片,憑藉衛星系統的支持沿預定軌道飛行;接近目標時,導彈可以將“實地觀測”到的打擊目標同其照片進行比較;若圖像不一致,它就會中止打擊,從而可避免打錯目標,景像匹配製導方式不僅能使導彈適應起伏不太大的地形變化,還能有效提高導彈的反應時間。為避開雷達的探測,“風暴陰影”導彈可以在距地面不到100米的低空飛行。英國方面宣稱“風暴陰影”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備的“隱形”導彈,可以完成最危險的任務、擊中任何目標……目前包括英國皇家空軍的“狂風”和“颱風”戰鬥機、法國空軍的“陣風”戰鬥機,意大利空軍的“颱風”戰鬥機和希臘空軍的F-16C/D戰鬥機均可以使用空射型“風暴陰影”,而英國海軍還打算將潛射型“風暴陰影”集成到“機敏”級攻擊核潛艇上,法國則計劃為尚未建成的“梭魚”攻擊核潛艇配備潛射型“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另外,埃及、印度、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國也有意引進“風暴陰影”。與“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相比,“風暴陰影”的重量更大,達到了1300千克(潛射型1400千克),空射型射程達到1000千米(潛射型為250千米)。

當年三國聯手空襲敘利亞,不惜動用隱身導彈,為何戰果並不大?

英國皇家空軍的“狂風”戰鬥機發射了“風暴陰影”巡航導彈

而法國的三艘“諾曼底”級二等驅逐艦發射的“席爾瓦”巡航導彈就很有黑色幽默了,實際上“席爾瓦”是法國政府和軍方因為對於歐洲聯合研製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的進度拖拉覺得無法忍受,從而自行研製的“替補型號”。“席爾瓦”包括空射、潛射和艦射型,空射型自然要集成到“陣風”戰鬥機上,潛射型計劃配備到“梭魚”級核潛艇上,而艦射型已經裝備到了“地平線”級驅逐艦和“諾曼底”級二等驅逐艦上,此外,法國出售給埃及的“諾曼底”級(原本為法國海軍自用,後來改為外銷)“埃拉法則”號和出售給新加坡的“威嚴”級護衛艦理論上亦可以配備“席爾瓦”艦射巡航導彈的出口型(射程降低到300千米以內)。而法國出口的“陣風”戰鬥機也可以使用射程在300千米以下的空射型“席爾瓦”巡航導彈。

“席爾瓦”巡航導彈的重量達到了1400千克,空射型射程為500千米,艦射和潛射型更換了發動機,射程增至1500千米,但是速度則降低了不少。

當年三國聯手空襲敘利亞,不惜動用隱身導彈,為何戰果並不大?

法國海軍的三艘“諾曼底”級二等驅逐艦向敘利亞目標發射了“席爾瓦”巡航導彈

除了上述型號的“隱形”巡航導彈之外,美國海軍的“伯克”級驅逐艦和“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也向敘利亞境內目標發射了“戰斧”巡航導彈,此次對敘利亞發起的攻擊也是“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首次參與實戰行動。

勝敗各表——敘利亞的攔截行動

對於此次空襲的效果,美英法與敘利亞和俄羅斯兩邊簡直就是“各自表述”的典範,按照美英法的說法,所有巡航導彈都“準確地擊中了目標”,而俄羅斯和敘利亞則號稱攔截了總共103枚各型巡航導彈中的71枚。如此巨大的表述自然不可能都是真的,或者就是“起碼有一方,沒準是雙方都在說謊”。然後事情又有了更多有意思的“反轉”,比如若干天后敘利亞方面突然宣佈撿獲完整的“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和“席爾瓦”巡航導彈各一枚,並將送給俄羅斯方面以供研究,而美國和法國則在沉默了一天之後,向敘利提出亞討要這兩枚巡航導彈,令人覺得邏輯混亂得不可描述。另外,之前宣稱會擊落來襲導彈的俄羅斯方面,在空襲發生後表示所有巡航導彈都未進入俄軍防空部隊的防禦空域,亦未對駐敘利亞的俄軍造成任何損失,但是反過來,俄軍也沒擊落任何射向敘利亞的巡航導彈,然而這並不是說他們承認自己無所作為,因為按照俄羅斯和英國方面的說法,原先駐塔爾圖斯海軍基地的俄黑海艦隊“格里果洛維奇”號護衛艦和兩艘“基洛”級常規潛艇,成功地在地中海將一艘英國皇家海軍的“機敏”級攻擊核潛艇驅離了可能對敘利亞發起巡航導彈攻擊的海域。

