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相對於獅子、鬣狗來說,非洲野犬這種動物被人們提及的次數就要少很多,放在整個非洲大陸上,它們也確實算不上太出彩,但是這種只有30多千克的中小型食肉動物,卻有著別的種群沒有的生存智慧。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裡面,小小的非洲野犬憑藉著“大群”優勢,能夠獅子、鬣狗的地盤上搶食,成為非洲動物界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非洲野犬

對於這種似狗非狗、似狼非狼的動物,人們一直以來都很感興趣,但是由於發掘出來關於非洲野犬的化石並不多,所以人們對這種動物也知之甚少,更多的是對於它們當今環境下生活模式的研究。

非洲野犬是一種很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它們形成的群體非常牢固,因為每一個成員都知道,憑藉自己小小的身軀想要在非洲這片大陸生存下去,就只有“抱團取暖”這一條路。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在1820年的時候,荷蘭動物學家科恩拉德·雅各布·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首次科學地講述了這一物種,但是當時它們被稱之為“Hyaena picta”,從名字上看,是屬於鬣狗中的一種,但是這是錯誤的認知,實際上非洲野犬與鬣狗是完全不相同的兩個物種,甚至大科都不一樣,非洲野犬屬於犬科非洲野犬屬裡面的物種,而鬣狗則屬於鬣狗科裡面的物種。

這種錯誤認知直到1827年的時候才被修改過來,將它們分類到犬科動物裡面去了。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左:豺,右:非洲野犬

非洲野犬家族

人們在以色列的一個考古遺址上發現了非洲野犬的化石,這是人們發現關於這種動物最早的化石,大約可以追溯到20萬年前,那個時候非洲野犬就已經廣泛存在了。但是由於目前發掘的化石數量太少,所以人類對它們的進化過程知之甚少。但是在2018年的一項全基因組測序研究中,發現非洲野犬與豺存在非常古老的遺傳混合物,表明這兩種動物的親緣關係非常近。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非洲野犬的蝴蝶耳(左)與蝙蝠耳(右)

但是無論在外形還是在習性上面,它們又存在本質的區別,非洲野犬體重在17-36千克範圍內,較大的雄性首領能夠達到40千克以上,它們的毛色看上去較亂,有黑、白、黃三種顏色,遠遠看上去就如同班鐸的星辰一樣,不同的個體其毛色分佈也不盡相同,不過在普通人的眼裡,它們都是相似的。

非洲野犬給人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有一對大耳朵,根據亞種的不同,其耳朵的形狀也可以分成是蝴蝶耳和蝙蝠耳,兩種耳朵共同的特點就是大,與小腦袋不成比例。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非洲野犬與灰狼的頭骨、牙齒對比圖

非洲野犬的前臼齒很大,兩排共有42顆牙齒,咬合力雖然在野生動物中不是頂尖的,大約300磅的樣子,但是這種力道足以撕碎絕大多數蹄類動物的皮毛,特別是它們的“後槽牙”上下兩排裂齒間的縫隙是相互彌補的,這樣的構造令它們能夠輕易磨碎動物骨頭,成為真正“吃肉不吐骨頭”的猛獸,一旦它們開始進食,上下兩排牙就如同絞肉機一樣開始工作,將肉和一些嫩骨一起咬碎。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非洲野犬的5個亞種

按照傳統分類,非洲野犬可以分成5個亞種,分別是指名亞種、東非亞種、西非亞種、中非亞種以及索馬里亞種;但是如果按最新的分類來看,僅分成兩個亞群,分別是北非亞群與西非亞群。

它們曾經分佈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區,只有在最乾旱的沙漠地帶等一些地方才沒有它們的蹤跡,但是這些年來,由於受到迫害、疾病、棲息地減少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非洲野犬也活成了瀕危動物。

非洲野犬的生存現狀

非洲野犬主要生活在非洲一些乾燥的草原以及半荒漠地帶,曾廣泛分佈於非洲大陸,但是後來它們在北非、西非多地大量滅絕,在中非、非洲東北部等地區的數量也大量減少,如今大多數的非洲野犬都分佈於非洲南部、東南部,如果詳細到國家的話,那麼津巴布韋、納米比亞、博茨瓦納等國家是數量最多的。

