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玄燁多活十年會不會直接傳位於弘曆,像朱元璋傳位於朱允炆一樣?

X凹凸ManX


愛新覺羅·玄燁在位60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康熙去世時已有69歲,在古達也算是高壽的年紀了。如果多活十年,玄燁會不會學習朱元璋,將皇位越過兒子胤禛而直接傳位於孫子弘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康熙去世時69歲,此時的胤禛已45歲,弘曆12歲。如果康熙多活十年,那康熙去世時79歲,那是的胤禛有54歲,弘曆21歲。如果玄燁那時將皇位直接傳給弘曆,恐怕清朝的歷史要改寫了。

首先,可能會發生比“九子奪嫡”還嚴重的動亂。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故,這對一直將朱標作為皇位繼承人培養的朱元璋來說打擊很大。孫子朱允炆守孝時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很喜歡這個孝順的皇孫,並立為皇太孫,後來便繼承了皇位。朱元璋四子朱棣為奪皇位,以“尊祖訓、誅奸臣,為國靖難”為名發起戰爭,最後南京城陷,朱允炆不知所終。

作為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的皇帝,康熙不可能不知道明朝由於爭奪皇位而發起的“靖難之役”。雖說清朝不像明朝那樣皇子都是藩王在地方上擁兵自重,但皇子爭奪皇位引發的蕭牆之亂再歷史上是從來不缺少的。如果康熙將皇位傳於孫輩弘曆,當時“九子奪嫡”的局面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因為康熙的孫輩除了弘曆外還有很多,弘曆能做皇帝,其他弘字輩的皇孫為什麼不能做皇帝?康熙的孫子據統計有97個之多,雖然不一定人人都具備做“皇太孫”的資格和能力,但肯定十幾個人是挑得出來的。如果真的將皇位傳給弘曆,恐怕除了“九子奪嫡”,還會出現“十孫爭位”的動亂局面。

其次,再過十年傳位是不是弘曆也未曾可知。

弘曆其實並不是當時康熙最喜歡的皇孫,太子胤礽的兒子弘皙才是他最喜歡的孫子。弘皙出生後就被康熙留在宮中撫養,這比弘曆進宮被康熙撫養早了將近20年。雖然康熙也很喜歡弘曆,但在身邊畢竟才帶了一年的時間。康熙不會因為喜歡弘曆而傳位於他並未予以特殊培養,而且才培育一年的弘曆為太子。作為培養近20年的皇孫,弘皙的競爭力還是很強的。所以,如果玄燁多活十年,就算直接傳位給孫子,是不是弘曆也未嘗可知。

再者,基於皇位繼承的制度玄燁也不會直接傳位於弘曆。

古代封建統治者歷來重視皇位的繼承製度。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嫡長子繼承製是中國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下實行的一種繼承原則,是維繫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嫡長子享有優先繼承權的制度在先秦周朝時就形成了。皇位繼承製度的原則是“父死子繼,立嫡以長”,父親傳位於兒子幾乎是一個不可更改的祖制。尤其是在康熙有這麼多兒子的情況下,幾乎不存在直接傳位給孫子的情況出現。

所以,如果玄燁多活十年,也不會像朱元璋傳位於朱允炆一樣,將皇位直接傳位於自己的孫子弘曆。


軒轅讀史


答案是不會。康熙8歲登基,在位61年,69歲駕崩。一生生育55個子女,兒子35人,由於兒子優秀者較多,晚年出現了九子奪嫡的悲景。假如康熙多活10年至79歲,此時弘曆21歲,雖然21歲的弘曆能力很強,精力充沛,由深得皇爺爺的喜愛,但康熙也斷不會把皇位傳至弘曆,有以下幾點原因:

1、\t祖制不允許。封建王朝的皇位一直採取世襲制,清朝也不例外,即子承父位,兄終弟及。父親死了由兒子繼位,沒有兒子才會由兄弟繼位。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一個非常遵循祖制的王朝,康熙不會違背祖制把皇位傳至弘曆。

2、\t時代背景不允許。朱元璋之所以把皇位傳給朱允文是因為朱元璋對朱標寄予厚望,一直把他當皇位繼承人培養,朱標之死對朱元璋打擊是致命的,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就是祖制且個人認為朱元璋是鐵血皇帝,堅持立朱允文為皇孫,無人敢言。而康熙雖然喜愛弘曆,然弘曆的父親四阿哥胤禛健在,而且太子之人不明。史料記載,弘曆並非是唯一被康熙撫養於宮中的皇孫,二阿哥允礽之子弘皙也深受康熙喜愛,一直撫育在宮中。

