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祖國內地對港澳的堅強後盾作用永恆不變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電 (王捷先)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官網9日刊載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曉明署名文章,解讀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中關於“一國兩制”部分內容。張曉明指出,必須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特別行政區自身競爭力結合起來。

這篇近6500字的文章,主要分兩大部分:一是強調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把準治港治澳的正確方向;二是強調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的制度,不斷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

文章指出,港澳的繁榮發展從來都與祖國密切相關,港澳也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而獨特的貢獻。在港澳應對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等風險的過程中,祖國內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對港澳來說,祖國內地的堅強後盾作用是永恆不變的。

文章稱,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只要站高望遠,聚焦發展,把國家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內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與港澳所具有的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等優勢相結合,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就一定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文章強調,完善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的客觀需要,也是香港、澳門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

文章說,毋庸諱言,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已遇到一些困境,房屋土地供應短缺,貧富差距懸殊,社會階層流動性減弱,特別是不少青年人在住房和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面臨較大困難和壓力。澳門博彩業“一業獨大”,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知易行難。囿於地域、經濟結構和體量、市場空間等條件,港澳僅靠自身力量難以解決這些影響社會穩定和長遠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這需要港澳各界人士與時俱進,轉變觀念,調整心態,破除“內地化”“邊緣化”等迷思,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藉助內地廣闊的市場、強勁的發展態勢,為自身發展拓展新空間,增添新動力,借力破解經濟民生難題。

文章強調,中央將進一步完善支持香港、澳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制度機制創新,率先實現要素便捷流動;注重發揮香港、澳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獨特作用;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健全香港、澳門與內地在各領域深入開展交流合作的各種機制。在保持“一國兩制”和港澳原有制度特色不變的前提下促進港澳與內地協同發展,必將使港澳居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