目前非洲野犬的生存狀態並不樂觀,全世界也不過3000多頭,或許從下面的一些數據上就能夠看出,這種動物的生存狀態有多麼不樂觀:

  • 貝寧,1988年被認為已經滅絕了,在1990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也證實了非洲野犬在該國不大可能存在;
  • 阿爾及利亞,最後一次目擊非洲野犬的事件是發生在1989年,此後再無發現;
  • 岡比亞,最後一次目擊非洲野犬的事件是發生在1995年,此後再無發現;
  • 尼日利亞,境內已無非洲野犬種群,可能會有一些鄰國的會過來覓食,在1978年最後一次目擊之後,直到1991年才在一個禁獵區發現了一個個體;
  • 喀麥隆,1997年發現了4個非洲野犬種群,但是在2012年在北部的一項研究中,沒有發現任何的非洲野犬了;
  • 剛果共和國,1970年後,已看不到任何非洲野犬了;
  • 盧旺達,曾經在阿卡蓋拉國家公園大量出現,可後來在1983-1984年間,疾病的爆發使得這一物種滅絕了;
  • 安哥拉,20世紀70年代,非洲野犬數量大幅度減少,自1990年之後就沒有任何的目擊報告了;
  • 納米比亞,雖然有分佈,也得到了法律的保護,但是除了東北部之外,其他地方已無分佈;
  • 贊比亞,雖然有分佈,但是自從1990年之後,就一直呈現下降的趨勢。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非洲野犬分佈圖,數據來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就目前來說,非洲野犬的棲息地比較分散,已經沒有了超大型的種群,多數都是以十幾只個體形成的小型群,隨著棲息地減少,其他食肉動物的衝擊,非洲野犬的生存狀態並不樂觀,即便是在津巴布韋西部建立了非洲野犬保護區,但它們所受到的威脅依然存在。

  • 非洲南部是非洲野犬們的聚集地,這裡擁有全非洲最多的野犬,主要集中在津巴布韋西部、納米比亞東北部以及博茨瓦納北部;
  • 非洲北部及其罕見,甚至有人懷疑已經是區域性滅絕了;
  • 非洲東部方面;米庫米國家公園、塞盧斯禁獵區生活著很多非洲野犬,但是在肯尼亞、烏干達等地區,已經區域性滅絕了;
  • 非洲中部數量就比較稀少了,很多地方都以滅絕,在喀麥隆、乍得可能還存在;
  • 非洲西部的野犬也非常少,只是偶爾在幾內亞、塞內加爾等少數地區能夠看到一些野犬。

非洲野犬所面臨的威脅

非洲野犬之所以會瀕臨滅絕,其最大的原因就是生態環境被破壞,它們賴以生存的棲息地減少,以及與人類的衝突、疾病的傳染等等,都使得非洲野犬數量下降。

其實地球上絕大多數物種的滅絕,都與人類有關,究其原因也無非就是那麼幾大因素。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非洲野犬群

棲息地減少,野生動物並不像人類這種智慧動物一樣,一旦它們賴以生存的棲息地被破壞之後,等待它們的,便是走向滅亡。隨著人口增長,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不斷地開墾荒地、建造道路等等,將野犬的生存區域分隔成數塊,其危害程度要遠遠大於其他因素。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與人類的衝突,儘管非洲野犬比較少襲擊人類的牲畜,但是人們對於這種食肉動物的印象並不怎麼好,所以常常會因為害怕野犬捕食牲畜,所以先主動出擊將其消滅;

又或者是有些被其他猛獸咬死的牲畜,也被怪在了非洲野犬的身上,從而遭到報復性殺害。

當然,也有確實已經捕食了牲畜的,比如在奧扎拉國家公園裡面,就有非洲野犬捕食牲畜而遭到群民捕殺;

其中殺傷性最大的方式為毒害,人們將動物的屍體放上毒藥,一旦野犬吃了,那麼就是“連鍋端”,整個種群都會被消滅掉。

疾病傳染,相對於其他野生動物來說,非洲野犬很容易受到家畜疾病的傳染,加上它們是社會化很高的動物,一旦少量個體感染,很容易就在族群中蔓延,從而影響整個野犬家族。

就拿阿卡蓋拉國家公園裡面的非洲野犬來說,就全部死於1983-1984年的疾病爆發中。

偷獵,偷獵也是讓非洲野犬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之一,在非洲大部分地區,偷獵和非法肉類貿易非常普遍。可能一些獵人的目標是羚羊之列的蹄類動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非洲野犬同樣也會“中招”,因為陷阱可不會識別物種。一旦一頭野犬被陷阱捕獲,其他成員回去尋它時,就有極大的概率觸發周圍的陷阱,從而導致更多的個體死傷。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獅子咬死了一頭非洲野犬

