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客家,意思是“客而家焉”。客家是中華漢族民系唯一不以地域而是以文化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具有獨特的語言、文化、習俗和客家精神。歷史學家羅香林教授在《客家研究導論》中說:南部中國,有一種富有新興氣息的、特殊精神、極其活躍的民系,一般人稱他們為‘客家’,他們自己也稱為‘客家’。”

可以說,客家人的歷史,就是一部遷徙史。清末客家詩人黃遵憲有詩云:“中原有舊族,遷徙名客人。過江入八閩,展轉來海濱。儉嗇唐魏風,蓋猶三代民。”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心中客家人的源流——北方中原地區。中原地區文明發達,也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改朝換代導致的兵燹戰亂,讓大批中原漢人為避禍自存,遠徙異域他鄉。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客家人各時期遷徙路線圖

古代客家先民,從秦徵嶺南融百越時期開始,歷經西晉永嘉之亂、東晉五胡亂華、唐末黃巢之亂、宋室南渡,中原漢族大舉南遷,陸續遷入南方各省。經過千年的融合、演化,逐漸形成一支具有獨特方言、風俗習慣及文化形態的漢族民系。後來,客家人以贛閩粵交界地帶的贛州、汀州、韶關、惠州、梅州、深圳、河源等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南方各省乃至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並最終成為漢民族中一支遍佈全球且人文特異的重要民系族群。

在歷史長河中移民的遷徙是持續不停的,而大戰亂、大災荒、大布局等動因,往往將遷徙運動推向階段性的峰值。中華歷史上有六次規模大、時間長的遷徙高峰期,對客家民系的形成和發展影響重大。

第一次大遷徙

秦開五嶺、百越歸化、趙佗治越

中原漢人南遷最早、與現今客家地區關聯最早的,是“秦開五嶺”。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一中原的大業後,即開始著手經略嶺南。他派蒙恬率30萬大軍駐守北方,抵禦匈奴。而對於嶺南,他派了50萬大軍以上。

據《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和趙佗率領50萬大軍分五路向嶺南進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郡,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三年不解甲馳弩,以與越人戰。”南下的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裡),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水土不服的秦軍受到越軍的頑強抵抗,雙方都損失慘重,秦軍損兵30萬,屠睢陣亡,餘部20萬人退守兩廣北部邊界。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靈渠修好之後,秦始皇再度派任囂和趙佗大舉揮師南越,鐵蹄所到,嶺南歸化。秦始皇設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委任任囂為南海尉,趙佗為南海下屬的龍川縣縣令。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趙佗(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恆山郡真定縣(今中國河北正定縣)人,擔任龍川縣令六年,當時的龍川縣管轄範圍包括現在的河源市各縣、汕尾市的海豐、陸豐、惠東等縣,還包括韶關市的新豐,梅州市的五華、興寧、豐順,江西省的尋烏、龍南、定南等地。

這片土地現在是客家人的聚居之地。趙佗主政龍川期間,興修農田水利,引進中原先進文化,實行“和輯百越” 的政策,提倡漢越通婚,尊重越人風俗,促進融合和社會和睦發展,一改嶺南蠻荒景象。他還上書朝廷,要求派3萬婦女到嶺南,秦始皇派來1.5萬名婦女。這是歷史上首次向嶺南的純女性移民,對中原民眾在龍川以至嶺南一帶的繁衍生息具有重大意義。

任囂死後,趙佗繼任南海尉,後在公元前204年創立了“東西萬餘里”的南越國,國祚93年之後歸漢,嶺南正式列入中國統一的版圖。趙佗一直活到103歲,傳位四代,影響擴大到整個廣東。隨軍的兵士、貴族、官吏、賈人和1.5萬名婦女等,就在五嶺之南就地屯墾、安家落戶。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這些人多數成了廣府、潮汕民系,也有少數成為客家先民。例如現在龍川有秦、韋、李、任四大姓氏的族譜記載,祖先都是隨趙佗從中原南遷的完整家庭。在五華、豐順等地,還出土了秦代的兵器和錢幣等物件。謝梅《廣州人文淺說》一文說:“那時(秦朝)有個將領史祿通,屯兵揭陽一帶,其部屬之一部分留在梅縣地區,這就客家最初的由來。”

