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夫妻倆都是在保險公司賣人壽保險的,其中一個得了病,卻發起了輕鬆籌”怎麼看?

Jingxh


在保險公司工作,一般都認為應該是購買了很多保險。尤其是保險推銷的任務很重,很多人為了完成任務獲得獎金,就自己購買保險了。


我們國家將保險公司的分成兩大類,財產保險公司和人身保險公司,兩類業務的保險公司不得出現業務重疊。

人身保險業務,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


人壽保險實際上不屬於健康保險,無法幫助治療。人壽保險是人身保險的一種,以被保險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且以被保險人的生存或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人身保險。

即使是所謂的重疾保險,實際上並不是給你錢治療的,而是對你未來收入造成損失的一種補償。重疾保險生存期一般有90天到180天,有時候真得了重疾去世,還不一定能得到保險賠償。

所以,很有可能得病了都買了一堆保險,卻沒有醫療保險。確實會出現無錢治療的情況,發起輕鬆籌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作為保險公司的職工,最起碼應當有社保的五險,包含了職工醫療保險。目前的職工醫療保險包含三個層次,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和醫保救助,都是有各地的醫療保障局統籌管理。


現在來說,各種疾病沒有被納入基本醫療的不多,絕大多數情況都可以享受住院報銷,大病還有額外的醫保保障。有時候不要被醫院所說的治療費嚇到,因為很多時候他們都推薦最好的、最貴的,而這一些往往都是不能報銷的。即使我們購買了商業醫療保險,大家可以翻看一下醫療保險的合同條款,絕大多數情況都是指合理且必須的醫療。如果是可選、可不選的,是不予報銷的。

有時候確實在面臨生存90%和99%的概率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會有所取捨,多數人都會無所適從吧。


暖心人社


買了四年某安保險,年交7100元出頭,要交30年,保障才30萬..今去退了三千左右,花了幾萬當買個教訓,只怪自己當初堅定力不夠,幫朋友完成任務,本人有城市上班社保,農村醫保,話說真得大病了,連社保都沒辦法的話,也就不用治了,而且社保可以治永遠,商業保險只是一次性賠償,去治療的時候沒有社保靠商業保險賠付,分分鐘很快花掉了,所以還是要買上班的社會保障險。商業保險天天招人,其實是招他買保險,把親戚朋友都買遍後,從業務員身上挖掘不出客戶了,這個業務員就可以辭退了。


阿呆遊記


已經買過保險的人!說說自己的看法!保險賣給你的時候說的可好!但是買的大病醫療,說住院每天補助200元的住院補助!去年年底住院,報案後!就沒有後話了!出院後也是各種不好報!當時說的是報案留給多少錢,住院不花錢!都沒有實現!當時還買了個意外險!去年該交保險的前一個月通知過保險公司意外險不在月底!然後扣費的時候又給我扣了!打電話讓退回!還不可能退回!沒辦法!只能外交一年!第二年同樣提前一個月退保!並且錄音了!又給我扣了!直接打保監會!才給退的!今年交完了!明年到期後也退了!去年住院花了5萬多!社保報了4萬多!公司病假補助了2萬塊!基本上沒有花啥錢!並且聽醫院大夫說現在很多進口藥也都進去醫保報銷單了!商業保險真的沒啥用了!


學泉105405526


作為一個保險公司工作12年的人來說幾句。保險公司業務員在保險公司上班,這是一份工作,確實有人很賺錢,一年收入很多,絕大部份人年收入比別的行業的多不了很多。甚至很多人懷揣著哪高薪的夢想而在堅持。

保險公司很大比例業務員屬於社會底層,並且沒有社保,甚至🈶️一些連城鎮居民醫保都沒有。大家想想真正有錢人家或者官宦子弟有幾個幹保險的?這是現實情況,當然也有一些例外,只是來體驗生活的,畢竟這些是少數的。

80後90後作為保險業的主力業務員軍,他們往往來自於農村,買了房交了首付,有了孩子,加上收入未必很高,想買保險,奈何經濟不理想,幾乎沒有底薪,全靠業務提成,而提成往往不穩定,也就不敢買很多保險。加上工作壓力大,身體出問題了也就很正常,我周圍好多同事血壓高等情況,本人也是血壓偏高,天天降壓藥。

