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長後期,每畝用200克磷酸二氫鉀噴2次,促早熟抗倒伏產量高

很多地區的水稻已經開始進入抽穗期、灌漿期、成熟期。水稻生長後期,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貪青晚熟、倒伏,這些問題都會對水稻產量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對於這兩大問題,個人覺得只需要做好兩點,第一是合理灌水,乾溼交替,提高根系活力,抗倒伏;第二是超常量噴施磷酸二氫鉀,一畝地用200克,促進灌漿結實,促進水稻早熟,同時還具有抗倒伏的作用。

水稻生長後期,每畝用200克磷酸二氫鉀噴2次,促早熟抗倒伏產量高

一、科學合理的水層管理

對於黑龍江等地區寒地水稻,積溫不足,出穗晚的情況,可以適當撤水,提高土壤積溫,有利於促進早熟。

1.分櫱期曬田;

眼下,分櫱期曬田主要是針對晚稻。分櫱末期要對水稻進行曬田,曬到有小裂口。有利於改變土壤的氧化還原特性,排出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控制無效分櫱,促進根系發育和幼穗分化,促進早熟,提高抗倒伏能力。

2.孕穗期灌深水;

水稻孕穗時必須有水護胎,水稻倒三葉生長期就進入支梗分化階段,就應該灌水促進水稻支梗分化。在水稻倒二葉露尖,到水稻抽穗破口前兩天,必須有水層,一定要有護胎水。

破口前兩天到抽穗揚花前可以曬田;

水稻抽穗前2天可以曬田2天,增氧壯根,提高水稻根系活力,降低穗莖節高度,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3.抽穗揚花期要有3—5cm的水層;

4.揚花結束後-收穫前;

間歇灌溉就是灌淺水1-2釐米,待其自然落幹後,再灌水,前期多溼少幹,後期多幹少溼。真正做到,以水調肥,以水調氣,以氣養根,以根保葉,以葉促產。

這裡應該注意的是,漏水田,和沙土地,應該保持一定的水層。不宜放水。對於低窪排水不暢田塊,通常要提早進行放水晾田,這樣可以或多或少抑制病原菌傳播,又能避免後期發生倒伏。在水稻收割前十天左右把水排幹,以方便人工和機器下田作業。

二、超常量噴施磷酸二氫鉀

水稻生長後期,抽穗期、灌漿期,超常量噴施磷酸二氫鉀2次,每畝用量200克,兌水20公斤噴施,具有顯著增產效果,產投比達到10以上。能夠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水稻長勢,調節水分養分平衡,抗倒抗高溫乾旱,具有顯著的增收、增質、增效的作用。

可以配合20毫升流體硼一起使用。硼的作用主要是促進揚花期,正常開花結實,提高結實率。此外,還能促進光合產物的轉移,促進水稻籽粒飽滿。

此外,注意對於孕穗-抽穗期,群體葉色退淡的水稻,需要追施穗肥。即通常水稻破口前20天左右。一般畝用尿素6-8斤加氯化鉀7-10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