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多年索赔无果 法院执行快速赔偿

事情还要从2017年11月说起,安徽籍务工者王秋华受某工程分包方高建国(化名)、渭南市恒天劳务有限公司(化名,以下简称劳务公司)雇佣在渭南市高新区一处工地施工时,不慎从高处跌落受伤。后经医院救治诊断为:颅骨骨折、颅内损伤出血,身体多处软组织挫伤等。在王秋华住院期间,高建国和劳务公司仅支付了部分医疗费,剩余再未赔偿。为此,王秋华于2018年11月将高建国和劳务公司起诉至临渭法院。

经法院审理查明:王秋华损伤已构成十级伤残,误工期限为180天、护理期限为60天,后续仍需治疗。最终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由高建国和劳务公司分四期向王秋华连带赔偿144218元。但过了双方约定的第一期赔偿日期后,王秋华多次索要无果,无奈于2019年10月向临渭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临渭法院周斌执行团队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通过阅卷,发现该案系涉民生类案件,立即启动执行线上、线下查控程序,同时联系申请执行人王秋华了解情况。看着40多岁的大男人哭红的双眼,办案法官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让他们始终对弱势群体的困难感同身受!

随即,周斌执行团队传唤被执行人高建国、劳务公司委托代理人庞某到庭,他们均表示目前资金周转困难,暂时无能力赔偿,并且对双方之间的赔偿比例存在分歧。谈话的同时,查控结果反馈,两名被执行人名下有车辆和房产,但银行没有存款。若立即进行查封、冻结、拍卖资产程序,申请执行人的利益得不到立即实现,更不能解决其燃眉之急。

考虑到申请执行人的特殊情况,当天下午,周斌立即带领团队一行人赶到被执行人所在工地,对劳务公司法定代表人岳某和高建国释法明理,明确告知其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以及王秋华目前的困难状况。经过耐心细致讲解,劳务公司法定代表人岳某当场向法院保证,自己想办法在十日内向申请人兑付两期赔偿款,后期的赔偿一定按时到位,他们公司和高建国之间的分歧,双方协商解决。

十日后,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在承办法官的见证下交付了74218元,其中包括双方在调解协议中约定未到期的一笔30000元赔偿款。至此,王秋华持续多年的索赔终于得到了落实。

了解更多:http://www.sxworker.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