回到本題,得病了要輕鬆籌水滴籌這是保險從業人員的恥辱,各家公司都有所謂的高端醫療,一年幾百塊錢,可以輕鬆應對高額醫療費的保險。如果給父母輕鬆籌還是感覺可以的。

說說我的情況,家裡老人快七十了,年後普通查體發現重大情況,當時通過朋友幾乎找遍了我所在城市這個方面的醫學專家,結果都是一樣,不能手術,只能化療。現在一個月平均三萬的支出。我開始工作時他們就沒法買保險了,這些年看了好多保險公司條款也沒有合適的,只能自己硬挺著,老人幾乎沒有存款,一個姐姐家庭情況也一般,。

當然我個人以及太太孩子的保險還是不少的,如果現在出現老人這種情況保險公司可以賠付加報銷花到二百四五十萬是沒問題的,保費也不是很高。

保險只是一個普通的行業,現在的從業人員良莠不齊,不要一棍子打死。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幽狼144399056


看了下面好多評論,否定保險的佔90%多 ,有說保險不保險、保險就是坑、有說保險兩樣不賠:這不陪和那不陪。肯定保險的幾乎是做保險的 或保險受益了的人……兩者回答態度都對,為什麼,因商業保險知識 和功能大多人不是真懂,還有的人道聽途說或看了保險拒賠新聞,潛意識裡保險騙人的,導致一些人對保險不聽,不學,不信、不瞭解,不懂保險真相到底咋回事……人們對商業保險認不認可保險它是必須要存在的,不是反對意見多就一定是正確。 就算一些知識分子或工作單位還不錯的人也未必很懂保險也參加反對意見,這兒是讓我感到無奈的。 可能有人說我家親戚或誰買過保險,保險公司不給賠,都是騙人的,還有人說業務員說了啥都管 理賠時找各種理由不給賠,業務員天天墨跡我 都是朋友看面子也就買了有事兒不管了,當初收錢時咋那麼痛快,有事找保險公司然後說不賠…保險騙人的別信那玩意,業務員為了賺錢騙完親戚騙朋友 就是騙人…等等一些聲音。對這些負面聲音 我有個感觸,負面的話大家吸收的特別快 傳的也快。 正面信息都不主動去了解 也不傳,導致部分人相信負面的

保險真是騙人的嗎? 我肯定說保險不是騙人的,什麼行業騙人騙這麼久 國家還支持發展。 對企業,對個人,對家庭商業保險起防止經濟損失保障,把有可能發生的損失風險轉給保險公司,前提不是有錢就可投保,而是有資格投保才可繳費 才可得到保險利益。有負面輿論的都是個人,個人有哪種風險? 意外風險,疾病風險…這兩種風險大家常見,有人說我單位有醫療保險 我有農村合作醫療,這兩種都是社會保險其中一種。有人說有這個保險我就夠了,真夠了嗎?去醫院看看,小病還好 ,大額費用 社會保險怎能夠用?不夠用咋辦?商業保險就是補充社會保險不足那部分。但是等病了想買商業保險一切都晚了,因為投保商業險 身體必須是合格體,不然就會出現拒保,或者拒賠。拒賠是大家最敏感的,問為啥錢都交了咋拒賠了?這個是業務員和客戶之間必須要跟公司做好如實告知,告知你之前是否有過疾病住院病史,這決定能否順利理賠!還有一個問題是購買了重疾險沒有買醫療險,很多人重疾險和醫療險分不清,以為我病的很嚴重 住院了,我有重疾保險保險公司必須賠錢,於是保險公司告訴客戶不能賠 因為你的病沒達到買的保險裡重疾,客戶不能全理解心裡是失望的,所以說買了重疾險也要買醫療險,有醫療險不論重疾還是一般的疾病都會給報銷,別等用到時候發現不是自己認為那個結果!

還有客戶買了意外險,投保前有高血壓 心臟病,有的常年吃降壓藥投保時沒如實告知公司身體情況,客戶因為高血壓引起摔傷又導致顱內出血死亡,不瞭解保險的人認為這是摔的屬於意外保險公司該賠。其實不然,如果因摔的死亡肯定賠。如因高血壓引起摔倒受傷又導致顱腦出血死亡決對不賠 。但有的人對拒賠結果不理解 不接受,然後告訴身邊的朋友保險拒賠 公司騙人 業務員騙子。正是因為客戶不懂,聽的人不知真相,然後說保險騙人,慢慢的讓人感覺不要相信保險…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業務員的責任心和專業問題,業務員在做業務是一定要提醒客戶如實告知,如實告知決定理賠是否順暢。業務員不要因為業績考核不顧客戶利益,給客戶造成利益錯覺帶來麻煩。業務員本身專業和素質要夠,讓客戶信任和踏實。希望未來保險給每個人帶去保障和利益,讓人活得更從容,踏實。真正起到 讓保險拿走擔憂作用 有保險生活更美好👍👍👍


