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变“废”为宝,200余村民每年领上百万工资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长需/文图

地坑院变“废”为宝,200余村民每年领上百万工资

(陕州地坑院景区)

“梆梆梆……”民间艺人朱秀云的女儿手持棒槌,在案几上平铺一块棉布,上面放上植物的叶茎和花瓣,用木槌敲打,几分钟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她表演的是豫西农村一种传统的印染技艺捶草印花。

11月9日下午,走进黄河集中采访团来到陕州地坑院,在一座地坑院的一孔窑洞里,记者们看着这神奇的一幕,大为惊叹。朱秀云的女儿说,这是母亲传下来的技艺,是用从田野里采摘的芊棒棒草的叶子,和玫瑰花瓣掺杂在一起,然后再夹在织布中间,用棒槌打出汁液,将所刻的剪纸样的模具垫在布下印染而成图。再经过固色,作品就完成了。“原来只是将嫩叶的形状、脉络印在织布上,但我母亲结合了剪纸技艺,将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都印在了织布上。”

这孔窑洞,也是朱秀云的剪纸店店铺所在地,里面挂满了她的作品,大幅的数百元不等,小幅的二三十元。“不少游客来了之后看了很喜欢,一般都会买走一幅留作纪念。”朱秀云的女儿说。

在不远处的另一孔窑洞里,则是村民任更厚的剪纸店。他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剪着剪纸,曲罢剪落,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就完成了。他的店铺里,挂着他的各种作品,小幅的也是二三十元,大幅比较复杂的则更贵。

像朱秀云、任更厚一样,还有一些村民在地坑院景区开有店铺,也有着不错的收入。“这一切,都是因为把废弃的地坑院盘活开发了起来。”地坑院火了,村民们也跟着有了收入,这是他们之前从未想到过的。

古民居面临消失困境

从三门峡市区前往陕州区的途中,荒凉层叠的黄土高坡不时闪现,沟壑纵横的地貌,很容易让人想起陕北高原的风情。走上十几公里,地势突然变得平坦,极目远望,再也寻找不到沟壑纵横的荒凉。这意味着已经进入塬区的高台了。

塬,这种地貌在河南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它原指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在陕县,这种地貌十分平常,它们由厚为50米~150米的黄土构成。而黄土则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而成,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打开陕县地图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塬可以覆盖一个乡镇,甚至覆盖两个乡镇。陕县近百个村落的近万座地坑院,就集中分布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

这三大塬区,正处在仰韶文化遗址上,在这些塬上的人马寨、庙上村、窑头等地,都有仰韶文化遗迹发现。而仰韶文化时期,正是人类穴居文化的成熟阶段。

“陕县的地坑院,就是人类穴居文明时代的延续。”自小在地坑院成长、写有数百万作品的作家员石让说。

地坑院变“废”为宝,200余村民每年领上百万工资

(独具特色的地坑院)

员石让说,当地人继承了古人的智慧,在地面上挖坑穴居,这就是地坑院。而这种地坑院的建造,很讲究。因为关系到家庭兴衰的大事,因此在动工之前的选址中,必定要请风水先生看宅子,造地形,定坐向,量大小,下线定桩,选择吉日动工。对地坑院基地的选择十分讲究:一般都选择宅后有山梁大塬的地方,谓之“靠山宅”,意思是“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吃不完”;而很少选择临沟无依无靠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被称作“背山空”,寓意“背无依靠,财神不到”,很不吉利。

地坑院变“废”为宝,200余村民每年领上百万工资

(地坑院的建造,受阴阳八卦影响很深)

地坑院在建造过程中,受阴阳八卦的影响也很深。在动工前,必定要根据宅基地的地势和面积,按照阴阳八卦的方位决定院落的形式。

依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不同的方位朝向和主窑洞所处的方位,地坑院分别被称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和北坎宅。其中,东震宅被认为是最好的朝向,在北营村,不少人家选择的就是这种朝向。在考虑阴阳八卦的同时,还要考虑宅子与宅主的命相是否相生。

地坑院变“废”为宝,200余村民每年领上百万工资

(被盘活的地坑院)

一座座院落,在一个村庄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里,传达着复杂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一座院子,可能住上好几辈人,有的至少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员石让说。

但遗憾的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北营村所有的村民代代恪守祖业,安居于此,终老于此。但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两三户人家尝试搬出地坑院以后,不少村庄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在上世纪末,形成搬离高潮。“形势所逼啊!不搬出来儿子就娶不到媳妇!”一位村民的话点出了搬离原因所在。

正是这种风潮的兴起,不少地坑院被废弃和大量填埋。据记者了解,在整个陕县境内,每年有数百个这样的院落正在逐渐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下,这种独特的民居,正面临着尴尬的生存挣扎。

开发地坑院,大部分村民都有了固定收入

在探索保护路径上,当地政府也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经过反复研究,陕州区决定利用好这个宝贵的文化资源,在陕州区北营村大规模开发地坑院。2016年5月,陕州地坑院景区开门迎客。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促进文旅游融合,景区还将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捶草印花等非遗项目引入地坑院,一些本地的民间艺人也在家门口吃上了“文化饭”,他们展演民间艺术,从事民俗演艺,有着不错的收入。员石让说,全村200多口人也大部分都在景区找到了工作,这些人每年从景区总共拿走上百万的工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地坑院变“废”为宝,200余村民每年领上百万工资

(陕州地坑院开发,让当地人坐在家里吃上了“文化饭”)

据了解,陕州地坑院景区2016年5月建成营业,每年的冬季地坑院主题灯会和夏季消夏夜纳凉季,已成为国内知名旅游品牌。景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00万余人次,陕州区累计从事乡村旅游相关产业1100户、5000余人,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拉动陕州区三产服务业收入达2.9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