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情书: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

人世间的爱,简单的大抵不过柴米油盐,风雨中相伴一生;辗转的,却能哀怨得断尽香炉小篆香。

当初,年轻的徐悲鸿,第一眼望见那位感性的女子,即觉得她美丽且忧伤的性情中,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成分,于是,他的心不自觉,轻声低叹。

在蒋碧微的眼里,只觉得徐悲鸿的剪影,有一种光阴潺潺在流动,简曼,心醉。

民国情书: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

· 最好的爱,是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徐悲鸿与蒋碧薇初次相见的怦然心动,是在雕栏画栋、燕飞人静的庭院间流淌,彼此并肩望着户外鸡鸣桑树的情景,幽生出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晕眩。

这份爱来得浪漫,而且轰轰烈烈,才子佳人,携手私奔,患难与共。这么难得的爱,理应得到好好珍惜。

让人措手不及的是,最后,也只能是出让人不知是叹还是骂的悲剧。但爱,从来也就没有对错之分,最好的,也不过是那句,在对的时光爱上对的人。

民国情书: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

蒋碧微和徐悲鸿的悲哀,如果不是徐才子的浪漫情结,对珍爱和心中所想不顾一切的那份渴求,又怎会走到如斯结局。

徐悲鸿对学生孙多慈的藕断丝连,辜负了那个曾经让自己的心陷入窒息的爱并为自己抛弃荣华的贵千金,他的多情给了别的女人,徒留一份空心,去面对一直思念自己不离不弃的碧微。

但这世上,你所看不到的美,或者是厌倦了的美,在另一个男子眼里,却是一种上天的赏赐。

民国情书: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

· 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

即使是人到中年,张道藩仍然无法忘记,年轻的自己,风华正茂,在第一次遇见如晓风白莲般的蒋碧薇时,凝视着她拿了一只大玻璃杯,小口地浅吮着红茶,即觉得锁在蒋碧微眉宇间的那种不牵愁惹恨的幽静,真是幽静到灵魂的深处了。

当年即便是那般风流的男子,也有着新花初放,不含纤尘的真性情。

在蒋碧微与徐悲鸿因公事而分开的那段时间里,为了让她不至无聊,张道藩想方设法约了朋友陪她聊天,而她总是能给他的用心报以兴致勃勃,甚至在一次玩累后,就迷迷糊糊地在沙发上躺下睡着了。

等她一醒,发现身上盖了一条御寒的毛毯,屋内寂静无人,从虚掩的门隙中,阳光从外面泼水似地挤了进来。

轻轻地推门,在屋外,便看见守候了数个钟点的张道藩。这个温暖得让人心痛的瞬间,让她感动了好久,好久。

民国情书: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

“为什么她爱我而我不爱她,我却无法启齿向她直说:‘我不爱你。’

“为什么我深爱一个女子,我却不敢拿出英雄气概,去向她说:‘我爱你。’为什么我早有相爱的人,偏会被她将我的心分去了?

“为什么我明明知道我若爱她,将使我和她同陷痛苦,而我总去想她?

“为什么我一点儿都不知道她对我是否也有同等的感觉,我就爱她?

“为什么理智一向都能压制住我,如今离开了她,感情反而控制不住了?

“为什么我明知她即使爱我,这种爱情也必然是痛苦万分,永无结果,而我却始终不能忘怀她?

“你不必问她是谁?也无需想她是谁?

“如果你对我的问题有兴趣,请你加以思考,并且请你指教,解答和安慰,以你心里的猜度,假如我拿出英雄气概,去向她说:‘我爱你’。她会怎么样?

“假如我直接去问她:‘我爱你,你爱我不爱?’她又会如何回答我?

这首情诗是经过张道藩无数次的内心挣扎,终于成了他为爱走出勇敢的一步所留下的印迹,那样含蓄,怀着明知不会有结果的询问,惴惴不安地写了这封情书。

他不想给她困扰,想来也只是让自己断了念想,或者是,让她知道,有那么一个人,会爱她,而不顾一切。

原来,那种只见一眼,便已把所有的美好都镌在了石碑上,时间的侵蚀,也只会让一切变得更清晰深刻。

民国情书: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

· 爱抑或不爱,要用一生去回答

许是上天的怜悯,这几十年,从未被放下的爱,终于在徐悲鸿的决绝中,得到了成全。

“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补偿,在无穷痛苦悲哀中,煎熬了几十年的补偿。”

在台北寂静的黄昏路上,张道藩轻轻地拥起了蒋碧微,满怀深情。

在这段情中,张道藩的爱,入骨入髓,却能强忍一切,在面对蒋碧微时表现得云淡风轻,即使如此,她也能真切地感觉到,所以这位才女,也只能词穷地说:“他待我,真的很好,很好。”

民国情书: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

“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句诗,道出了多少辛酸,道出了多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但起码,他们共度的时光,还有曾经的波澜心绪,就足够彼此缅怀一生,温暖一生了。

民国动荡的年代中,腥风血雨里夹存着风和日丽,孕育了多少现实却不缺理想的人物,他们有同代人所没有的果敢、理智和想法,无论困境,依然努力让生活往自己所希冀的方向前行。

在那段不堪回首的近代史中,总有一些人,以无穷无尽的灵感,为自己的追求和对新世界的认知而奔走,他们仿佛是被时代所选择,出身名门,又受精英教育。

一如徐悲鸿,一如蒋碧薇。

而这,不得不说,是他们的幸运。

民国情书: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

过去,那片动荡不安的大地上,无数文人的笔触不仅成了记录那个时代的痕迹,更让当代人和后世人读到那段风雨飘摇时空里人们的所思所感,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唤醒点燃一批批前赴后继的热血人物。

他们的生命凭借自身而于斑驳的土壤上生机勃发,仿佛是戴着镣铐所舞出的绝世画卷。

在无数新鲜思想的冲撞下,民国乱世里的那些至情至性,演绎得如此唯美,比每一部情节精辟构思巧妙的小说都来得酣畅淋漓,但他们的故事又是真实可感的,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民国情书: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