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站裕顺德火磨,宁古塔首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民族工业企业

(文/陈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政府吉林将军衙门向绥芬厅发出咨文,要求绥芬厅将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的办理、股本构成、有否外资介入等情况,做以调查并汇报。

绥芬厅同知方世立,这个接任不到十个月的现官,在接到上级的来文后,马上令下属到距离宁古塔60里开外的海林,走访当地的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以取得该企业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方世立同知不曾想到,他下令调研的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竞是在宁古塔治下开办的第一个近现代工业企业,它所引进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宁古塔的发展带来了第一缕工业化的阳光,是宁古塔地区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里程碑。

裕顺德银炉投资实业

海林站裕顺德火磨,宁古塔首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民族工业企业

中东铁路海林火车站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在中东铁路海林火车站铁路界外创办的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其实是个股份公司,股本银合计三万两千五百两,两千五百两银子为一股,由十三股构成。在整个股份当中,绥芬河厅民人杨春占七股、三姓民人程德芳占两股、绥厅民人杨贵占其中的一股,另外三股的合资人是直隶临榆人杨云峰。机器面磨公司在股金构成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外资参与,是个纯粹的民族工业企业。

机器面磨公司之所以起名“裕顺德”,实与这些大股东原来的买卖有关。光绪十三年,杨春、杨贵、程德芳、杨云峰在宁古塔合伙组建了裕顺德银炉。

银炉是个早已消失的行当,需要脑补一下相关知识。银炉是以铸造元宝银为主的坊铺。清代允许民间铸造及熔化银锭,故有私设和官设之银炉。官设银炉大多附于藩库、关库及后来所设之官银号内;私设之银炉其初清政府控制甚严,必须凭户部所发执照而开业,还有数额限制,不准多开,至清末则其禁渐弛,私自开设者甚多,北方银炉还多兼营存贷及汇兑业务,甚至发行流通票据。各银炉要对其所铸银锭的重量、成色负责,必须在其铸锭上刻明铸地及银炉名号戳记。

海林站裕顺德火磨,宁古塔首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民族工业企业

中东铁路老火车

裕顺德银炉开业之后,由于杨春等人经营有方,生意一直很兴隆。十多年过去了,银炉的买卖是有赚不亏,资本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些原始的出资人也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成立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

商人的本性是贪婪。光绪二十八年,沙皇俄国为空中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中东铁路告成,俄国人在铁路附近建设了一座使用机器磨面的工厂,当年就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利润。裕顺德的商人们眼见外国人赚了大钱,认为宁古塔的“各华商不思设法抵制甚为可惜”,于是乎他们决定投资实业,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将“各人历年所分银炉本利银五千余两,陆续缴出,定为十三股,购买机器一付”,在丈房山(即俄名海林站)铁路界外,“价租民地,内盖房间,修造小火磨一座,磨卖面粉”。“裕顺德”这个字号,他们已经经营了近二十年,家喻户晓声誉日隆,不忍改弦易号,遂新建的“火磨”仍沿用原来的名号,为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

海林站裕顺德火磨,宁古塔首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民族工业企业

梵高老磨坊

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成立后,由于其所购买的机器规模小、加工能力低、面粉产量也不高,受机器产能限制其日出面粉量仅有为数不多的六千斤,与当地俄国同类工厂的加工能力相比差距甚多,产品产量无法与之抗衡。

光绪三十年四月十三日,安徽宁国府泾县附贡生、候补知州吴士澂到绥芬厅任同知一职,他了解到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的情况后,就做这些股东的工作,让他们继续出资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能,与俄国粉厂一决高下。

海林站裕顺德火磨,宁古塔首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民族工业企业

在吴士澂的支持下,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杨春等个股东,在光绪三十二年“续出资本银二万七千余两,共合资本银三万二千五百两,加盖房间,并赴俄国,买大机器一座,于本年六月运载到境。”本次裕顺德股东们追加的投资资金是原来的5倍,一次性注入近三万两白银的大手笔,已完全不是过去试探性的小打小闹,完全显现出破釜沉舟的​斗志。​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的新机器调试成功,用电力驱动碾子来研磨小麦的现代化面粉加工,使得工效产能大为提高,达产后,每天能出面四万余斤,产量比原先翻了近七番。

海林站裕顺德火磨,宁古塔首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民族工业企业

宁古塔老火磨

后来,根据吉林将军衙门的要求: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与裕顺德银炉在资金、经营上脱钩,不再

“用裕顺德银局图记,以清界限”,公司名称更改为裕顺德面磨合资有限公司。海林站“虽近铁道,究系偏辟山沟,粮石不至,该公司于宁古塔立分柜等买粮石,并售面粉名曰:裕顺德面磨分号”。

近代名企的未知结局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十几年过去,在民国十三年王世选主编的《宁安县志》当中,宁安的新华两合公司(南火磨)、增兴公司(北火磨)、裕东公司(东火磨)都有记载,而人们已经找不到裕顺德机器面磨公司的一点痕迹了。不过,据《宁安县志》记载,在海林站的确存在着一个机制面粉的工厂,企业注册资金十八万元,出资的股东是和源永、和源东、复合士、同兴隆,总经理为张兆祥,面粉厂的名称“毓顺”与裕顺德有点类似,少了一个顺字,前两字发音相同……

海林站裕顺德火磨,宁古塔首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民族工业企业

海林市威虎山影视城

毓顺与裕顺德,有什么关系哪?你问我,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我问谁去啊!

参考文献: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 (工业)

宁安文史资料 第五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