3、\t以史為鑑不允許。康熙把皇位傳給雍正後,雍正開始著手整治自己的兄弟,該打壓的打壓,該圈禁的圈禁,參與奪嫡的皇子中僅皇十三子胤祥善終。假如康熙多活十年,我覺得九子奪嫡應該會晚來些,諸皇子也不會受到打壓、圈禁,應該能活到康熙駕崩。如果康熙把皇位傳給弘曆,面多諸多如此優秀,能力超強又有政治手腕的叔叔、大伯們,弘曆難免會重蹈建文帝朱允文的覆轍,況且此時弘曆的父親胤禛健在,如何給他定位,稱為太上皇(往往太上皇的下場都不好),我想康熙也不願意看到皇子、皇孫們相互殘殺,禍及江山。\r

此為本人個人見解,歡迎大家分享個人見解。





歷史客觀說


要是康熙多活十年,就算他要傳位給孫子,那對象也不會是弘曆,而應該是胤礽的兒子弘晳。


要問康熙最喜歡的孫子是誰,可能很多人脫口而出說是弘曆。因為雍正即位後刻意宣傳了牡丹臺事件。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春三月,康熙到圓明園(當時為雍親王胤禛的花園)賞花,在牡丹臺上歡聚,雍正向康熙引見了第四子弘曆和第五子弘晝,康熙與弘曆說話,驚為天人,問了八字,次日就命人將其接入宮中,由此,說康熙特別看中弘曆。甚至把這個事件說成是康熙要傳位雍正的一種標誌。乾隆即位後更加變本加厲,乾脆將自己宣傳成康熙內定的第三代接班人,甚至暗示康熙傳位雍正實際上是要讓自己即位,父親是沾了自己的光。事實真的如此嗎?顯然不是。


首先,康熙養在宮中的皇孫絕不止弘曆一個,而是有很多。比如十四阿哥胤禵的幾個兒子,就全養子宮裡,至少是從胤禵作為大將軍王出征的康熙五十七年開始。康熙甚至破天荒用親王兒子的禮儀為胤禵的兒子親自操辦婚禮(胤禵只是貝子爵位,差親王三級)。況且,弘曆在康熙六十一年三月才入宮,十一月康熙駕崩,才半年多時間。而其他皇孫都有好幾年了。

按照題主說的,康熙多活十年,也就是活到了雍正十年,這時候他的兒子們確實也死的七七八八了。這時候老人家要真有個傳皇孫的打算也不是不可能。那樣的話,能傳位的第一人選也自然不是弘曆,而是他最鍾愛的嫡長孫弘晳。


弘晳是康熙嫡子,廢太子胤礽的次子(長子早夭),康熙視之為嫡長孫。所以他的身份其實才符合題主說的朱元璋傳位朱允炆。不僅身份相同,皇帝對皇孫的喜愛程度二人也是相當。康熙很早就將弘晳養在宮中,十分珍愛。胤礽於康熙四十七年、四十九年兩度被廢,弘晳卻並沒有受到牽連,依然在宮中居住。康熙五十三年,朝鮮使者回國後曾經傳達過康熙的話,當時說到康熙為什麼不另立新太子時,康熙表示“弘皙甚賢,故不忍立他子,而尚爾貶處允礽矣”。康熙居然是為了這個孫子才沒有另立繼承人。不僅如此,宮中一直傳言,康熙多次動了為弘晳三立胤礽的想法。甚至在康熙駕崩時,還有傳言,康熙的臨終遺言是要求雍正封弘晳為親王,將雍正做雍親王時的所有宅邸、園子、財物全部賞賜弘晳,這才能傳位雍正。


這種說法恐怕並非空穴來風。因為雍正即位後,確實對弘晳有些超出尋常的好。剛一即位,雍正就封弘晳為理郡王,是雍正子侄輩中第一個封王的。平時對弘晳也一直多有賞賜,幾乎與皇子無異。弘晳更是直接在奏摺中稱呼雍正為“皇父”。胤礽於雍正二年去世,雍正直接以弘晳的封號“理”追封其為理親王,雍正八年,更是讓弘晳承襲爵位,晉升親王。而那時候雍正已經成年的皇子弘曆、弘晝都連爵位都沒有。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康熙最鍾愛的孫子,不是弘曆而是弘晳,而雍正顯然也在康熙臨終前承諾過,善待弘晳。