第二次大遷徙

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五胡亂華

從東漢以來,中國西部和北部周邊的各少數民族開始不斷地向內地遷徙。魏晉之際,在北方漢族人口銳減的情況下,胡族內遷形成高潮。在這過程中,內遷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鮮卑、氐、羌等,歷史上泛稱為“五胡”。西晉諸王為爭奪中央最高權力,發生了一連串的相互殘殺和戰爭,歷時16年之久,史稱“八王之亂”,西晉王朝搖搖欲墜。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永嘉之亂後遷徙路線圖

公元306年,晉惠帝死,司馬熾嗣位,是為懷帝,改元永嘉。匈奴劉淵遣石勒等大舉南侵,屢破晉軍,308年劉淵正式稱帝。劉淵死後,其子劉聰繼位。次年,劉聰遣石勒、王彌、劉曜等率軍攻晉,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殲滅十萬晉軍,又殺太尉王衍及諸王公。311年,匈奴兵攻陷西晉京師洛陽,俘虜了晉懷帝,縱兵燒掠,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人,史稱“永嘉之亂”。此為異族首次入主中原。《晉書·食貨志》載:“是年又大疾疫,兼以饑饉。百姓又為寇賊所殺,流屍滿河,白骨蔽野。劉曜之逼,朝廷議欲遷都倉垣。人多相食,飢疫總至,百官流亡者十八九。”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東漢兩晉的塢堡,像極了圍龍屋

永嘉之亂後不久,懷帝被匈奴人所殺,其侄愍帝被擁立於長安。西晉王朝貴為天子的兩任皇帝在異族政權下受盡屈辱,喪失了尊嚴和生命。這時皇室、世族紛紛遷至江南,西晉王朝名存實亡。到了316年,匈奴兵攻入長安,俘虜了愍帝,西晉至此宣告滅亡。建興五年(317年),司馬睿在建康即位為晉王,建東晉,年號建武。太興元年(318年),正式稱帝,史稱晉元帝。而後,各族陸續在北方建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東晉十六國形勢圖

之後五胡各國混戰不休,胡人政權“以擄掠屠戮為樂,強搶漢地為榮”,大肆殺戮,使“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手無寸鐵的西晉百姓,在五胡亂華和永嘉之亂中,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中原人民流離失所,死傷無數。

晉中央政權遷都至今南京,中原士民相率南徙,以衣冠士族、官宦大戶為主體的中原居民向較為安定的江淮地區遷徙。大致從晉、豫等中原地區遷至鄂豫南部和皖贛長江兩岸,遠者抵達贛水流域。也有一些遷往今福建、浙江、江西、廣東等地,史稱“衣冠南渡”。那些遷往今閩、浙、贛、粵等地的中原人,“尚有自東晉後前來者”,成為“原生形態的客家先民”。

唐林諝的《閩中記》雲:“永嘉之亂,中原士族林、黃、陳、鄭四姓先入閩。”明何喬遠《閩書》則稱“衣冠始入閩者八族”,除了以上四姓,還有詹、胡、丘、何4姓。西晉時期,時年44歲的賴忠誠深感朝廷腐敗,辭官後攜一家老小輾轉遠徙,來到贛南北端,在崇山峻嶺間、梅江上游的桴源開闢而居,在此營謀耕讀,桴源也成了客家賴氏的發祥之地。其子賴列寶忠義剛直,曾隨東海王司馬越出征討伐司馬穎,卒于軍營。第七世賴仲方在元嘉末年遷居雪竹坪,詩禮傳家,成為寧都縣城開基第一人。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贛州石城縣屏山鎮長溪村賴氏祠堂

程、楊、卜、古本是洛陽四個望族,以學問、財富或公益美德載譽京師。八王之亂期間,幾大家族組成近2千人的隊伍,禱過天神、拜別鄉鄰,帶著祖先骸骨,結伴南下。最終程旼家族在嘉應州平遠壩頭振東村官窩裡定居,而楊、古、卜等家族則在梅江上游擇地而居。據《嘉應州志》記載:“程旼,邑之義化人(今屬梅州平遠),生於晉時,好讀書,值五胡亂華,晉室亡,乃結廬江濱,隱居不仕,故稱程處士。邦人仰程之風,故名其所居之裡為程鄉,所築之橋曰程橋,而江亦曰程江。”程旼道德著於鄉里,“有愧怍者望其廬而思過”。程鄉也稱為中國古代史上僅有的以個人姓氏封名的兩個縣之一。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程旼在梅州平遠的故居

