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自從6月底《蜘蛛俠:英雄遠征》之後,在電影院上映的歐美大片就沒有一部可以稱得上好片,《速度與激情之特別行動》、《雙子殺手》、《終結者3》,包括這周的《決戰中途島》,它們在上映之前都讓影迷非常期待,看完之後卻像大型車禍現場。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決戰中途島》很像《雙子殺手》,優點和缺點都很突出。
作為一部抗日電影,優點有兩個:第一、場面宏大,特效震撼,真實,延續好萊塢一貫一來的超高水準,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網上最主要的好評來源。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完美還原戰列艦大道,完美還原貝斯特炸沉赤城。”

“海戰場面宏大密集,好看!”

公開資料顯示,導演艾默裡奇為這部電影準備了15年,耗資超過1億美元,片中並沒有特別貴的演員,所以基本上錢都花在了特效了,尤其是俯衝轟炸航母上。這種轟炸方式被稱為人類戰爭史上最危險也是最華麗的戰術,在電影臨近結尾處,中途島戰役中,貝斯特兩次駕駛轟炸機炸航母從高空直衝日本航母,簡直就是這部電影的高光時刻。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第二、立場中立,不吹不黑。“主旋律戰爭片卻能控制好立場,歌頌美國軍人的同時也不一昧抹黑日本軍隊。”

最好的體現的就是日本軍官帶領副手一起和船炸沉的場景,保住了日本人的尊嚴。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這一點其實並不能算該片特別有競爭力的優點,因為美國人總喜歡抬高敵人的實力,再去打敗他們,進而體現自己國家的牛B,不止打地球人,就連打外星人,美國也是這個套路。不過,還是要提一下,畢竟抗日戰爭這種容易帶入情緒,能保持理智這點是需要中國電影人好好學習的。

說完優點,可以說缺點了。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這幾部大片的缺點是相似的,都是輸給了劇情。前面我們說導演為這部電影準備了15年,但是我猜導演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還原歷史記錄和宏大場面上,像李安注重技術效果,忽略真正打動人心的戲劇魅力。

《決戰中途島》的故事從1941年12月7日,一直講到了1942年6月4日,橫跨6個月,這6個月的時間,總共發生了三件歷史上的大事:第一件是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本宣戰。第二件事是美軍突襲日本東京,回敬日本的行為。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這兩件事在2001年被邁克爾貝拍成了《珍珠港》,18年過去了,我們以為拍出《獨立日》、《2012》、《後天》的艾默裡奇可以拍出一部比邁克爾貝三角戀情更好視角的太平洋戰爭,但艾默裡奇擅長宏大場面卻不會處理劇情細節的弊端暴露無遺。
第三件是中途島戰役,也就是該片要重點講述的歷史事件。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但在最終的呈現效果上,準備了15年的艾默裡奇居然只拍出了俯衝轟炸這個高光時刻,其餘時間開了嚴重的小差。

按照官方的說法,該片力求呈現真實的二戰,戰爭是主角,所以人物是群像式的,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縱然是尼米茲和山本五十六兩位歷史的牛逼人物也讓位給了戰爭這個驅動力,更不用說底下收集情報的副手和以貝斯特為首的飛機手,統統都淹沒在歷史的事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居然是那位誓死不說機密,被淹死的飛行員。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我想艾默裡奇大概是忽略了,在真實的歷史進程中,面對生死關頭,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罷,他們在做出決策的那一刻,必定帶著人物弧光的,這樣的人物孤光是一部電影帶動情緒的關鍵要素。

退一萬步講,就算你把人物都淹沒了,那麼一個個事件串聯起來也應該賦予它們特殊的意義才對。可你倒好,照著歷史日記拍一遍,跟記流水賬式的,那還看什麼電影,不如去看歷史書算了。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艾默裡奇的本意是想突出戰事中情報的作用的,片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給情報機構,但在不斷的時間累積和碎片化的剪輯中,情報帶來的緊張感,刺激感都消失得蕩然無存,只剩下電影中的人一個個自嗨,根本無法帶領觀眾走進戰場。

艾默裡奇如果可以學習自己在《獨立日》中電腦工程師破譯外星人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用在這部電影上,那情報的作用就能發揮最大的魅力。關於這一點,我猜是因為導演太過注重歷史的真實性,束縛了自己的想象力,但真實中的歷史就沒有破譯密碼的“興奮時刻”了麼?顯然是不可能的。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2017年,諾蘭大神的《敦刻爾克》遭遇滑鐵盧,他敗就敗在只關注危機下人物的內心焦慮,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互動。

同樣的,《決戰中途島》也犯了這個毛病。6個月時間,我並沒有看到電影中的人物有什麼變化,算是主角的貝斯特臨危受命,成為指揮官,他最大的變化是開始擔心別人的生死,身上有了責任,但這個責任很淡,因為片中並沒有展現他和隊友的緊密聯繫,有的只有他高超的轟炸技巧。

《決戰中途島》:口碑兩極分化 是好是壞全看喜好

既然片名是《決戰中途島》,為了避免大家和邁克爾貝的經典做對比,艾默裡奇就應該集中精力處理中途島戰役前後的美國實力和日本實力對比,拍出以小博大的偉大,展現歷史中正義之師的風采,為了這一目的,加些無傷大雅的戲劇化衝突也是無可厚非的。可惜偏偏把歷史的高光時刻拍成了日常,非常可惜。

但話又說話來,你要是隻看歷史,不關注那些戲劇性的東西,只求瞭解這一時間段的事件,那該片算是不錯的科普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