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墨寶非寶:生於北京,長居滬上。喜靜厭動,喜睡厭醒,有些小懶。喜歡讀書,為了戰勝自己不斷起伏的情緒,尤其喜歡佛經。只執著自己喜歡的事,學任何有趣的事,讓自己可以和自己玩;只寫自己感興趣的故事,順便悄悄在故事裡埋下一些普世價值觀:愛國一點兒,正面一點兒,讓讀到的人可以覺得生活中“幸”永遠大於“不幸”。

80後暢銷作家、知名編劇,2011年在網絡發表作品出道,以極具畫面感的唯美文字和細膩的情感描寫為粉絲稱道,擅長駕馭多類型故事題材,不管是怎樣曲折、悲傷的故事設定,最後都會迴歸溫暖,因此有“暖心作家”之稱。

盤點墨寶非寶筆下最愛的三個故事~

NO1.《至此終年》

平生一顧,至此終年。

如果你遇到一個老師,曾是個外科醫生。十三歲那年,他和你的母親在同一間醫院被搶救,卻意外地,在六七年後,聽不見聲音,上不了手術檯,拿起書,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大學老師。

如果,他和你一樣,有個遺棄自己的母親,不能說出口的父親。

如果,他是因為一場舉國的救死扶傷,損失了該有的健康。

如果,他愛你。

你會捨得,不愛他嗎?

——得顧平生,平生已無憾。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微點評:我最愛的一本就是《至此終年》,顧平生和童言的故事,讓我相信他們在這個世界幸福的生活,相攜白首。我想顧平生的母親一定很愛很愛他,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安穩平凡。可是顧平生的前半生並不平凡,他是奮鬥在非典一線救死扶傷的醫生,後來他是教書育人的大學老師,歲月給這個男人留下了病痛,讓他失去聽力,但是,有一個女孩來到他的身邊,他們是師生,他們面對考驗,他們擁抱彼此,他們也曾分離,但,他們會一起走完這一生。

NO.2《一釐米的陽光》

他是她生命裡最後一釐米陽光,而她,是他唯一堅強的理由。

季成陽於紀憶而言,是童年時的一支喜樂,少年時的一杯咖啡,是那一隻專為她而畫的風箏,是那一部沒看完的《大話西遊》,更是她灰色生活裡不可替代的憧憬與愛。

她追在他的身後,模仿著他的方式生活,喜歡著他喜歡的東西。

對紀憶而言,她的整個青春期,從遇到季成陽開始,就只寫了一個名字。

紀憶於季成陽而言,是一抹清晨的微光,是最溫暖的存在,是關於祖國最深的牽掛。

他曾為了夢想一再離開她, 甚至傷害了她,可最終,他還是回到了她的身邊。

多年之後再回首,他絕對想不到,那一天,自己帶著一個小姑娘去登臺跳舞,就跳出了這麼綿長的感情線。

她是他最初的記憶,也是他最深愛的紀憶。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微點評:《一釐米的陽光》是我看墨寶非寶的第二本書,這個故事和《至此終年》一樣溫暖治癒,男主都比女主大一些年紀,怎麼說不諳世事的小女孩對閱歷豐富且才華橫溢的男子都會心存幻想,被他們的成熟氣質所打動。不可否認,顧平生和季成陽都是這樣,他們得職業是救死扶傷的外科醫生和在危險一線的戰地記者,他們是英雄,他們為了理想付出很多,甚至是身體的代價,於揹負自己理想的人才能成為別人理想中的人。二寶的書總是這樣細節之處可見溫暖,也不會拘泥於小情小愛,帶給我溫暖和感動,我知道且相信,生活裡的“幸”一定是大於

“不幸”的。紀憶和季成陽,他們是彼此的陽光,無論經歷了什麼,一如季成陽說的那句:“只要你想,就可以。”

NO.3《十二年,故人戲》

經年一曲故人戲,你我皆是戲中人。

初遇的傅三爺,是為捧人包下半個場子,喜歡翹著個二郎腿,偏過頭去和身邊人低語的公子哥。在那燈影裡的側臉,透著一種消沉的風流。

後來她才看清楚,在那半明半昧的光影裡,他坐的是,白骨成堆,守的是,浩浩山河。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微點評:《十二年,故人戲》這本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和考究,虛構的人物和歷史的轉折,融合的非常完美,講述了1907——1919這十二年風雲。看的時候很多感動的點,男主傅侗文也很有魅力,敬那些愛國志,士這是一個需要靜下心來好好回味的故事。

為這個故事寫了長評,鏈接:https://www.toutiao.com/i6725729585897406990/

把墨寶非寶的另外幾本書做了圖,放上來啦~

《一生一世美人骨》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一生一世,黑白影畫》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輕易放火》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輕易靠近》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我的曼達林》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很想很想你》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密室困游魚》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蜜汁燉魷魚》

墨寶非寶:那些年我們追過言情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