中原漢人從漢末開始大量避亂入閩,西晉太康三年(282)閩西曆史上第一個縣——新羅縣設立,包括龍巖、寧化、清流、歸化、南靖等廣袤區域。但此時居民漢人不多,多為“山越”,據山險而居,徵賦稅極其困難,因此劉宋泰始四年(468年),新羅和宛平、同安一同被撤銷縣制。

第三次大遷徙

安史之亂、黃巢兵變、靖康之變

唐王朝經"安史之亂"嚴重摧殘後,社會經濟與政治制度衰敗不堪,到了唐末更病入膏肓。唐懿宗(860-873年)時,劉允章上書直陳當時的社會形勢是"國有九破","民有八苦"。在俏宗乾符元年(874年)爆發了燃起上濮州(河南範縣)和曹州(山東曹縣北)以王仙芝與黃巢為首的聲勢浩大的農民運動。

戰火很快在幾年內燃遍中原大地。黃巢軍還遠征福建、廣東。戰爭攻伐引起劇烈動盪,泉州、漳州、潮州沿海的漢族紛紛向汀州、敬州轉移。黃巢的行軍路線繞開了汀州,使汀州稱為這一時期的世外桃源。從客家搖籃贛南向東,翻過武夷山進入閩西的客家先民也有很多。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永安土堡,被稱為土樓之母

後來聚居客家人的地方,大都有反映這一時期百姓逃亡,攜子負侄的婦人途中怒斥黃巢,黃巢許以“掛葛藤者不殺”,百姓獲救的“葛藤坑”故事。晉朝時期“衣冠南渡”到達的江淮地區,正是黃巢席地卷殺的主要地帶,已經遷徙過一次的“中原衣冠”不得不又再次向南遷徙。石城離寧化相距100裡,客家祖地石壁村就在兩城之間。客家先民到達贛南後,進入閩西。

黃巢亂後,唐末又進入十多年軍閥混戰,並於公元907年進入四分五裂的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的開國君主大多通過非常手段奪權,多是好鬥善武的異族人氏,是以紛爭頻繁。王夫之稱朱溫篡唐到北宋統、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次"戰國焉允矣!"在五代這種血腥割據的時代,老百姓面臨兩個選擇,要麼暴動,要麼遷避中州之外並向南徙。公元917年劉巖在廣州稱帝,國號大越,次年改為大漢,即南漢帝,轄區包括興寧、循州等地。劉巖重視教育,禮賢下士,重視商業,並安置中原避難而來的士大夫。

北宋時期軍事軟弱,多次戰爭失敗需支付大量賠款,人民賦稅重壓如山。北宋政策上放任官僚地主兼併土地的"不抑兼併",對老百姓進行殘酷壓榨,造成"田制不立"而使大量農民失去土地。不少人民除遭異族的殺戮與擄掠外,就是往內地乃至南方遷徒,其中在宋與遼簽定"澶洲之盟"前,僅官方就輸送了雲、應、寰、朔四州人民內徙。史籍記載當時各地擁有土地的"主戶"日益減少,而失去田產以依附主戶任其剝削欺凌的"客戶"卻不斷增加,社會矛盾尖銳化,也導致國家落敗,北宋以靖康之恥告終。

閩粵贛邊區因為天險地僻,在唐末期間,除贛南遭受短暫而小規模戰亂之外,其餘地區相對安寧。正因如此,這片剛開始漢化而大有開發潛力的十地,湧人了無數北方南來的移民。閩王朝創建者王審知帶來大量來自江淮的將士,解甲歸田後留居贛南閩西。《崇正同人系譜》中記錄多個家族是這樣到達客家地區的。此外,閩、南漢廣取文士為官吏,使留寓閩粵、落地成客的北方文人佔相當大的比重。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這段時期客家先人南來的路線,從河南西南部、江西中部、北部及安徽南部的漢人再次南移,進入閩廣,尤其是福建石壁地區。寧化是入閩客家先民的第一個會聚點。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崇正同人系譜

