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双子杀手》应该是李安最惨痛的一次拍片经历,

据IMDb的数据,该片的制作成本高达1.38亿美元,但它目前的全球票房仅为1.21亿美元,亏损非常严重。

亏损程度,远远超过李安当年的《绿巨人浩克》。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而且这部电影不仅不“叫座”,而且不“叫好”。在国外的烂番茄,IMDb等评分网站的分数非常低,

在国内的豆瓣评分,稍微好一点,目前是7.1分,不过这个分数,对李安这种大导演来说,是非常低的。

究竟这部电影是烂片,还是大众观众不懂欣赏呢

也许部分观众会觉得《双子杀手》不好看

/1/

觉得不好看的第一个原因,可能是观众只看了2D版的《双子杀手》

《双子杀手》的首要看点,是120帧技术,但全世界真正能播放120帧版本的电影院其实不多的,

大部分的观众能够欣赏的,只是60帧版本的《双子杀手》,这已经是打了一次“折扣”了。

但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电影院,连播放60帧版本的条件都不具备,只能播24帧,2D版的《双子杀手》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如果观众只观看了这种版本,

就如同一部3D电影,只在电视里看,首要看点都没有了,观感被大打折扣,

这种情况下,观众觉得不好看是正常的。

/2/

节奏不好,可能才是《双子杀手》的“致命伤”,最不讨好观众的地方

如果看了60帧,甚至120帧版本的《双子杀手》,观众仍然觉得不好看,

那很可能就是观众不喜欢《双子杀手》的电影节奏!

因为《双子杀手》的电影节奏,可以用两极分化来形容

“武戏”非常刺激,非常惊艳,但“文戏”里就没有太多笑话,需要动脑,而且不有趣,偏文艺,比较沉闷;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整体来说,它的节奏一时刺激兴奋,一时无比沉闷,而且没有《泰坦尼克号》那种越到最后,电影越精彩的感觉,很不讨好大众观众,

这很容易让观众会觉得不好看,或者至少不会觉得它太精彩。

《双子杀手》的烂番茄指数低至25%,最根本的原因,也可能就是节奏这个致命伤。

/3/

对《双子杀手》期待太高,或者误会了这部电影,也是觉得它不好看的重要原因

部分观众可能觉得《双子杀手》是类似于漫威的合家欢娱乐电影剧情简单,笑话多,特效充足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有部分家长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带孩子去看,结果进电影院后,家长发现自己都有点看不懂。

因为事实上,《双子杀手》的制作方向更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文艺片的基调,商业片的场景才是《双子杀手》的本质

看《双子杀手》实际上是需要费点脑去记清楚人物关系,甚至还要懂一点电影知识,完全不像是漫威那样的合家欢电影。

进电影院前,观众以为不需要用脑,

但观众进电影院后,发现要“用脑”但又不想用,因为觉得“货不对板”,这样当然觉得不好看。

也有观众以为这是一部《阿凡达》,但实际上它最多能算是一部《阿丽塔》

相对于目前的电影,《双子杀手》和《阿丽塔》一样,都是电影技术的重大突破,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双子杀手》的120帧技术是很了不起,能提高一些场面的观感,

但和《阿丽塔》一样,这种技术是不可能给观众带来《阿凡达》当年颠覆观念式的震撼的。

它只能局部提升电影的观感,不能像《阿凡达》当年那样带来不同“维度”的观影体验,

观众对《双子杀手》高期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也会也是观众觉得不好看的重要原因。

《双子杀手》可能是“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因为他是值得有掌声的

有些大导演早已经是不为钱,不为名拍电影,李安就是其中一个。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A/

在越来越不创新的好莱坞里,李安是少数还在尝试创新的导演

而且之前他是失败过一次,这次他敢用他的前途,再去拍这一部试验性的电影,非常了不起。

他革新的120帧技术究竟有什么作用?是“花拳绣腿”吗?

120帧技术当然不是“花拳绣腿”,它的作用,其实就是能让电影更加逼真。

李安之前就通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告诉我们120帧技术可以让演员的表情更加细腻,逼真,表达的情感更丰富;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对于李安这种追求细腻表达的导演来说,120帧技术可以是他的“专属武器”。

而通过《双子杀手》,李安至少告诉我们:120帧技术能提高“高速运动”场景的真实感,刺激感;

比如《双子杀手》里的两个主角开摩托互相追逐的场景,为什么会那么刺激,那么爽?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原因就是120帧技术带来了“二倍速播放,但细节依然的感觉”。