出於保存防空力量的考慮,敘利亞防空軍主要使用經過現代化改進的老式防空導彈對美英法軍的新型巡航導彈進行了攔截,包括S-75(北約編號SA-2)、S-125(北約編號SA-3)和S-200(北約編號SA-5)是敘軍進行對空反擊的主力。此外,敘利亞陸軍的“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和“山毛櫸”中程野戰防空導彈也參與了攔截,根據敘利亞方面的說法,僅有一個營的改進型“山毛櫸”表現十分突出,擊落了十餘枚來襲的巡航導彈,確保敘利亞的一個重要的前線空軍基地未遭受任何損失……不過,此次美英法並未對敘利亞實施防空火力壓制(SEAD)作戰,所以敘利亞的防空力量並未遭受任何損失,但就算按照俄羅斯和敘利亞宣佈的最大戰果,擊落的也只是巡航導彈而已。而巡航導彈本質上不過就是一種彈藥罷了,和子彈炮彈並無實質差別,彈藥在戰爭中不過是一種低端消耗品而已,擊落的彈藥本來也都在對方的消耗清單上,根本無法對敵方下一次的動武決心產生任何的制止效果。而可能動搖對方戰爭信心的“戰果”,諸如擊落對方重要的作戰飛機(例如戰略轟炸機),擊沉或者起碼擊傷對方水面艦只等等,敘利亞軍隊沒有做到,也幾乎無力去付諸實現。

於是就出現了不可思議的場面,雙方都宣稱自己取得了軍事行動的勝利,雙方都嘲諷對方的武器毫無用處,雙方都說“我們贏了,你不服再來戰……”然而敘利亞實際上並沒能夠發起任何有效的反擊,而美英法則表示“有後續軍事打擊敘利亞的計劃,但這回就到此為止”,於是看上去又是另一種感覺,就是雙方都沒贏什麼……

當年三國聯手空襲敘利亞,不惜動用隱身導彈,為何戰果並不大?

俄羅斯軍方宣稱其駐敘利亞艦隊的11356R型護衛艦帶領兩艘常規潛艇驅逐了一艘英國“機敏”級核潛艇

各自表威——大國對空襲敘利亞的反應

4月13日的空襲結束後,美英法並沒有立即發起後續的對敘利亞軍事打擊行動,但是也不是說事情“到此為止”,而是擺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來,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杜魯門”號核動力航母戰鬥群抵達了地中海,號稱隨時可以對敘利亞發起更大規模的空中打擊行動。俄軍也不甘示弱,不僅向敘利亞增派了防空部隊,還將包括米格-31BM重型截擊機、蘇-35重型戰鬥機和蘇-34戰鬥轟炸機等第三代戰機增派到了敘利亞賀梅明姆空軍基地,甚至有俄羅斯媒體說,其中的一些米格-31BM截擊機已經攜帶了“匕首”空射中程彈道導彈,必要時可以對地中海上的美國海軍的大型水面艦只實施火力突擊,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這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另外,俄空天軍的圖-22M3“逆火”超音速轟炸機和海軍航空兵的伊爾-38N反潛巡邏機也不斷地在地中海上空巡邏,並且對美英法等北約國家在這一海域活動的水面艦艇和潛艇實施干擾行動。

不過雖然美俄雙方看上去一副劍拔弩張的樣子,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典型的“相互較勁”,主要動機就是製造緊張空氣來給對方製造壓力,最高目標是對方知難而退(實際上不大可能實現),最低限度也要維持住自身的強國形象,從而給本國民眾以及盟友看到自身強硬的一面。

此外,俄羅斯還宣稱要向敘利亞防空軍提供S-300PMU2地空導彈,這種遠程地空導彈對於諸如B-1B和“狂風”等空射巡航導彈的戰略轟炸機或者戰鬥機足以構成實質性的威脅。雖然俄羅斯外交部門後來又有些改口,但是從歷史上來看,越是蘇聯和俄羅斯在外交場合措辭曖昧的時候,越是其加緊實施行動的時候。另外從蘇聯與俄羅斯對於敘利亞的一貫態度上看,每當敘利亞軍事力量遭受損失的時候,也是蘇(俄)對敘利亞軍事援助增加的時候,就是說,俄羅斯的武器庫存,至少可以把敘利亞的技術裝備損耗補滿,甚至還可以再使其“更上一層樓”。

當年三國聯手空襲敘利亞,不惜動用隱身導彈,為何戰果並不大?