如《嘉應劉氏族譜·世系行實傳》記載:“一百二十一世祖諱祥公,妣張氏。唐末僖宗乾符問(874一879年),黃巢作亂,攜子及孫,避居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洞......祥公原籍,自永公居洛陽,後徙江南。”又如《崇正同人系譜·氏族》載李氏:“南來之祖,則溯始於十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黃巢之亂,由長安遷於汴梁,繼迂福建寧化石壁鄉。同上書載蔡氏:“蔡氏本週姬姓之後,文王子叔度封於十蔡,今澗陽、汝陽、上蔡、新蔡諸縣......唐末避黃巢之亂,迂於閩南。”

北宋年間,客家典型民居土樓開始在福建出現,說明客家先民經過輾轉遷徙,對中原迭遭兵燹失望,已完全放棄迴歸北方安土念祖的想法。

第四次大遷徙

宋室南渡、抗金勤王、元軍鎮壓

宋朝繼靖康之恥後遷渡江南, 不少士族百姓隨著宋室南遷。他們由河南、山西、山東渡過黃河, 再流徙到河南、安微,然後渡過長江到達浙江、福建、江西。宋元之戰從公元1235年爆發,至1279年2月崖山宋室覆亡,持續近半個世紀。這是蒙古鐵騎縱橫世界形成令歐洲人喪膽的“黃禍”以來,遇到的費時最長、著力最大、最為棘手的長期戰爭。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南宋軍民向南抗元的路線

後來忽必烈派兵馳驅南下, 南宋小朝廷沿著海路坐船南逃,許多皇室貴族及朝廷顯宦輾轉南來,勤王之師由各地擁至粵東。文天祥是江西吉安人,是南宋有名的狀元。他在閩粵贛交界地帶抗元,艱苦卓絕,兵行經過贛州、興國、龍巖、汀州、韶關、梅州、惠州、海豐,基本上是客家地區。

五華魏氏族譜記載:“三十九世祖淑玉公……時值宋末,天下混亂,有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人,扶宋主,在贛州,霸截水道。元主騎兵二十餘萬,……,殺戮人民,在此經過,……”客家義民前赴後繼響應支持南宋抗元,包括一些女將軍。《五華縣誌》說,“文丞相過長樂,一呼而從者數百。”可見客家人之英勇忠義。文天祥在江西吉水戰敗, 率殘部轉戰到嘉應州。為了擴充隊伍,號召當地百姓入伍,長樂(今五華)程鄉(今梅縣)等地百姓紛紛響應。當地所有年青壯丁大部參軍, 力阻元軍,浴血奮戰,直至陸秀夫揹著宋末帝趙昺在新會崖門投海自殺,宋室覆亡。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陸秀夫揹著宋懷宗趙昺跳海

宋亡之後,文天祥旗下軍士則輾轉返回僻野深山中的客家地區隱居,所以很多客家族譜,往往對箇中戰亂和勤王抗元之事多有記載,如梅州的丘姓、廖姓、謝姓、葉姓,福建龍巖的易姓,江西尋烏的潘姓等。直到現在, 台山、開平、恩平、新會一些村鎮,仍有不少客家人聚居,尤其赤溪一縣, 現劃入台山縣治幾乎全為客家人,其所操方言與梅縣客話無殊。他們不少是在崖門潰散後在當地落籍並繁衍發展。嘉應州因積極勤王, 隨文天祥轉戰粵東, 失敗後受到元軍殘酷鎮壓, 屍橫遍野, 血流成河。從而嘉應五屬“ 人口銳減, 地為之疏” 。

由於嘉屬地區的丁勇大部在勤王中殉難和遭到元軍的屠殺迫害外逃, 勞動力極度匱乏, 毗鄰該地的閩贛邊民, 從而相率前來填補空白。這些向嘉應州遷徙的多是早年由中原南來在閩、贛駐足的客籍人士。漢族南來的先民, 之所稱以為“ 客家” , 據有關史料記載“ 客家” 的得名, 是與當時的“ 土著” 相對而言的。由於秦漢以來的漢族先民, 分批南來, 到了宋代戶籍立冊, 認為先到為主, 稱為“ 主籍” 如廣府語系和潮州語系的先民, 後到為“ 客” ,稱為“ 客籍” 。因此“ 客籍人” 又稱“ 客家人” , 從此正式定稱。

