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房地產開發貸 銀行業加速轉型力挺實體經濟

管控房地產開發貸 銀行業加速轉型力挺實體經濟

日前,在第十屆財新峰會上,多位銀行家就銀行業轉型改革進行了熱烈討論。業內人士指出,將持續管控房地產開發貸款,堅持“房住不炒”的基調,同時利用金融科技的支持,持續推進小微金融服務和普惠金融。總體而言,專家指出,商業銀行應進一步提升對實體經濟的適應性,統籌全口徑投融資服務,做好對製造業和普惠金融的支持。

“今年前九個月,我們房地產開發貸只新增了370多億元,主要是住房按揭,集中在首套房按揭、公積金貸款、住房租賃貸款三大領域。”建設銀行(7.350, -0.14, -1.87%)行長劉桂平表示,在近五年的時間內,建行對於房地產開發貸款一直是管控的。

劉桂平指出,房地產行業“房住不炒”的基調仍應堅持,至於建行傳統住房金融業務的轉變,劉桂平表示,將運用建設銀行在住房金融領域的業務積累和國有銀行所集聚的資源,幫助構建一個健康的房屋租賃市場。目前建行打造的五個平臺已初步探索出了一個整體解決住房租賃市場的方案,覆蓋94%的地市,上線房源超過1700萬套。

另一方面,銀行業向小微金融服務和普惠金融方面持續推進。在峰會上,劉桂平披露,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建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突破9000億元,今年新增近3000億元,並預計今年普惠金融貸款將突破1萬億元。工商銀行(5.870, -0.08, -1.34%)行長谷澍同樣表示,到今年9月末,工行普惠貸款增長超過50%,普惠貸款不良實現“雙降”。

“作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我國普惠金融已經駛入發展的快車道。”浙商銀行董事長沈仁康此前表示,“銀行應通過創新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浙商銀行利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公開透明等特性,將應收賬款改造成為區塊鏈債權流轉工具,針對性解決應收賬款登記、確權等難題。

谷澍指出,商業銀行應進一步提升對實體經濟的適應性。第一,要統籌全口徑的投融資服務,以滿足實體經濟日漸多元的需求。同時,要支持製造業、做好普惠金融服務,併發揮好金融科技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最後,要建設好提升適應性的制度和機制。

“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適應性,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谷澍表示,因此需要強化指標導向,按照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核心要求,持續完善衡量金融適應性的評價指標體系。需要強化政策護航,提高對製造業、普惠金融等領域的考核權重,完善內部定價機制,簡化審批流程,優化授權管理,落實盡職免責制度。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