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流動性市場的問題依舊存在嗎?從哪裡看出的?

巴菲特的憂傷


雖然美聯儲已經將回購操作翻倍為每日1650億美元,並且還進行了購債,但是目前來看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卻依然存在。最直觀的表現是在每日的回購計劃當中,美聯儲接受的債券數目仍然處於較高的水平,證明金融機構仍然處於現金短缺的狀態。

一、為何說美元流動性短缺問題依然存在?

我們先想象一個場景,假如你手裡有一張自己的100萬定期存款的存摺,用來抵押去借款週轉一天,而且願意支付利息。結果向所有周圍的有錢人求了一遍,卻沒有人願意借給你錢,直到你把利息抬高到遠超過市場的標準,還是借不到錢,那麼你會如何判斷呢?

你會想現在大家可能是都沒錢了。

這就是現在發生在美國市場上的狀況,隔夜利率從9月中旬開始突然飆升,這就是說即使我用手裡的債券進行抵押,明天就會歸還借款,仍然需要支付非常高的利息,才有人願意借給我錢。這就是市場上流轉的美元出現了短缺,金融機構普遍缺少現金流。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美聯儲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首先是兩次下調了超額準備金利率;其次,是開展了回購操作,並且在10月下旬的時候把回購操作的上限提高到了每日1650億美元;最後,美聯儲甚至提前開啟了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開始購債。

那麼流動性短缺的情況真的改善了嗎?目前看來還是沒有。我們從兩個方面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

第一方面是黃金市場的異常波動。

雖然短線的波動很難被基本面所預測,但是現在黃金的價格已經下跌到了今年美聯儲第1次降息之前的水準,顯然與市場上釋放的流動性規模不相符合。如下圖所示,美元貨幣供給與黃金正相關,美聯儲每個月6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即使是購買的短期債券,那麼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這些美元貨幣供給也會足夠對黃金價格進行提高。既然現在還沒有表現,那就也許說明流動性短缺沒有解決。

第二方面是美聯儲回購計劃的供應情況。

美聯儲之所以將回購計劃翻倍,是因為原先750億的隔夜回購操作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甚至在10月下旬依然存在。美聯儲本希望將隔夜回購額提高到1200億美元之後,隔夜利率至少能夠穩住,但是最近幾天美聯儲每日回購操作接納的債券,還要超過750億美元,這就是說市場上對於債券置換現金的需求仍然很旺盛,現金流短缺的現象還是存在,貨幣市場的隔夜利率波動也沒有縮小。

二、<strong>為何流動性短缺無法解決?

按道理來說,每天1650億美元的回購規模,外加上每個月600億的購債計劃,應當對於市場的流動性是一個非常有利的補充,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流動性缺口被完全堵上,這是因為現在流動性短缺,問題出現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光從表面上可能解決比較吃力。

造成流動性短缺,最根本的問題是美聯儲長期以來的龐大資產負債表對國債市場造成了永久性的扭曲,市場早已經適應大量的國債被美聯儲持有。另一方面由於長期低成本的融資環境存在,使很多企業適應了發債回購來拉高自己股票的行為,這樣讓企業債在市場上大量存在。所以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金融機構和銀行手中持有的債券數目過多,使超額準備金低位運行,也就是說之前借出去太多了,自己手裡反而沒錢了。

先說回購操作。

這是對於隔夜和短期市場的流動性補充,但是這些借出的資金只能夠緩解一時的應急需求,金融機構現金流短缺的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因此治標不治本。

就像是你現在手裡沒有錢,每次吃飯的時候親戚都借給你10塊錢用來吃飯,但是下一次吃飯的時候你還是沒有錢,還是需要去借。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

再來說購債計劃。

每個月600億的購債計劃聽起來非常龐大,半年多的時間內要釋放超過5000億美元的流動性,所以很多媒體認為是量化寬鬆再現。然而這樣龐大的購債只限於短期債券,所以並沒有釋放過多的流動性而且鑑於之前美聯儲進行的qe是購買的長期債券,所以現在市場上更多持有的也是長期債券,購買短期債券沒有辦法緩解金融機構的持倉問題。

三、流動性短缺問題如何才能解決?