英籍華裔作家韓素音(也是客家人)在《客家人的起源及其遷徙經過》一文中說“ 客家這個名稱並不表示它是一種民族, 因為客家人就是漢人, 中國人。這個名稱適用於一切流離失所的農民, 只在十世紀以後才成為一個特殊集團的專稱。從災荒中移動的大批難民, 是隻求‘棲身之地, 的人群, 他們被稱的‘ 客人’ , 而不叫做無家可歸的難民, 完全是一種禮貌的表示。” 南宋至元末明初約500餘年,客家已大致定居於粵閩贛三角地域,客家的語言、民俗、觀念等趨向成熟,客家文化獲得穩定的發展。

第五次大遷徙

元明清朝、改朝之戰、湖廣填川

到了元末明初, 兵兇戰危,閩贛等地客家人又再次大批播遷梅縣一帶。據《嘉應州志》載“ 今之土著多來自元末明初, 以耳目所接之人, 詢其所來自, 大抵多由汀州之寧化, 其間亦有由贛州來者。其語言聲音皆與汀贛為近, 其傳次不相上下, 約在二十餘世之間。”

現在嘉屬不少氏族的族譜、家譜明載由元末明初遷來。他們在梅縣紮根以後, 由於該地山多田少, 土瘩民貧,無法安身立命, 乃圖向外發展。以後他們逐漸向西移動, 一路往興寧、五華、紫金、龍川、河源、博羅而至增城。想向珠江三角洲擴展, 由於當地為廣府語系的人所踞夕他們自立門戶, 劃地為牢, 難尋插足之地, 客人只得至此止步,無法向前逾越。

另一支則由梅縣、大埔、豐順至揭西。另一支向粵北流徙, 前往和平、忠信、翁源而至曲江。與由江西大庚嶺進入南雄、始興、韶關的客家人會合後朝南轉向英德、清遠、從化,到達花縣。最後由江西經湖南一路流徙到廣西的客家人, 他們分別進入全縣、陸川、貴縣、桂平、武宣、平南、博白等地, 有些還遠至欽廉、防城一帶地區, 謀求棲身之地。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湖廣填四川,帶來大量的會館

到了明末清初,當清兵到達福建、廣東時,客家反清復明義士多起而勤王抗擊清兵,後義師失敗,被迫散居各地,甚至在清廷的屠殺下泛舟海外避難。許多心懷“ 反清復明”的志士及秘密會黨相率而來, 在清廷權力不及的地區安身立命。直到現在許多僑居地建立的華僑團體諸如洪門懇親會、洪門致公覺、安良堂、協勝堂、洪順義等帶幫會色採的組織, 就是從當年標榜“ 反清復明” 的洪門會黨、堂口演變而成的。這是明末華僑移眾出國的明顯標誌。這些華僑先驅拓荒者, 除了廣府、潮州、閩南語系人外, 客家人佔有相當比重。

清朝初年,在臺灣,鄭成功抗清失敗,清王朝為了扼反清活動,實行海禁,禁止閩粵人士移居臺灣。後來鄭氏歸順,海禁鬆弛福建漳泉、廣東惠潮人民紛紛移居臺灣。

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臺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廷採取“ 湖廣填川” 的獎掖政策,鼓勵人口較密的湖南、廣東移民, 補充四川的勞動資源。並優待凡入川的男丁補助白銀八兩, 婦女補助白銀四兩, 從而促使一批批的客家人進入“ 天府之國” 。如朱德同志在他的《母親的回憶》中說他的上代是從韶關入川。英藉華裔作家韓素音在《客家人的起源及其遷徙經過》一文中也說到她的祖上亦是於清初從梅縣遷到四川定居。

第六次大遷徙

土客戰爭、太平天國、清末革命

19世紀40年代,隨著《南京條約》的簽訂,西方殖民列強進入中國,中國社會矛盾尖銳激化。咸豐同治年間(1854-1867)廣東土客(廣府人與客家人)大械鬥,“仇殺十四年,屠戮百餘萬,焚燬數千村,蔓延六七邑”。這場械鬥起於粵中西部之鶴山,波及開平、恩平、高明、新興、新寧、陽春等幾十個縣,歷經十多年,雙方總共損失人口達幾百萬。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碉樓,當年土客械鬥的見證