更明顯的問題是乾隆即位後對弘晳的打擊。因為乾隆一直標榜自己是康熙最喜歡的孫子,而弘晳的存在恐怕是讓他打臉的。並且弘晳在康熙、雍正二朝的榮寵,讓他在宗族中地位超然。乾隆四年,一向以對宗室叔伯寬容形象示人(甚至赦免了雍正圈禁的所有政敵)的弘曆,居然突然發難,以“心懷異志”為由嚴懲弘晳,並藉此打擊了顧命大臣十六叔莊親王允祿和幾個同輩堂兄弟(五叔允祺、十三叔允祥、十六叔允祿的幾個兒子)。除允祿被剝奪議政大臣資格外,其他人都被奪爵、降級。弘晳尤其慘,竟然像雍正對政敵允禩、允禟一樣,被剝奪爵位、革除宗籍,圈禁於景山,改名四十六。兩年後,弘晳病死於禁所。直到乾隆四十六年才恢復本名,重新收入宗籍。


實際上,弘皙逆案邏輯上說不通。尤其是涉及到允祿,他已經是顧命大臣,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如果支持弘晳謀逆,能有什麼好處?難道他控制不了乾陵,卻能控制比乾隆年長十幾歲的弘晳?乾隆對弘晳的毫不留情,與自己一直營造的寬仁形象大相徑庭。原因不言自明,那就是感覺到了弘晳對自己的威脅。顯然,弘晳才是那個康熙最終愛的孫子。而他的威望,讓乾隆心生警惕,所以先下手為強。

說了這麼多,就是要說明,即使康熙真的多活十年,並且起了傳位孫子的心。那一定會傳給弘晳。畢竟是嫡子胤礽的骨血,畢竟是自己最喜歡的長孫。而胤礽已死,往事已矣,胤礽的罪責都會淡忘,對他的思念則會加在弘晳身上。這才是真的即位之君。


伊耆角木


康熙六十一年,受雍親王邀請,康熙來到圓明園牡丹臺賞牡丹,第一次見到弘曆(乾隆),發現他聰明伶俐,非常喜歡,就把他帶入宮中養育。

有人說這是雍親王胤禛為爭儲位精心設計的局,康熙因為喜歡“皇聖孫”,想讓弘曆當皇帝,於是成就了雍正。

如果康熙多活十年,弘曆二十多歲,已經成年了,他把皇位傳位給弘曆,更加直接了當。其實康熙不可能這麼做。

康熙喜歡弘曆這沒錯,可是康熙不光喜歡弘曆,還喜歡弘皙,而且喜歡弘皙遠勝過喜歡弘曆。弘皙是廢太子胤礽的長子,聰明伶俐,很早就被康熙養育宮中。康熙把他當“皇聖孫”對待,康熙廢太子時很糾結,弘皙是其中一個原因,太子胤礽被廢,弘皙這個帝王的好苗子就失去了機會。所以,即便康熙隔代傳位,他會傳給弘皙而不是弘曆。

康熙隔代傳位只是假設,但這種假設成立嗎?

雍正是個勞動模範,在位十三年,最後累死在皇位上。康熙多活十年,雍正還活著,他要是認為雍正合適做皇帝,就不應該把皇位直接傳給弘曆,因為這不合規矩,容易造成皇權之爭,這一點康熙應該很清楚。

假如康熙覺得雍正不是繼承皇位的合適人選,那還有十四皇子,撫遠大將軍胤禵,十年後,胤禵應該平定完西北叛亂,回到北京了,正好可以繼承皇位。而且胤禵那時大概四十多歲,年齡也沒有問題。

再說了,假如康熙真的把皇位傳給弘曆,弘曆雖然很有能力,但十年後他也就二十多歲,沒經過歷練,能是他那幫如狼似虎的叔叔伯伯們的對手?很有可能皇位被他們奪去。爭奪皇位,造成政局不穩,這不是政權交接之道,康熙應該很清楚,所以他不會那麼做。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0586887017666028"} --}

豫有得


康熙不能和朱元璋相提並論,弘曆也不是朱允炆,弘曆他爸胤禛不是嫡長子,弘曆也不是嫡長子,康熙的兒子多隨便傳位給哪個都可以,絕不會越過兒子把皇位傳給孫子,因為他不想讓大清走朱棣走過的老路。

