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小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小曲

秦安小曲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甘肃东南天水市秦安县境内的古老曲艺品种。相传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鼎盛于明代。秦安为古成纪地界,素有“羲里娲乡”之称,不仅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及其妹女娲的故里,而且是诗仙李白的祖地。坐落于斯并闻名中外的“大地湾遗址”发掘证实,这里有着4800-7800年的文明传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所以,当地和周边的老百姓,为了区分其与外来的“眉户”等“小曲”(俗称“花调”),又将这种古老的曲艺形式,俗称之为“秦安老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小曲

秦安小曲采用秦安当地的方音演唱,表演形式或为一人自弹中三弦自唱;或为二人分持三弦与摔子(铜质碰铃)对唱;或多人分持三弦、摔子、四片瓦等轮唱。唱腔属曲牌连缀体式,分为“大调”和“小调”,常用的曲牌有[越调]、[越尾]、[穿字越调]、[四六越调]、[背宫]、[背尾]、[单背宫]、[三道蔓]、[大五更(雁落沙滩)]、[小五更]、[降夜香]、[软环儿(跌落)]、[三字头]、[上暑落]、[下暑落]、[诗篇]、[荡调]、[岔儿]、[混江龙]、[莲花]、[双莲花]、[道音]、[禅音]、[勾牌子]、[哭调勾牌子]、[乐一乐]、[男寡夫]、[琼竹调]、[赶船调]、[马头调]、[进兰房]、[一串铃]、[岗调]、[太平年]、[割韭菜]、[十里亭]、[赏月光]、[满江红]等40多个。曲调高古而通俗,旋律简洁而丰富,唱法柔媚而雅致。传统曲目除了相传由该曲种的首创者秦安人胡缵宗采用“四六越调”所作的《玉腕托帕》,还有清代嘉庆年间秦安人张思诚所作之《小登科》、《昭君和番》、《重台赠钗》,以及民国以来广泛传唱的《伯牙抚琴》、《王祥卧冰》、《状元祭塔》、《百宝箱》等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小曲

秦安小曲最初在文人雅士中流传,后普及到民间。历史上的演唱活动已知以清末民初最为广泛和活跃,是当地民众娱乐消遣和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与手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小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小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秦安小曲不可避免地被打入“冷宫”。80年代以来,年轻爱好者的群体日益缩小。据调查,演唱活动的范围已由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遍布本县6个乡镇280多个村落,缩小到目前不到2个乡镇的10个村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小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小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现代化步履的不断加快,秦安小曲的演唱逐渐式微。老艺人减少,青年爱好者难觅,特别是长期自然存留民间,没有专业演出团体作为依托的发展状况,更使这种古老的曲艺唱曲形式,濒临消亡的危险。抢救和保护秦安小曲,已经刻不容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小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