這場慘烈的大規模衝突導致五邑(新會、新寧、開平、恩平、鶴山)等地的廣府人與客家人向海外大規模移民。面對人口的大量死亡、經濟一蹶不振的情形,成千上萬的廣府人與客家人開始踏上前往東南亞、夏威夷、舊金山的路途。在今天的北美西部各州、東南亞各地華人隨處可見,追源溯流,在很大成程度上是這場可怕的大械鬥促使當地的農民冒險走上“豬仔”之旅。

長期的大規模械鬥對客家人的損傷遠遠超過廣府人。雖然客勇善戰,但是珠江三角洲畢竟是廣府的大本營,廣府人在械鬥失敗逃亡的情況下一般多少都有些親朋好友可以投靠。相較而言,客家人要是被迫離開家園,往往就無處可去,變成清軍清剿對象。

最終清廷為解決土客械鬥問題,將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客家人遣散回客家原鄉或安插到人跡較稀地方乃至外省,今天贛南地區的客家人不少祖先就是土客械鬥以後從廣東遷入江西的。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客家圍龍屋

差不多在同時期,1851年洪秀全、馮雲山在廣西金田發起太平天國起義,兩年內以燎原之勢佔領南京。洪秀全的祖上是梅縣石坑人, 以後遷到花縣官祿布居住, 他和馮雲山都是花縣客家。以後選擇在廣西金田起義, 那裡更是客籍人聚居的地方。太平天國主將楊秀清、石達開、韓昌輝等許多將領同是兩廣的客家人。據《清檔案館太平天國史料》記載天王洪秀全的元配“ 賴後, 嘉應州人。天足、能騎善射” , 也是地道的梅縣客家人。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廣西賀州的圍龍屋

1864年太平天國覆滅以後, 潰散殘部和洪門秘密會黨天地會等組織和個人遭到清軍到處圍捕, 企圖斬盡殺絕。這些倖存的義軍, 潰散後不敢返回故里, 被迫逃到香港、澳門、汕頭、廈門、和海口一帶,有的出國在外,到達東南亞、南美洲等。

當時各國壟斷資本為了攫取廉價勞動力,紛紛派人前來誘騙華工豬仔, 許多破產農民和失業小手工業者被引上鉤。流散到以上港口的起義倖存者和被追緝的會黨中人, 在走投無路中, 也和契約華工一道被販運出國, 分別被遣送到新加坡、馬來亞、緬甸、印尼、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北美洲。

孫中山先生早期領導的多次武裝起義, 失敗後亦有不少革命志士逃到海外, 與華僑勞動大軍匯合。他們到達異國, 多數從事墾荒山, 種橡膠, 開錫礦, 築鐵路, 挖運河, 開金礦一類漫無休止的緊重體力勞動。

影響客家民系形成的六次大遷徙運動

除以上6次大規模的遷徙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如唐朝名相張九齡,廣東曲江客家人,《資治通鑑》記載:張九齡祖籍河北保定人。《阮氏元廣東通志列傳》載:孟郊,先祖南昌人,五代間,有官興寧,因家焉。貶謫循州或梅州的如蘇東坡的弟弟蘇轍,還有鐵漢劉遠城,黃峭山的八代孫、身居南宋相位的黃潛善被貶梅州,之後在梅州定居……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他們中只有閩粵贛系和源自這一系的人,才被稱為客家人。

本文參考書籍和文章:

安國強. 客家大遷徙(上下卷)[M].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

《豐湖雜記》 ,徐旭曾,1808

《崇正同人系譜》

《客家研究導論》 , 羅香林 /上海文藝出版社 ,92年

《客家源流考》 , 羅香林 /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89年

《客家史話》 , 巫秋玉 , 黃靜 /中國華僑出版社 ,97年

李松庵. 客家人的幾次南遷初探[J]. 嶺南文史(1):97-105.

黃順等.客家風情[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郭呈祥等.客家人文.廣東科技出版社,1999

可按人名或關鍵詞查找瀏覽客名堂的

全部歷史文章

~~ ~~ ~~ ~~ ~~ ~~ ~~ ~~ ~~ ~~

關注這個號的人,都是有趣有品位有格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