俄媒號稱已經有米格-31BM攜帶“匕首”進駐敘利亞,但也可能是虛張聲勢而已

空海攻防——從美英法打擊敘利亞看當代的空襲與反空襲

然而無論是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還是俄羅斯,或者與敘利亞有利益相關的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和黎巴嫩,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都是以維護自身的利益為第一要務。換句話說,誰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把彈藥傾瀉在敘利亞的土地上,炸掉的最多的只能是敘利亞的建築,炸死炸傷最多的只能是敘利亞的軍民(無論是內戰的哪一方),於是敘利亞只能也必定會成為這場戰爭中受害最深的國家,造成這種後果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因為怎麼都不可能繞開敘利亞內戰,這裡先不一一贅述。我們這裡只想說的是,這次美英法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與之前我們看到的1991年空襲伊拉克,1999年空襲南聯盟,2001年空襲阿富汗以及2011年空襲利比亞都不大一樣,一些新情況的出現,構成了當代(現在)空襲與反空襲的一些全新要素。

從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開始,到1999年空襲南聯盟直到2011年空襲利比亞,進攻一方首先要做的事情必定是壓制甚至摧毀防禦一方的空軍力量和防空力量,後者包括可以引導地空導彈的雷達以及地空導彈發射架(車),大多數情況下是隱形飛機作為箭頭,先行對防禦方的重要指揮節點、雷達站、防空指揮所等重要目標實施摧毀性打擊,然後再使用攜帶反輻射導彈和電子戰吊艙的作戰飛機干擾和破壞防禦方的防空雷達尤其是可以引導地空導彈的雷達,再後來才是大量巡航導彈和作戰飛機加入空襲,彷彿屠宰之前先割去獵物的四肢,然後再慢慢地開膛破肚、剝皮抽筋。這種防空火力壓制(SEAD)作戰先行的打法一度被世界各國軍方視為圭臬,而防禦一方也習慣性地先行疏散和隱藏自己的防空火力,以便在敵方的空襲發起時保存防空力量,從來持續地反擊對方的空中打擊,在這次美英法空襲敘利亞之前,敘利亞防空軍也是這麼做的。

然而事情並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美英法空軍的作戰飛機並未去壓制敘利亞的對空雷達和防空火力,而是直接在敘利亞防空力量無法反擊到的空域發射一輪“隱形”巡航導彈後就直接揚長而去。水面艦只和潛艇也是如法炮製,敘利亞的海上力量近乎於沒有,因此美國和法國海軍可以毫無壓力地在地中海上打出一輪射程超過1000千米的巡航導彈,英國皇家海軍的“機敏”級核潛艇則可能是打算抵近到離敘利亞海岸更近的發射陣位上,或許還想借此試探一下駐敘利亞俄軍的反潛能力,畢竟這次打擊敘利亞的兵力已經足夠,“機敏”級是否參加並不很重要。

因為巡航導彈的體積比飛機小得多,飛行高度又很低,所以本來就不大容易被超視距雷達系統探測到,在採用了具有“隱形特徵”的氣動外形,彈體應用非金屬材料之後,“隱形”巡航導彈的雷達特徵就可以進一步降低,幾乎可以達到很難用大型預警雷達發現的程度。但是話說回來,無論是不是“隱形”的巡航導彈,採用紅外和光學觀測設備的發現效果都沒什麼區別,而攔截巡航導彈主要靠低空(短程)防空導彈、便攜式防空導彈和高炮系統(以及集成了近程防空導彈和小口徑高炮的“彈炮合一”防空系統),這些武器裝備攔截“隱形”巡航導彈的效果與攔截傳統的巡航導彈區別不大。但即使如此,“隱形”巡航導彈對於戰機在防區外發射的效果還是很有意義的,因為即使載機不是隱形作戰飛機,也可以通過使用“隱形”空射巡航導彈,增加對方的攔截難度,也就提高了突破對方防空系統的能力。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隱形”是空射巡航導彈的主流發展趨勢,尤其是尺寸較小、可以通過戰鬥機攜帶和發射的巡航導彈,例如這次空襲敘利亞的“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風暴陰影”和“席爾瓦”,另外俄羅斯雖然很少說,但是行動上卻很誠實,例如俄軍新近裝備和使用的Kh-101和Kh-59MK2,都是“隱形”的空射巡航導彈。而從這次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的情形看,不進行防空火力壓制(SEAD)作戰,而是直接在對方防空火力範圍外發射大量“隱形”巡航導彈作為第一波攻擊火力,後續情況看第一波巡航導彈攻擊效果而定的戰法可能會被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越來越多地加以使用。因為“反隱形”技術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已經開始擴散,即使是後起的地區國家,都有可能擁有一些諸如改進型米波雷達、多基地雷達、被動探測雷達和紅外/光電探測設備等具有偵測隱形飛機能力(起碼是潛力)的技術裝備,所以第一波攻擊讓隱形作戰飛機直接上陣可能並不安全,如果讓超級大國引以為豪的隱形戰機失手被擊落,引發的負面效應可能比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美軍的F-117A隱形攻擊機被南聯盟防空部隊擊落更加嚴重,畢竟如今現役的隱形飛機,無論F-22還是F-35或者B-2都性能更加先進、造價更加昂貴,且一旦有所損失,對超級大國“不可戰勝”形象的打擊更大。