朱元璋把皇位傳給朱允炆是因為愛屋及烏,朱元璋對朱標的感情深厚,多年來一直在潛心的培養著朱標,為的就是讓他成為一位合格的統治者,老朱家的江山是朱元璋一手打下來的,他特別在乎自己和髮妻馬皇后的感情,對待馬皇后所生的兒子,更是捧在手裡,因為在朱元璋的心裡,只有馬皇后和朱彪和他是一家人。



而康熙雖然賢明,但是大清的江山畢竟不是康熙打下來的,胤禛的母親是德妃,出身不高不說,和康熙的感情也一般,從這點上,她萬不能和馬皇后相提並論,康熙兒子多,他對胤禛的感情也沒有那麼深厚,就是普通的父子稀鬆平常而已,弘曆十二歲的時候才見到爺爺第一面,這爺孫倆的感情可見一般面都沒見過,雖然康熙一見到弘曆就特別的喜歡,那也只是爺爺對孫子的本能的反應而已,再加上弘曆的聰明伶俐,討康熙喜歡,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即便是這樣,也沒有深厚到非傳位不可的地步。



康熙即便是再活十年,弘曆也才二十出頭,雖然是成年人了,但和他那些叔叔比也乳臭未乾,康熙如果真的是冒著危險把皇位傳給弘曆的話,那就不是“九子奪嫡”那麼簡單了,恐怕滿請會經歷一場巨大的浩劫,這個康熙也是能想到的,在這點上不用擔心,因為康熙根本就沒有傳位於弘曆之心,一開始不會,後來更不會。


總結:綜上所述,康熙不會傳位給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弘曆,因為這也太離譜,太說不過去了,他如果真的這麼做,恐怕是難堵悠悠眾口,康熙不會老糊塗到這個地步。


佳寧姐姐說歷史


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性格仁厚,學識淵博,受朱元璋器重,在諸王中威信最高,但是三十多歲就得風寒死了。朱元璋不想其他的兒子為了帝位互相爭搶以至於殘害手足,直接把帝位傳給了孫子朱允炆。以為同一輩人沒有爭搶就天下太平了。但是皇位豈是備份能夠隔絕的呢?

另一方面,像朱棣這樣的能人又怎麼能忍受父親越過自己這個才能並不輸太子的兒子,反而去封侄兒為帝呢?這是一種對自己的蔑視和無視。自己也無法臣服在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之下。所以才有“靖難之變。”朱允炆以失蹤結束。

而康熙皇帝玄燁的兒子都非常出色,以至於到康熙後期會出現八王之亂,黨爭激烈。在這裡面四皇子胤禛,後來的雍正,並沒參與黨爭,能力也是受到康熙肯定的。而弘曆本來就是雍正皇帝的兒子,孫子的出色也是兒子調教的。越過兒子封孫子為皇帝沒有必要,有這個皇爺爺的威望在,江山最終是會落到弘曆手中的。

康熙再多活十年,他的兒子可能不會死這麼多,對眾多的兒子再失望也只是圈禁而已。傳位也應該會傳雍正,因為雍正有弘曆。





鳳之綠咬鵑


這個可能性很小,除非康熙的所有兒子都先康熙而死,否則康熙不大可能隔代傳位於孫子輩的弘曆,然而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從繼承製度來說

明朝朱元璋推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立長不立賢,這樣可以杜絕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的紛爭。所以,在這種嚴苛的宗法繼承製度下,皇位只在嫡長子一脈進行傳遞,即便後來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早逝,沒能繼承皇位,朱元璋也是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法理將朱標的嫡長子朱允炆立為皇位繼承人。

而清朝從關外而來,擇立儲君沒有明確的繼承製度,不過多數情況下還是遵循“立賢”的原則,通俗來講就是誰有能力誰上。儘管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嫡長子在競爭太子之位時多少會有優勢,但是相對於明朝朱標嫡長子身份的絕對優勢,清朝的嫡長子還是差很多。因此,康熙的皇子都有可能成為皇位的繼承人,也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康熙晚年發生“九子奪嫡”的爭鬥,而康熙之所以允許九子奪嫡爭鬥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拿捏不定哪個皇子更優秀,更適合立為儲君,不過這也說明參與奪嫡的皇子們能力其實都不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就算再怎麼喜歡弘曆,也不可能跳過自己眾多的兒子,直接傳位於孫子輩。

回到問題的本身,如果康熙多活十年的話,會不會直接傳位於弘曆?

當然也不會!就算康熙能多活十年,那他為什麼要傳位與弘曆呢?是單純因為喜歡弘曆,還是因為對自己的兒子們都不滿意,想培養這個孫子做接班人呢?

