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晚年很伤感的一首词,写尽了一生的委屈,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李清照的一生也是起起落落,早年间过着丰衣足食令人羡慕的生活,可是到了晚年却又颠沛流离,在这世间独自流浪,尤其是在北宋灭亡之后,她一个人流落到了江南,这个时候的词人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丈夫赵明诚也逝世了,这使得她内心悲痛不已,为此在这一时期写过了无数伤感的诗和词,尤其是她的这首《清平乐·年年雪里》,通篇充满了无限的忧愁,才女也正是把自己骨子里的那份悲痛之情,以一种极为凄美的口吻描绘的淋漓尽致,读来当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晚年很伤感的一首词,写尽了一生的委屈,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宋朝尽管封建时代,但是相对于后来的明清两者,显然要更为开放,也更具有包容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再也没有出现像李清照这样的奇女子。而且纵观整个两宋期间可谓是人才济济,但是李清照无论是学识,还是才华,那都是可以和那些男子相媲美,无论是他的诗歌,还是词作,那也都是一流的佳作。

李清照晚年很伤感的一首词,写尽了一生的委屈,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古代的女子,她们一生无非只是生活在闺房那个狭小的空间里,一辈子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只不过是做做女红,等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则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后找一户人家嫁为妇,从而开始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其实有很多的女子,她们也是和男子一样,也是有着远大的人生理想,也都希望自己可以做出一番轰轰烈烈伟大的事业。

李清照晚年很伤感的一首词,写尽了一生的委屈,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李清照就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奇女子,她儿时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并且也是喜欢读书,十几岁时学问在同龄人中便是无人能及,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她的能够在日后成为一代伟大的女词;现在我们只要一提起才女,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李清照,俨然已经是成为了才女的代名词。而她的作品也的确是令人惊艳,无论是早期充满了少女之情的词,还是后期那些令人肝肠寸断的凄美之作,那都是宋词里的千古名篇。

李清照晚年很伤感的一首词,写尽了一生的委屈,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那这首《清平乐·年年雪里》无疑是李清照晚年最伤感的一首作品,通篇描写得极为凄美,字里行间也是流露出了无限的忧愁,只是那么寥寥数语,读来却是令人感慨万千,那这首词也正是写晚年,由于流落到了南方,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北宋也灭亡了,这对于词人来说那份痛苦最令她悲痛。所以她在这首词中,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回想了自己的一生,也是把自己一生的委屈全部写进了作品中。

李清照晚年很伤感的一首词,写尽了一生的委屈,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词的上片便是回想了自己的少年时代,这样的一种描写,也立马令这上片充满了一种悲痛之感,现在回想起来,每当在儿时,只要一到了冬天,外面下起了雪之后,我常常是会沉醉在插梅赏花之中,虽然后来还会去赏雪插梅,可是梅花在手中,却是再也没有了兴致,也没有那份心情,只是把梅花拿在手中漫不经心地搓揉着,只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泪水,早已是打湿了自己的衣裳。这几句看似写得很普通,可是充满了一种悲痛之感,也写出了才女对于过去美好生活的一种怀念。

李清照晚年很伤感的一首词,写尽了一生的委屈,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词的下片又是写到了当下的处境,由于是流落到了江南,骨子里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一种悲痛之感,今年又是到了梅花开放的时节,可是我远离了故乡,一个人独自在外漂泊,两鬓和头发早已是花白了。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正在开放的梅花,可能再也难以见到梅花最灿烂的样子了,毕竟我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

李清照很多的词都充满了一种悲痛之感,写得也是很伤感,而这首《清平乐·年年雪里》,作为她晚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不仅伤感,同时也表达了才女对于人生深刻的解读,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令他的这首词充满了无限的忧愁,读来当真是令人肝肠寸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