最簡單的方法是量化寬鬆。

美元流動性短缺的情況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也曾經出現過,當時為了解決美元流動性的問題,美聯儲釋放了三次量化寬鬆,來向市場釋放大量的美元。也就是說量化寬鬆是最為直接的解決流動性短缺問題的方法,如下圖所示。

不過至少目前來看,美聯儲降息還仍然猶豫不決,那麼就更難以進行量化寬鬆了,所以依靠量化寬鬆來一次性解決流動性短缺問題,目前不現實。

退而求其次,需要便利回購工具。

其實我在10月底的議息會議之前就認為美聯儲會出臺一個便利回購工具,這也是美聯儲之前討論過多次的,之前市場預期會在明年的上半年推出,但是流動性短缺的現狀可能會提前它的出現。

這就相當於雖然你手裡沒有錢,但是你有錢的父母為你設置了一個長期有錢的賬戶,只要你沒有錢,都可以從賬戶裡隨時取用,不限金額,只要你能歸還就可以了。

那麼,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只要自己手裡的資產足夠,就可以大膽的花錢投資,這樣至少從表面上就可以完全解決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如果流動性短缺問題繼續延續,那麼我們也許可以在12月份的議息會議上看到這個工具的出臺。

因此,目前美聯儲針對流動性短缺問題採取的購債和回購操作,都不足以解決流動性問題,這從黃金市場和美聯儲的回購操作數量上都可以看出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如果這個問題持續惡化,可能需要12月份議息會議提前推出便利回購工具,來暫時對流動性進行補充。


諮詢師天生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前段時間我朋友圈有一個老闆破產,看到往日自家員工請律師仲裁前東家,想必當年的風光已然不在。留下的只剩唏噓。

我們都知道,在全球經濟面臨重大危機的前面,資金會不斷進入筆仙領域,進行避嫌。當這種避險行為導致市場流動性耗盡時,那些深藏在“水下”的經濟問題開始浮上表面,導致部分市場主體(包括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家庭部門等)因資金鍊斷裂而宣佈破產,引爆危機。

在當今時代,最重要的避險資產是黃金、美元、美債等等,2008年,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曾經出現美元指數和黃金同步上漲的現象,隨後次貸危機就爆發了。今年,避險資產的走勢,或意味著未來的危機更為嚴重。

圖為今年的倫敦金走勢

圖為今年美國十年期國債走勢

圖為今年美元指數走勢

由上述圖形可以看到,今年以來美元指數、黃金價格和美債價格(美債收益率下跌意味著價格上漲)的趨勢是一直在同步上漲!!!

從短期走勢來看,美元指數與金價也是正相關。

從10月開始,美元指數處於跌勢的時候金價也是跌勢,美元指數處於漲勢時金價也是漲勢,五日均線的波動方式完全一致,甚至多數天的走勢中都是同漲同跌。

這無疑在劇烈地緊縮世界各地的資本流動性。

當流動性緊縮到最後的關頭之後,問題就會浮出水面,那麼,危機將在何處爆發?

首先要說什麼時候是最後關頭哪?應該是某一種避險資產無法繼續跟隨其它避險資產的走勢保持同步,這是市場流動性開始耗盡的信號。從現在來說,美國十年期國債的走勢有初步脫離的跡象。一旦最終得到確認,說明最後的關頭到了。

危機最可能體現在銀行體系,一旦問題暴露很可能出現銀行大面積破產,原因有兩個方面:

第一,次貸危機之後全球央行使用低利率甚至負利率,這就會讓槓桿率上升到很極端的高位,當流動性逐漸耗盡之後,槓桿就會逐漸斷裂,進而讓商業銀行內部不斷產生壞賬,讓商業銀行喪失流動性而破產。