順順1871


剛才還看了一個段子,有個圖片上面寫著“我是做保險的,讓你擺脫輕鬆籌、水滴籌”,對應題目,覺得好諷刺啊。

讓人同情、悲傷。當發起輕鬆籌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放下尊嚴,放下身段,放下face,希望陌生人去進行救濟。應該怎麼看這事,給大家分析下邏輯:

1.夫妻倆人一起去賣保險,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最多應該只有一人入行。做保險其實是需要不斷拓展人脈資源和維護人脈資源的,一般來說夫妻兩人共有的資源是重疊的,其實一人去做保險代理人,就可以將雙方資源全部調用起來,兩人一起做,很難資源得到疊加,反而誰都不一定做好。最佳選擇是一人去正常上班,每月拿穩定收入,一人可以去做保險代理。

2.保險公司給予保險代理人的回報是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業務績效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不要看有些業務員曬工資很高,有可能前幾個月或者未來幾個月都很低呢,一平均還不如正正常常上班的人多。所以夫妻倆人一起做保險,會導致家庭收入極不穩定,生活很容易受到影響,尤其是發生這種大病時,需要持續的現金流進行支持。

3.夫妻倆先做保險代理人,為什麼沒有給自己買夠覆蓋疾病的保險呢?其實也就只有兩種原因

A.做了保險業務員,因為收入極其不穩定,家庭沒有餘財,所以想給自己買保險也買不起,保險也是很多家庭生活中很大的一筆開支呢。就應了過去一句話“種糧的吃不上飯,做裁縫穿不起衣”。

B.難道他們也中了保險公司套路,買的疾病保險被解釋成為不包含所患疾病,被拒賠了?這種可能性也比較大,在保險公司眼中保險代理人就是“流水的兵”,有時候資源挖掘盡了,不能持續增加業績,很快就被自然淘汰了。所以也不會針對保險代理人的保險產品,會有特殊的禮遇,該拒賠仍拒賠。

4.輕鬆籌上,雖然有小部分人魚目混珠,騙取人們的同情和援助。但是大部分人基本上已經山窮水盡,需要大家的愛心啊。我們的社保體系還不完善,生病之後需要自付的部分,很多家庭都承受不了,因病致貧的事情太常發生了。

保險代理人得大病後,保險沒有給予有效保障,反而需要大眾的善心救濟,這確實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是一個諷刺。衷心希望他們能儘快渡過難關。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如果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這種情況算正常吧!但是我不會捐!

可能是這些情況:

1,自己有保險,而且保險公司對正式員工也配有保額,不管外勤內勤,這種情況還參加籌款,有點不地道。

2,自己本身就沒有保險,公司福利保額不夠花,自己家庭並不寬裕,需要些外界補充,但不會跟親戚朋友借,只想到不用還的籌款。

3,家裡條件確實一般,保額花完了,家裡賣房賣車治病還不夠,親戚朋友借到了治病還是不夠,需要籌款。

4,不管有錢沒錢,就想籌款。

我也是從事保險銷售的,對整天介對客戶各種理念各種責任各種愛的理念的宣傳和推銷,但是自己的風險管理做的極差的做法表示不認同。也別拿家裡實在窮的沒錢買保險說事。沒錢有沒錢的買法,有錢有有錢的存法,保險是規避風險的工具而不是奢侈品。


大丑妞兒子


對於保險公司是笑話,對於夫妻倆是悲哀。

中國現有800萬保險代理人。

保險公司與保險業務人員簽訂代理合同。

代理合同是一種代理關係。

代理合同可以降低保險公司運營成本。代理人發生風險,與保險公司沒關係。代理人沒有保障,保險公司卻讓一個沒有保障的代理人去賣保障給客戶,這不是笑話,是什麼?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保險代理人還有一個缺憾,只能代理一家保險公司業務,往往很難提供性價比高產品給客戶,最終可能導致客戶被流失。

市場上還有一類保險業務員,

保險經紀人。

保險經紀人可以代理多家保險公司產品,可以匹配多家產品給客戶,全方位滿足客戶需求。

保險經紀公司千差萬別,有的提供社保和醫保,有的沒有,和代理人一個待遇。

還真是應了那句話,選擇大於努力。

選擇保險經紀公司,可以做到對客戶負責,對客戶全方位訴求負責。

選擇五險一金經紀公司,可以做到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現在和未來負責。

為了不讓悲劇再次發生,

不要只低頭幹活,請抬頭看路。

做保險代理的同仁們,

保險經紀歡迎您!