顯然都不可能!因為康熙的兒子真的太多了,康熙總共有35個兒子,除去早夭未序齒的還有24個,甚至還有2個兒子比弘曆年齡還小!俗話說“小兒子大孫子,老人家的命根子”,康熙對這2個小兒子的喜愛程度未必不如孫子輩的弘曆,就算對其他兒子不滿意,大號都練廢了,想再練個小號重新開始,那這兩個小兒子也絕對夠他培養的了。

所以,康熙跟朱元璋不同,顯然不大可能跳過兒子們,直接把皇位傳給孫子輩!


一鍋煮了


朱元璋傳位於朱允文,是因為太子朱標死的早,愛烏及子。朱元璋對朱標給予了最高的期望,而朱標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過。能力強,深得朱元璋喜愛。

朱元璋對於朱標的愛不僅僅是君臣之間的寵愛,也是父與子之間至親至愛的情義。可以說這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朱標是第一個享受到父愛大於皇權的太子。為了讓朱標能夠順利接班,朱元璋可是費盡心機。但是天不隨人願,朱標早亡對朱元璋可是不小的打擊。喪子的沉重打擊,讓朱元璋頓時老了許多,身體也大不如從前,那個精力旺盛、不知疲倦的開國皇帝從此消失了。朱元璋堅持嫡長子繼承製。無長子,就立嫡長孫。

康熙如果多活十年(1732年)。我們看其九子奪謫幾位有幾個在世,

大爺黨皇長子胤禔(1672年-1735年)

太子黨太子胤礽(1674年-1725年)

三爺黨皇三子胤祉(1677年-1732年)

四爺黨皇四子胤禛(1678年-1735年)

五子胤祺(1680年-1732年)

七子胤祐(1680年-1730年)

八爺黨八子胤禩(1681年-1726年)

八爺黨九子胤禟(1683年-1726年)

八爺黨十子胤䄉(1683年-1741年)

十二子胤祹(1686年-1763年)

四爺黨十三子胤祥(1686年-1730年)

八爺黨十四子胤禵(1688年-1755年)

由此可知最終真正只有老四和老十四對決了。但是在康熙眼裡老四比老十四沉穩老練,辦事果斷。可能還會選擇老四繼位,弘曆並不是加分項,就算不選老四,康熙也不會從孫子輩選擇繼承人。



小苦洋洋


不會直接傳位於孫兒弘曆的,因為康熙兒子都還在,不可能直接傳位於弘曆。

1.雍親王是康熙心中的理想儲君,對於弘曆更多的是愛屋及烏以及爺爺與孫子之間的隔輩親,眾所周知,康熙晚年吏治腐敗,此時需要一位能夠實行改革的皇帝,顯然幼小的弘曆是無法完成的,就包括康熙眾多的兒子裡面能夠完成的此項任務的也只有皇四子雍親王。

2.即使康熙想傳位於弘曆,弘曆的政治手腕也收服不了他的這些人精中的人精,個頂個的厲害人物的叔叔自己伯伯們,雍正皇帝都差點栽到他這些兄弟手裡,更何況弘曆呢。

其實野史以及民間傳言傳位給雍正是因為要傳位給弘曆,這壓根就沒有根據的,歷史上倒是有過一位皇帝那就是晉武帝司馬炎,因為司馬炎看好自己的孫子,所以傳位給了傻兒子,結果呢,孫子也被陷害致死,剛剛建立的晉朝也土崩瓦解,所以啊,就算康熙多活十年,也不會直接傳位給弘曆的。



八月的雨淋溼雙眼


即使康熙皇帝多活10年,也不會直接將皇位傳給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康熙的兒子都健在,如果直接傳位給弘曆,恐怕會帶來更大的腥風血雨,這是康熙不願意看到的。2康熙只所以把皇帝位傳給雍正,是因為雍正用心做事,選擇雍正繼位可以將自己在世時未完成的事業完成。如果直接傳位給弘曆,恐怕會讓康熙失望。3朱元璋傳位孫子朱允炆,是因為太子在繼位之前就已經死了,朱元璋把對兒子朱標的愛延續到了孫子朱允炆,結果大家都知道,朱棣將朱允炆打敗,朱允炆下落不明。康熙作為後來皇帝,肯定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在兒子健在的情況下,將皇帝位傳給孫子。

綜上所述,如果康熙多活十年,也不會將皇位直接傳給乾隆。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