當年三國聯手空襲敘利亞,不惜動用隱身導彈,為何戰果並不大?

俄軍新近裝備的Kh-59MK2“隱形”巡航導彈

如果隱形作戰飛機並不能確保完成任務後全身而退,那麼“隱形”空射巡航導彈就沒有這種顧忌了。畢竟巡航導彈本身就是消耗品,加上“隱形”設計帶來的突防能力的強化,即使用“不隱形”的作戰飛機在對方防空火力範圍外發射一輪,只要載機沒有損失,就可以宣佈空襲成功。反正無論打中了哪裡,都落在了對方的控制區,炸到的不管是誰,都是對方的人員和物品,尤其是巡航導彈並不是只能攜帶常規裝藥戰鬥部的,如果帶的是核裝藥戰鬥部,那麼只要能有效提高突防能力,那麼是否精確命中目標都不是十分重要,畢竟蘑菇雲妥妥地是升起在了別人的土地上。自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幾次宣佈調整核政策,要重新研製和生產裝在巡航導彈上的小型核裝藥戰鬥部,重新裝備和部署小型戰術核武器,甚至不止一次近乎明說要重新使用核訛詐政策來對付“那些不聽話的國家”,而“隱形”巡航導彈和小型核裝藥戰鬥部如果能有效結合,那麼在未來美國可能進行的大規模空襲行動中,就會有采用小型核武器威脅或者訛詐他國的更多可行性選項。

因此對於防禦的一方來說,建立有效的遠程對空對海警戒力量就顯得比過去的任何時候更加重要了,在技術裝備方面,大型遠程警戒雷達、空中預警機、大型遠程戰鬥機、遠程防空導彈甚至具有遠海對空和對潛搜索能力的水面艦只都會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地區)尋求自身安全保證的必需品,即使是像伊朗的“賈馬蘭”級護衛艦(伊朗稱驅逐艦)那樣裝備遠程警戒雷達的小型艦隻,“賽義德”-3那樣技術水平可能不是很高的遠程地空導彈系統,或者類似瑞典的“愛立眼”那樣的小型預警機,也要比沒有遠程對空對海警戒能力要強許多倍。而從具體實施方面,建立防空識別區將會是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必然選項,因為有了防空識別區,就儘可能地可以早一點判明對方的企圖,為己方的防禦和反擊提供寶貴的時間,同時防空識別區還會被各國(地區)儘可能地加大推遠,甚至可能是本國(地區)遠程警戒雷達的探測距離和大型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上限,如果該國(地區)有這些技術裝備的話。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對海面和水下目標的遠程警戒和跟蹤,因為軍事打擊也可以是通過潛艇或者水面艦艇來實施的。

更重要的是,既然這次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之所以無所顧忌,就是因為敘利亞沒有反擊上述三國的任何手段;那麼更多的國家和地區都會“以此為鑑”,從而走上追求中程甚至更遠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以及大型遠程反艦導彈的道路。對於“以小博大”這個說不清是偽命題還是自我壯膽的事情,毫無疑問,中遠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是最具有性價比的武器裝備了,而這些可都是如假包換的進攻性武器,它們的擴散,無疑會給世界未來的安全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當年三國聯手空襲敘利亞,不惜動用隱身導彈,為何戰果並不大?

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會走上追求進攻性武器的道路,圖為伊朗的新型中程彈道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