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康復系列講座(五)-呼吸訓練改善呼吸困難

一個真實的案例:今天遇到一位患者,他是我的一名老患者,三個月前因為呼吸困難,由家裡人扶著來找我看病,我問他:現在用了什麼樣的治療?他說:僅僅用了吸入的治療。我說:建議您進行呼吸康復治療,對於提高您的運動能力,緩解呼吸困難的效果,要好於藥物。他說:我稍微一活動就呼吸困難,擔心病情加重,不敢運動。我說:慢性肺病的朋友都會有一個誤區,就是擔心運動會加重呼吸困難,而不活動,時間一長,肌肉都萎縮了,就更加沒有力氣,然後更加無法活動,形成惡性循環,最後生活不能自理。於是我建議他進行規律的呼吸康復治療,今天他自己一個人來找我,說經過這三個月的康復治療,他的呼吸困難大大緩解,已經可以自己一個人到處走了。我也為他感到高興。 

呼吸康復系列講座(五)-呼吸訓練改善呼吸困難

隨著人口老齡化,由於長期吸菸和空氣汙染的因素,患慢性肺病的人越來越多,比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擴張,肺間質疾病。這些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咳嗽和呼吸困難,藥物治療並不能根治這些疾病,於是專家建議患者通過呼吸康復治療來提高運動能力,緩解呼吸困難,迴歸社會。

呼吸康復的兩大功能

第一改善呼吸肌功能並減輕呼吸困難。第二、減少疾病加重住院的次數。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實現:

1、耐力訓練
2、抗阻力訓練
3、呼吸訓練
4、痰液清除技術

本章主要介紹呼吸訓練,改變呼吸模式。

呼吸訓練

我們一般正常情況下的呼吸模式是胸式呼吸,也就是靠胸部的起伏來達到呼吸的目的。這種呼吸的效率非常低下,但是,對於健康人來說是足夠了。然而,對於慢性肺部疾病的人來說,由於呼吸道是狹窄的,所以呼吸時所消耗的能量就比正常人高很多,

胸式呼吸主要靠的是輔助呼吸肌肉,比如肋骨之間的肌肉和頸部的肌肉來呼吸,這會大大增加呼吸做功,導致呼吸困難和疲勞,限制了他們的運動能力。所以呼吸訓練的目的就是改變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提高膈肌的呼吸效率,減少輔助呼吸肌肉的參與,從而減少呼吸困難。

呼吸康復系列講座(五)-呼吸訓練改善呼吸困難

胸式呼吸是輔助肌肉為主且效率低下

腹式呼吸(又叫膈式呼吸)

該技術鼓勵患者主要使用膈肌進行腹式呼吸並儘量減少輔助呼吸肌肉(頸部和胸部的肌肉)的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1、體位:端坐位,上胸部和肩部放鬆。
2、雙手位置:右手放在腹部以提供觸覺反饋,左手放在胸部。
3、呼吸控制:吸氣時,腹部向外鼓(鼓肚子),使腹部的手逐漸向外移動(把氣吸到你的右手中)。胸部的左手感知到的移動達到最小。
4、訓練時間:鼓勵患者每天進行此技術,每次10分鐘~1小時,每天2~3次。
5、效果檢驗:腹部來回大幅度移動和胸部移動的減小,說明技術有效。
呼吸康復系列講座(五)-呼吸訓練改善呼吸困難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的好處

腹式呼吸的訓練目的是糾正異常的呼吸模式,學會正確的呼吸方式,從而控制呼吸困難,降低呼吸的消耗,改善通氣分佈,從而改善氣體交換,運動能力和症狀。患者需要能夠自如的改變他們的呼吸形式,從而更慢、更深的吸氣,腹部活動更大,胸廓活動更小。

研究顯示,腹式呼吸對腹部和膈肌的活動程度,呼吸頻率,肺功能,血氧飽和度均有顯著的改善。通過4周的腹式呼吸訓練,6分鐘的步行距離提高了34.7米,生活質量問卷(SGRQ)顯示總分改善了10.5分。

呼吸康復系列講座(五)-呼吸訓練改善呼吸困難

6分鐘步行距離改善

縮唇呼吸

縮唇呼吸是指,吸氣時經鼻,呼氣時經過部分關閉的嘴唇呼氣。具體做法如下:

1、吸氣:鼻子自然吸氣。
2、呼氣:通過撅起的嘴唇呼氣以產生輕微的哨聲。(想象一個小蠟燭的火焰在閃爍但不被吹滅)
3、吸氣和呼吸的比:1:2(吸氣2秒,呼氣4秒或者吸氣3秒,呼氣6秒)
4、訓練時間:在任何時間都建議使用。特別鼓勵在運動訓練時或勞累後,以及日常生活活動中來嘗試縮唇呼吸。
5、效果檢驗:通過呼吸頻率的降低、呼氣時間的延長以及症狀的改善來證明。

縮唇呼吸的好處

研究顯示,經常採用縮唇呼吸,可以顯著增加氧飽和度,改善缺氧和肺功能,降低呼吸頻率,減少無效做功消耗。經過4周的縮唇呼吸日常漸進性訓練,6分鐘步行之後的呼吸困難顯著減少,身體功能評分顯著提高,顯著降低了訓練後的呼吸頻率。增加了6分鐘步行距離34.9米。

呼吸康復系列講座(五)-呼吸訓練改善呼吸困難

縮唇呼吸

總結

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均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減少無效做功,提高呼吸的效率,改善缺氧,提高運動能力。縮唇呼吸更加容易學習和掌握,並且馬上就可以看到效果。但是,腹式呼吸更難以學習,並且需要4周每天練習,才能實現肌肉的訓練效果,並且轉化為功能性運動能力的提高。儘管不能立即產生效果,但是長期堅持呼吸訓練的人確實可以有症狀上的獲益和功能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Lewis LK1, Williams MT, Olds T. Short-term effects on outcomes related to the mechanism of intervention and physiological outcomes but insufficient evidence of clinical benefits for breathing control: a systematic review.Aust J Physiother. 2007;53(4):219-27.
  2. Spahija J, de Marchie M, Grassino A. Effects of imposed pursed-lips breathing on respiratory mechanics and dyspnea at rest and during exercise in COPD.Chest. 2005 Aug;128(2):640-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