其他因素,非洲野犬之所以會瀕臨滅絕,絕對不是某一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影響的。

儘管非洲野犬沒有天敵,但是獅子的捕殺仍然是成年野犬與幼犬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納米比亞西北部的埃託沙國家公園曾引入了一群非洲野犬,但是卻遭到了獅群的無情捕殺。此外,一些其他的非自然死亡因素,也在威脅著非洲野犬。

比狼更團結

非洲野犬最吸引我關注的地方,便是它們的生存模式,一般來說,我們現在提到“團結”基本上都會想到狼群,而非洲野犬比狼還要團結。

狼雖然是群居動物,但大多數都是成雙成對,由“父母帶小孩”組成的小家庭模式生活,只有在冬季食物匱乏、捕食大型動物的時候,才會臨時組建大家庭,如果從長期生活在一起方面上看,非洲野犬成員與成員之間的聯繫才更緊密。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非洲野犬

雖然它們之間,也有家庭小群,但是更多的是集體生活在一起,所以同一個群裡面,可能兩頭野犬絲毫沒有血緣關係,但彼此之間卻跟親兄弟一樣。一個大群裡面,由雌雄兩頭野犬作為首領,在動物學裡面,將它們稱之為α雄性和α雌性(α:阿爾法,希臘的第一個字母),整個族群裡面大大小小的活動、狩獵,可以說都是又這兩頭野犬決定的。

如同其他群居的動物一樣,首領的位置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靠爭奪而來。當α雄性逐漸衰老的時候,它就會受到更年輕力壯的雄性挑戰,一旦戰敗,首領之位就易主了。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獅子襲擊其中一頭非洲野犬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非洲野犬“聯合對外”

非洲野犬最主要的對手是獅子,而它們的團結在這方面上體現地淋漓盡致。當群體中某一成員被獅子攻擊的時候,其他成員會立馬趕來幫忙,一起對付獅子,這種例子在發自然中屢見不鮮。

比如在2016年的時候,奧卡萬戈在野生動物園拍到了一組照片,照片顯示一頭雌獅在攻擊一頭成年非洲野犬,本來以為其他野犬見狀會馬上逃走,但是沒想到其他成員馬上衝過來攻擊獅子,最終在“人多勢眾”的情況下逼退了雌獅,只是可惜的是那頭最先被攻擊的野犬最終還是死亡了;

無獨有偶,麥克納特·約翰也觀察到了一群非洲野犬在雄獅的口中解救同伴,最終成功了,那名被解救的同伴隨後也加入一起擊退雄獅的戰鬥當中。

這種不離不棄的精神,令多少人汗顏啊!也或許是因為這樣,每個成員都能在集體中感受到溫暖,所以才會更加團結的吧!

淺談非洲野犬:小個子有著大智慧

非洲野犬集體捕獵

非洲野犬的團結性還表現在捕食上面,一般來說,這種動物只有幾十千克的重量,如果單打獨鬥是完全沒有辦法捕食角馬、羚羊等中大型食草動物的,但是在非洲大草原上,羚羊之類的蹄類動物,卻是野犬們的重要食物來源。

在東非,非洲野犬最常捕食瞪羚,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其主要食物則是黑斑羚、跳羚等。

通常來說,非洲野犬的捕食對象都是體重在15-100千克左右的蹄類動物,但是偶爾也能夠看見它們捕殺大型獵物,它們之所以有這個能力,主要就是集體的力量,成員與成員之間的緊密團結,讓每一次狩獵更容易成功。

按非洲野犬的體型,在非洲大草原這片土地上是不佔任何優勢的,但是它們卻靠著自己的生存智慧,在獅子、豹子、鬣狗等“圍剿”下拼得了一席之地,如果不是人類的干預,相信它們能夠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一直生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