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蒜黃效益高 栽培技術掌握好

蒜黃是冬春季節市場消費者歡迎的蔬菜。生產蒜黃,不需要施肥,它是靠蒜瓣裡儲藏的養分生長,只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和適時遮光或半遮光都能獲得成功。

品種選擇。

最好選用紫皮蒜類或白皮蒜類中生長快的品種,如紫皮蒜、竹蒜、白貢大蒜等,這類蒜生產的蒜黃,生長健壯,整齊耐寒,抗病性強,產量較高。

冬春蒜黃效益高 栽培技術掌握好

建池保溫。

選用房前屋後的菜地、空地或室內空閒房等,用磚壘成高(深)60釐米左右,長和寬根據栽培地及栽培數量而定。

適時栽蒜。

選用瓣大而且大小均勻、色正的蒜頭。剝去外衣,剔除爛瓣、蒜盤、蒜薹,用清水浸泡18~24小時。將蒜瓣擺在池內(或畦面上),頂部應齊平,再蓋上厚約2~4釐米的潮溼細沙或沙壤土,每平方米用蒜種約15~20公斤。一般從寒露(10月上旬)直到第二年春分(3月下旬)可以連續不斷地生產。蒜苗大部分長出來時,要在池上蓋草遮光(室內栽培的關上窗門),苗高10釐米左右時,要每隔1~2天噴淋一次水。直接做畦栽培的,栽後1~3天蒜瓣露芽,這時要搭蓋草簾遮光,軟化蒜葉,促其黃化生長,確保產品質量。

冬春蒜黃效益高 栽培技術掌握好

溫度管理。

出土前,白天溫度控制在25℃,夜間18℃~20℃;蒜苗出土後,白天溫度至少保持在18℃~22℃,晚上不低於16℃為宜。苗高24釐米以上時,溫度保持在14℃~18℃,待收穫前4~5天可降至12℃左右。

水分管理。

栽後立即噴一次水,幼苗生長過程中,每隔4~5天噴一次水。生長前期水量少,後期生長溫度高、苗大或沙壤土排水速度快,應該多淋水,收穫前3~4天停止淋水,使蒜黃長得厚實。每隔一週左右,用0.1%磷酸二氫鉀或0.2%~0.3%的尿素水溶液噴一次,有利於提高產量。

冬春蒜黃效益高 栽培技術掌握好

通風見光。

軟化栽培蒜黃一般不揭草簾,若蒜黃呈雪白色,可以在收割前幾天,選擇晴天中午開池或拱棚,以改善色澤和品質。如出現高溫、高溼即要通風,以防爛苗。

適時收割。

一般栽培後20~25天(直接做畦栽培30~40天)、蒜黃高36~43釐米時就可以收穫。再過20天左右(直接做畦栽培30天左右),第二茬即可收割。

一般栽培蒜黃收二茬後,應將蒜頭起出,取出沙土、整畦(或池)後,抓緊第二次播種。(信息來源:農業科技報,作者:杜蘭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