高淨值客戶的財富規劃


很正常,其實正式全日制保險業務員的工資也不是很高。一般情況下,做了一段時間的業務員自己和家人多多少少都會購買保險的。別忘記了,壽險業務員只是眾多行業裡面的一種而已。相對來說業務員家裡的保險普遍比一般群眾多的多。但有些大眾情況如下。

1(拒保戶)家人健康或者職業或者年齡等等某些條件不達標,買不了保險的

2(收入分配問題)收入不穩定,不是很高,也需要供車供房,兒女讀書,父母養老等問題,全家人同時購買大額保險的可分配資金不夠。

3(專業性)目前正在整頓的保險亂像,如學歷造假,文化知識不達標,掛名兼職等,市面上大多數業務員都是兼職,有一單算一單,並非全職業務員,保險意識其實也和群眾差不多,自己都不完全認同保險,所以業務做不好,收入也不高,同時還無形中影響了原有的收入。例如,在家帶小孩的全職太太兼職業務員多得去了,目前保險行業正加大清理力度!

4,(公平性),壽險業務人員或者家屬,在投保保險面前,沒有什麼特殊性的。就想交警有時候也會遇到車禍,醫生有時候也會生病,有些退役國家冠軍或者退役軍人後期生活也會不如意,有些主持人或者其他明星也會找人借錢看病等等,在買保險的時候,壽險業務員既沒有內部優惠價格,也沒有什麼真正的綠色通道。

5,(保額不夠用)現在很多疾病治療費療養費康復費等等,還有收入損失,家庭損失,一般保額十幾二十萬的未必就夠用,加上前面說的平時家庭開銷,供車供房養小孩讀書之類的,其實存款並不雄厚,所以最終需要借錢或者籌款!

6,(保險不能改變我們得生活,但是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儘量減少影響),無可厚非,至少迄今為止,全世界的抗風險工具當中,保險是每個人抵抗風險的成本最低的工具了,如果不是,那麼保險早就被淘汰了。

7,(大眾觀念正在變化)不但每年有關高考保險分數在增加,中小學設立保險課本(可百度查),越來越多的大學增加保險專業,國家都在大力支持保險業。以前,別人說警察破不了案,出事了還是想到趕緊報警。有人說醫生水平不行,道德不行,醫院坑人亂檢查開藥,但是生病了還是想著去大醫院更好,錢再多也要把自己或者家人治好。大的火災就打119!目前國民保險意識亟待提高,能不能治好是醫學問題,有沒有足夠醫療費用就是自身保險問題了。餓了可以隨時吃,餓一天都能撐住,困了就睡一覺。保險是個奇特的商品,就是不需要的時候才買,需要的時候直接用,因為身體出問題了再有錢都買不到保險的。





壽險規劃師劉普剛


很多人都覺得,保險公司裡的人就不應該去輕鬆籌,因為他們有保險。可是各位看官有沒有想過,他是否一定能夠用保險去為他渡過這個難關呢?難道各位看官覺得,醫生就一定不能病死嗎?養生專家就應該長命百歲嗎?凡事都無法如你想像般美好!請不要片面孤立的看某一件事!

對於,夫妻倆在保險公司上班,其中一個得病了,卻發起了輕鬆籌,你怎麼看?小小俠分析如下:

第一種情況:夫妻倆保險意識還不夠強,所以保額不夠

這種保額不夠的現象,其實在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裡,是存在的。他們也是人,與外面客戶的心理是相似的,雖然買了一些保險,但可能覺得,現在應該夠了,等以後再慢慢加保吧。自己現在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錢,自己不會那麼倒黴,就被意外或者疾病給找上了。所以,僥倖的心理一定不能有。風險越早規劃越好!

第二種情況:被保險人因健康問題,導致無法加保,所以保額不夠

投保時需要如實告知健康狀況,有可能會被要求體檢。有很多的客戶因為健康原因,已經無緣保險了,想買也買不進去。所以,保險是買在不需要時,用在最需要時,等你需要了,保險已經買不到了。

第三種情況:保額勉強差不多,但是疾病治療費巨大,自己拼盡全力,仍然無法完成治療。

所以,請不要噴他,能幫就幫幫他吧!

四:社保和商保都不夠支付治療費,但卻也不願意自己有太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就向輕鬆籌伸手了。

這種現象,也有。小小俠覺得,每個人都不要輕易向別人伸手,即使社保和商保都不夠,也需要自己先全力以赴,無能為力之後,再向他人求助。

所有的情況,都說明一點,社保不夠,商保也要買足。否則,在面臨風險時,你將失去尊嚴。希望每個人都要為未來的風險做好規劃,不要心存僥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