第二,低利率和負利率在不斷損害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無法及時消化壞賬,不斷侵蝕、破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惡化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

事實上,某些大的經濟體的銀行體系已經隱現危機。德銀的問題已經暴露的不是一天兩天了。新興國有些地方商業銀行已經進入破產重整階段。這樣的後果實際就是美聯儲和其它一些央行在低通脹率的2015-2018年開始加息的根源,加息是壓制社會債務率連續上升的手段,也是保護商業銀行的措施,所以,在今天的全球經濟局勢下,在過去四年中曾經進行加息的經濟體處於想對有利的地位;而那些貨幣持續寬鬆的經濟體就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很顯然,現在還不是最危險的階段,雖然美國十年期國債價格走勢已經有脫離美元指數和黃金價格走勢的跡象,但還需要確認的過程。同時,對於美元指數和金價的走勢來說,或許還有一個加速讓市場流動性耗盡的過程。

這樣過程(商業銀行密集快速破產)會在全世界迅疾發生嗎?我估計比較難,因為各國的情形是不同的,各國央行的做法也就註定是不同的。

2008年,由於美聯儲不去救助雷曼,結果導致流動性耗盡,美股暴跌,雷曼破產,最終進行了三次QE拯救危機。現在美聯儲還有這樣的操作空間嗎?顯然不存在了,因為美國的債務率已經上升到100%以上,一旦爆發次貸危機那樣的危機(通貨緊縮),已經沒辦法救助危機了(國債債務率沒有大規模擴張的空間了),所以在十月初期美國利率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的時候,美聯儲立即出手救助。

現在的美聯儲不可能讓危機迅疾爆發(導致通貨緊縮),標誌是立即出手救助流動性危機,這實際已經表明了態度。而歐洲央行已經再次開啟QE,其意圖也是不准許商業銀行集中破產,避免銀行業危機快速爆發。它們的意圖應該是將問題爆發的時間不斷拉長,用時間換取空間。但新興國的央行就比較為難,因為通脹上行的趨勢比較猛,不斷救助商業銀行就會通過不斷釋放貨幣來刺激通脹,而不救助、放任商業銀行倒閉又會引發資產價格泡沫破裂,所以央行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但個人預計短期內它會採取前一個措施來應對(否則資產價格泡沫劇烈破裂會導致嚴重的財政問題),路徑是不斷救助商業銀行,暫時容忍更高的通脹。

這是一輪持續很長時間的銀行業危機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820140554


前段時間我朋友圈有一個老闆破產,看到往日自家員工請律師仲裁前東家,想必當年的風光已然不在。留下的只剩唏噓。

我們都知道,在全球經濟面臨重大危機的前面,資金會不斷進入筆仙領域,進行避嫌。當這種避險行為導致市場流動性耗盡時,那些深藏在“水下”的經濟問題開始浮上表面,導致部分市場主體(包括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家庭部門等)因資金鍊斷裂而宣佈破產,引爆危機。

在當今時代,最重要的避險資產是黃金、美元、美債等等,2008年,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曾經出現美元指數和黃金同步上漲的現象,隨後次貸危機就爆發了。今年,避險資產的走勢,或意味著未來的危機更為嚴重。

圖為今年的倫敦金走勢

圖為今年美國十年期國債走勢

圖為今年美元指數走勢

由上述圖形可以看到,今年以來美元指數、黃金價格和美債價格(美債收益率下跌意味著價格上漲)的趨勢是一直在同步上漲!!!

從短期走勢來看,美元指數與金價也是正相關。

從10月開始,美元指數處於跌勢的時候金價也是跌勢,美元指數處於漲勢時金價也是漲勢,五日均線的波動方式完全一致,甚至多數天的走勢中都是同漲同跌。

這無疑在劇烈地緊縮世界各地的資本流動性。

當流動性緊縮到最後的關頭之後,問題就會浮出水面,那麼,危機將在何處爆發?