电影里机关枪发射子弹的场景,更让观众感觉到“枪林弹雨”,也是因为有这种技术。

这种技术带来的观影体验,是从相反的方式,带来《黑客帝国》当年带来的刺激感

当年《黑客帝国》的镜头,是用“慢”的方式,让观众看清更多细节来营造刺激场面;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而《双子杀手》就是走相反的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因为有120帧技术,能用“快”的方式,让观众看到的细节更密集,更连贯, 从另一种方式营造独特的刺激场面。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目前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拍商业大片的风气,主要是创造IP (宇宙),或者无限榨取老IP的剩余价值,以及越来越不创新了。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宁愿搞情怀,拍《黑客帝国4》,也不愿意想办法拍新的题材,新的故事,也更不愿意冒险能给观众带来更多新鲜的观影体验。

像李安这种有能力,也有机会,也愿意搞创新的导演越来越少了,李安敢牺牲自己的一次机会,优化和实际运用120帧技术,就凭这一点,他就值得拥有观众掌声了

《双子杀手》带来的这种革新,会影响其他电影,并最终受益的是观众。

《阿凡达》当年推动了电影3D技术的成熟,并敲开了3D电影市场的大门,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10年过去了,我们可以发现:10多年来,几乎每一部商业大片,它们都或多或少是《阿凡达》的受益者,

这10年来,增长了许多全球票房过10亿美元的电影,都可能是因为得益于《阿凡达》推动的3D技术革命。

因为有3D技术,观影体验更好,观众更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不看盗版,或者等网络版。

而李安通过《双子杀手》来完善的120帧技术,也许影响力,是远远比不上《阿凡达》的,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但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受益于这种技术,因为这种技术的潜力还可以继续挖掘,

这样最终受益的是观众,因为这种技术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B/

而且从《双子杀手》电影本身来说,李安是在认真地拍科幻

在题材,场面上来说,《双子杀手》是一部“落后”,或者没有吸引力的科幻片

因为差不多50年前,库布里克已经用《2001太空漫游》带观众遨游太空了,

《独立日》,《黑客帝国》,《星际穿越》,《E.T外星人》等科幻片已经将给观众带来了许多宏大,比较刺激,或者有新鲜感的科幻题材。

《双子杀手》里的克隆人题材,就显得有点“落后”,因为它格局太小了,又不够特别, 观众更喜欢看的是《星际穿越》这种“跳进黑洞”的宏大题材,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星际穿越》

所以相比之下,《双子杀手》的题材不具有吸引力。

B.

但他是真正地,认真地拍科幻

其实观众能够有耐性看,这部《双子杀手》也并不是那么“不好看”的,因为它至少是一部正宗的科幻片

这几年有许多的“伪科幻”上映,并且票房很高,比如漫威宇宙的电影。

它们虽然有科幻元素,比如有外星人,时间悖论等,

但严谨来说,它们不能算是科幻片,因为它们只是打擦边球,实际上它们的电影主题重点根本不是科学。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复仇者联盟3》

而李安拍的《双子杀手》虽然科幻感不是很强,但它是一部正宗的科幻片。

在题材方面《双子杀手》在引导我们思考克隆技术在现实中引发的相关问题

比如,究竟克隆人和被克隆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很明显《双子杀手》里给出的答案是:不是父子,而是兄弟!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电影里,威尔史密斯一直就是以老大哥的心态来看待和教育克隆人,把他当作是自己的小弟弟。

《双子杀手》也有讲述克隆人引发的社会问题,

比如克隆人的实验,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为把人自己当成了“白老鼠”;

而且某些不怀好意的政治家,会拿这种不道德技术,把人来当武器来“制作”!

比如电影里,不仅仅是有两个威尔史密斯,其实还有第三个威尔史密斯,第三个威尔史密斯就是纯粹被当成“白老鼠”,当成一件复制出来的“武器”。

从表达的内容来说,李安更是通过这种克隆技术让主角“认识自己”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电影里有说过,克隆人对于被克隆人来说,就像是一面镜子,一面能够看到自己过去的镜子。

电影里的威尔史密斯饰演的角色,已经活了51岁,“五十岁而知天命”,他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但当他看到了年轻的克隆人,就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重新认识,并且感叹自己的前半生。

他也一直希望让克隆人过得更好,不要犯自己曾经犯的错误,不要走自己曾经后悔的路。

从年轻的克隆人身上重新认识自己,回顾自己的前半生,最后通过这位年轻的克隆人,间接让“自己”重来。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总的来说,也许部分观众会觉得《双子杀手》不好看,但李安是值得拥有掌声的,

因为从电影本身来看,李安的《双子杀手》一部正宗的科幻片,

而从电影之外来说,李安通过这部电影完善120帧技术,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最终受益的会是大众观众。

《双子杀手》也许“不好看”,但我不忍心吐槽李安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洞察影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