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11個上清華、9個去北大,班主任直言:最高興3人成績不可查

明代思想家李贄曾經說過:“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

要想讓學生能夠聽從自己的教導,不僅需要言語上的說服,更需要以實際行動做出表率,才能起到真正的榜樣作用。在成都七中的高三畢業典禮上,作為班主任的劉源在講完話之後,不由得想起自己在25年前寫下的誓言,而當初看似稚嫩的豪言壯語,也終於成為了現實,因為在這次高考中,成功的將全班學生,都送到了重點大學。

一班11個上清華、9個去北大,班主任直言:最高興3人成績不可查

在學生的眼中,班主任劉源是個隨時隨刻都充滿能量的人,即使帶畢業班壓力大,但是還是隨時都保持著笑容,讓人感到如春風拂面,似乎面對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當在壓力最大的複習期間,學生也都是有什麼問題,都會去不足十平方的小屋子裡,找劉老師解決問題。

在學校看來,劉源是能力過硬的老教師,班裡學生的凝聚力也非常強,從來都不會為了強調班級的紀律,每個學生都鼓足了精神頭,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後來的經驗分享中,劉源談到,自己在一開學的時候,就跟學生強調了一件事,那就是“沒有輕鬆可以摘得的果實,唯有付出加倍的汗水與努力,才能再來談夢想”。

在教學期間,劉源不僅重視學生的成績,更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在他看來唯有勞逸結合,才能保持更好的學習狀態。所以即便是在高三這一年,高三(十四班)的學生還是堅持每天跑步鍛鍊半小時,成為學校中的一道顯眼的“風景線”。

一班11個上清華、9個去北大,班主任直言:最高興3人成績不可查

在教學的過程中,劉源一直強調,雖然在座的學生中考成績不錯,但是升入高中之後,一切都要從頭再來,在這三年的時間裡,有的讓學生奮起直上,有的學生卻被遠遠的落在身後,實現逆襲,所以在殘酷的競爭力,沒有百分之百的肯定,只有拼盡一切的付出。

在高中三年的時間裡,除了課上講課之外,劉源還會將自己多年來總結的知識點、難點全部印成資料,發給班裡的學生複習,而這些資料也成為學生們平時最寶貴的財富。

在高考結束後,班裡一共有11名學生考上清華,9名學生考上了北大,而在最開始沒有查到成績的3個人,卻在省裡排到了前十,甚至還走出了理科高考狀元,這個成績讓劉源非常高興,不僅為自己高興,更是為這些學生的付出有了回報而感到欣慰。

在分享大會上,劉源一再強調,雖然自己在教學上有些經驗,但是能夠取得這樣優異的成績,還是靠學生日以繼夜的努力,與家長的付出與支持,而對於學生們未來的期望,劉源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笑道:“唯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終!

一班11個上清華、9個去北大,班主任直言:最高興3人成績不可查

精彩文章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