首先要說什麼時候是最後關頭哪?應該是某一種避險資產無法繼續跟隨其它避險資產的走勢保持同步,這是市場流動性開始耗盡的信號。從現在來說,美國十年期國債的走勢有初步脫離的跡象。一旦最終得到確認,說明最後的關頭到了。

危機最可能體現在銀行體系,一旦問題暴露很可能出現銀行大面積破產,原因有兩個方面:

第一,次貸危機之後全球央行使用低利率甚至負利率,這就會讓槓桿率上升到很極端的高位,當流動性逐漸耗盡之後,槓桿就會逐漸斷裂,進而讓商業銀行內部不斷產生壞賬,讓商業銀行喪失流動性而破產。

第二,低利率和負利率在不斷損害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無法及時消化壞賬,不斷侵蝕、破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惡化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

事實上,某些大的經濟體的銀行體系已經隱現危機。德銀的問題已經暴露的不是一天兩天了。新興國有些地方商業銀行已經進入破產重整階段。這樣的後果實際就是美聯儲和其它一些央行在低通脹率的2015-2018年開始加息的根源,加息是壓制社會債務率連續上升的手段,也是保護商業銀行的措施,所以,在今天的全球經濟局勢下,在過去四年中曾經進行加息的經濟體處於想對有利的地位;而那些貨幣持續寬鬆的經濟體就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很顯然,現在還不是最危險的階段,雖然美國十年期國債價格走勢已經有脫離美元指數和黃金價格走勢的跡象,但還需要確認的過程。同時,對於美元指數和金價的走勢來說,或許還有一個加速讓市場流動性耗盡的過程。

這樣過程(商業銀行密集快速破產)會在全世界迅疾發生嗎?我估計比較難,因為各國的情形是不同的,各國央行的做法也就註定是不同的。

2008年,由於美聯儲不去救助雷曼,結果導致流動性耗盡,美股暴跌,雷曼破產,最終進行了三次QE拯救危機。現在美聯儲還有這樣的操作空間嗎?顯然不存在了,因為美國的債務率已經上升到100%以上,一旦爆發次貸危機那樣的危機(通貨緊縮),已經沒辦法救助危機了(國債債務率沒有大規模擴張的空間了),所以在十月初期美國利率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的時候,美聯儲立即出手救助。

現在的美聯儲不可能讓危機迅疾爆發(導致通貨緊縮),標誌是立即出手救助流動性危機,這實際已經表明了態度。而歐洲央行已經再次開啟QE,其意圖也是不准許商業銀行集中破產,避免銀行業危機快速爆發。它們的意圖應該是將問題爆發的時間不斷拉長,用時間換取空間。但新興國的央行就比較為難,因為通脹上行的趨勢比較猛,不斷救助商業銀行就會通過不斷釋放貨幣來刺激通脹,而不救助、放任商業銀行倒閉又會引發資產價格泡沫破裂,所以央行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但個人預計短期內它會採取前一個措施來應對(否則資產價格泡沫劇烈破裂會導致嚴重的財政問題),路徑是不斷救助商業銀行,暫時容忍更高的通脹。

這是一輪持續很長時間的銀行業危機


看得懂得財經


美聯儲議息,黃金市場在臨近某一個極限位; ① 從預期指數來看,美歐之間的分化出現了反轉,但是外匯市場的低波動率之下美歐匯率表現與之形成了背離。市場來看,流動性問題依然存在,美元LIBOR/OIS利差接近23BP,帶動港元流動性壓力。數據層面,美國近期經濟數據依然呈現中性,但是同預期相比出現弱化; ② 市場層面,短期貴金屬ETF資金的再次流入顯示出市場的預期改善。美股反彈至今流動性定價帶來的上升已經結束,而盈利端的超預期減弱預計增加市場的壓力,另一角度來說也增加了市場對於美聯儲通過鴿派呵護市場的預期。預計美聯儲繼續按兵不動,但是加快對於縮表計劃討論的進度,二三季度可能是出臺資產負債表修訂政策的時間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