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好医生”系列报道:付世全:“不限号”的专家

【开栏语】近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人物名单。这是市卫健委联合市级各部门,每季度举行专家评审会,评出涵盖“医、护、药、技”等专业的20名季度人物。本报对此进行系列采访报道。

“重庆好医生”系列报道:付世全:“不限号”的专家

(上游新闻记者 梁呈蔚)“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病人需要,我会尽量出现。”从医38年,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付世全一直坚守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为自己定下专家门诊“不限号”的规矩,将无数个濒临死亡的危重患者,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重庆好医生”系列报道:付世全:“不限号”的专家

世界上“最慢时间”是心内科里的生死时速

“心内科医护人员请注意!救护车即将到达,全员做好准备!”作为重庆市胸痛中心联盟的成员医院之一,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心内科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让科室主任付世全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次,是一位20岁男孩母亲的哭声。

2017年,刚从部队退伍的李军回到家乡江津。身体一向强壮的他,从没想到突发胸痛差点要了自己性命。“在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将心电图传到中心医院心内科胸痛微信群中,立即拨打我院120,医院迅速开通了绿色通道,但刚从急救室送到手术室时,患者便出现了心脏骤停,心电图上变成一条直线。我们立即将患者放在地上进行心肺复苏,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付世全回忆道,在那几分钟里,感觉世界都安静了,终于在第五分钟时李军恢复了心跳,伴随着患者母亲激动的哭声,所有人微微放松了紧张的神情、露出微笑。紧接着,李军被抬到手术台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给予急诊介入,球囊扩张血管再通,残余狭窄<30%,付世全认为患者年纪尚轻,身体各项指标较好,未安置支架。2年过去,李军再也没发生过心绞痛,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心血管类病症病情顽固,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危,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付世全在不断地学习与进步中,保障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997年,他率先在重庆同级医院开展“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以彻底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疾病;2004年又率先在重庆市同级医院开展了冠脉心脏介入(包括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2019年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开展的起搏器植入术500多例,冠脉介入1000多例,挽救上千患者。

10分钟到岗 医生的成就感源于救命

医生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心内科最常做的心脏介入手术是在X线照射下进行的,穿着30斤重的铅衣进行的,每一场手术下来都是一身汗水,并且即使再严密的防护,依然会有或多或少的射线对人体造成伤害。为了患者,今年57岁的付世全仍然坚持手术,有时一天最长要做10多个小时的手术,双腿麻木,疲倦不堪已是常态。每当急救电话响起,在院内保证5分钟到岗,在家中10分钟赶到,在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连付世全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深夜接到一通电话就赶到导管室进行急诊手术。

为了让所有患者都能看上病,付世全的专家门诊从不限号,每周二、周五上专家门诊时,候诊室常常坐满了患者,最多时一天内诊治门诊患者高达150人次,从早上8点一直到下午5点均在不停不忙碌着,基本上没有上厕所的时间。作为科室主任,每逢节假日都总是为自己多排一些班,面对疑难病例总是亲自坐镇,他说:“对医生来说,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拯救生命。”

编排10余本科普手册 提高基层急救水平

医学最重要的是传承,传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除了在临床一线救治病人外,付世全还将自己的医术传承给年轻医生。作为全国基层心血管医师培训师,自2014年以来,付世全每年坚持培训青年医师300人次,以提高年轻医师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心脏疾病是与时间赛跑,基层医生的第一手治疗非常关键。”为了让普通群众也能够得到规范性的治疗,他特别注重培养乡镇基层医生。他告诉记者,就目前远程指导心肺复苏的情况来看,许多民众的手法还不够标准,会减弱急救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实现标准心肺复苏急救的全覆盖,才能第一时间让患者接受急救。他还常常到社区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带领科室成员编排10多种心脏疾病科普宣传手册,到乡镇开展义诊活动,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与自己疾病相关的预防知识和医学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