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龙,打造北疆美丽乡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物

北疆人物:打造高山草原 带领村民致富

孙俊龙,打造北疆美丽乡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物

1

农庄的建设

孙俊龙,打造北疆美丽乡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物

△“花果山农庄”风光

“花果山农庄”位于距呼和浩特市区西北13公里处的东乌素图村,进入村口不远,这座坐落于马路东侧熠熠生辉的玻璃墙农庄,便显得十分醒目。进农庄台阶两侧的栏杆全部是汉白玉雕刻而成,南边的小山上建有两座亭子,漫山绿林树叶金黄,各色彩旗迎风飘扬,形成亭、台、楼、阁与周边不一样的风景。这所农庄的庄主就是——孙俊龙。

孙俊龙,打造北疆美丽乡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物

△“花果山农庄”庄主孙俊龙

据孙俊龙介绍,这座可观外景的农家院以前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小二楼,他们三代人在这里生活。后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和区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发展农家乐,就建成了现在的格局,通过贷款和借债筹集了改造资金600多万。这么大的工程从造型、布局、用材,到细节、装饰、点缀,全是孙俊龙自己策划的。没有设计图,但用的全部是国际上最新型材料。顶部玻璃的质量与玻璃栈道是一样的,人在上面跑跳都没问题。做这样通体透明的设计,是想让人们吃饭时能看到外面的风景,比起坐在雅间里像被水泥围住的感觉大不一样。

孙俊龙告诉记者:“施工时间从开工到营业只用了三个月,这么浩大的工程,当时有人说最快也得两年,我说三个月建成,村民们都当作是在讲笑话,结果我开业时他们都啥也说不出来了。进度这么快是因为我所有项目同时进行,最多的一天27种工程同时作业,装修的时候就订回了桌椅。”上楼时记者注意到,楼顶一道道钢丝绳固定着可伸缩的白色遮光帘,并随时可以拉开,做到夏日遮阳、冬日采暖,顶部四块活动玻璃窗摇控开合,随时可以流通空气。楼顶上三间小木屋一字排开供员工居住,空间一点都不浪费。

2

成长之路

孙俊龙,打造北疆美丽乡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物

△“花果山农庄”风光

“我父亲是个铁匠,是远近闻名的手艺人。六十年代初才从包头迁居到东乌素图村。从那时起,就在自己家建起了小作坊,为四乡五邻的村民们打制、加工各种农具。我从小耳闻目染并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会了不少技艺,长大后又学会并发展了机修和焊工等技能,为村民们服务,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再加上有开过台球厅、歌厅、后来修公路、高速路等经历,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孙俊龙说。

孙俊龙,打造北疆美丽乡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物

△“花果山农庄”风光

“东乌素图村村民1618户、4049人,其余为非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属于攸攸板乡乃至回民区的一个大的村落,和村里几大旺族相比我没有宗族优势和影响力。2009年也曾竞选并担任过村委会副主任,苦于形势掣肘,我无法实施引领全村人致富的抱负,于2015年退出村委会自谋发展。2018 年在基层组织民主换届选举中,2700多选民的投票中,我以1600多的最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这主要是因为我和我的父母一直都在这个村里生活,和村民们祖辈相处得非常愉快,村民们都希望我不要只发展自己的事业,也能带上他们一起致富,我本人也是这样想的。”孙俊龙说这番话时很平静,但记者却感觉得到他深受村民拥戴。他曾考察并引进了降低尾气污染项目,他命名注册的“华晴”牌尾气清洁剂节油减排,希望每个人都受益,真正“还中华一片晴空”,寄托着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念,和自己深深的爱国情怀。但为了东乌素图村的发展,2018年初,他毅然放下了自己的事业走马上任村主任一职。“我这人就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出个样来。”对于今后如何当好这个带头人,把乌素图村发展的更好,孙俊龙踌躇满志。

3

远景规划

孙俊龙,打造北疆美丽乡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物

△“花果山农庄”风光

孙俊龙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人们来呼和浩特旅游要么是去希拉牧仁草原,要么是去辉腾锡勒草原,这两个草原一个在包头,一个在乌兰察布,唯独我们呼和浩特没有知名草原。近几年,在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指引下,我村所辖的大青山高山草场的环境质量逐步提升,青山绿水的目标也要成为现实,我要利用本村地域优势,把东乌素图村打造成本土高山草原,像‘印象西湖’能代表整个浙江一样,我的高山草原也能代表咱们呼和浩特,成为一个新的旅游亮点。东乌素图村的设想和规划就是‘生态山水民族文化特色村”印象内蒙古,让来到东乌素图村的游客哪都不用去,就能领略蒙古族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习俗。”

孙俊龙,打造北疆美丽乡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物

△“花果山农庄”风光

在驱车前往西北方向的井儿梁高山草原时,孙俊龙指着沿途低矮的民房说:“这些房子的外墙将来全部要砌成石头,打造成一个原始部落。”路过乌素图水库时,他向记者介绍了水库大坝的情况:在1958年那个火红年代,在乌兰夫主席的主持下,上万人用箩头挑土,3月28日开工,7月29日竣工,目的是防洪、蓄水、灌溉农田,变害为利。当年乌兰夫同志亲自书写“青山脚下乌素图,千军万马修水库,全市人民齐动手,誓把山谷挖成湖,荒原要变金土地,水浇粮田万万亩”的美好心愿,已成为珍贵的纪念。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这条河和水库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一度还成为采沙场所),打造青山绿水,似乎水还少些。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这条河作用,将来要在政府对河道改造工程进行的同时,本着科学规划的精神和方案,将结合特色小镇的建设,使东乌素图村四季水长流,真正成为有水的地方,有故事的地方。

到了冬天利用乌素图水库、乌素图河、乌素图山泉等自然资源;整合15年运营历史的“北极光滑雪场和青少年滑雪运动中心”的资源,大力发展冰雪产业。采用“人工造雪”和“自然结冰”等方式,建滑雪乐园和冰雕世界,把冬季的东乌素图村打造成呼和浩特,乃至全国的独具特色的北方冰雪小镇。

孙俊龙,打造北疆美丽乡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物

△杏花绽放

东乌素图村已成功举办了9届杏花节,最热闹的时候客流量达6万余人,盛况空前。呼市周边的人和外省市游客纷至沓来,在古树广场、小木屋群、登山步道和58家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流连忘返,拍照留念。有着前期的基础,孙俊龙信心百倍。但由于有关政策的原因,现把小木屋群拆了,他有些小遗憾。

孙俊龙介绍说东乌素图村历史上就是“长寿村”,村里有60一70岁以上的老人504名,70一80岁以上的老人167名,80一90岁有58人,90一100岁12人,而且历史上“乌素图召”等5个著名的召庙就有“长寿寺、广寿寺”,“长寿文化”是乌素图的文化传统。另外,新中国成立后也是老革命乌兰夫先辈建设的呼市第一个“内蒙古工人疗养院”。利用东乌素图村的水、林、山草这些优势,加以修补,改造现有的村民老屋及宅基地建成森林“民宿”康养基地;引进北京及内蒙古大型的康养医疗专业机构和体检机构,全面开展全民康养产业。

孙俊龙,打造北疆美丽乡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物

△“花果山农庄”风光

行至乌素图河西岸,只见宽阔的沟底三面环山,两面村庄,这里前不久刚刚举办了内蒙古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来自中蒙俄的汽车摩托车爱好者在这里风驰电掣,信马由缰。孙俊龙告诉记者第一次举办聚集了人气,非常成功,这一赛事以后也会年年举行。

东乌素图村是呼利浩特旧八景之一,乌素图召素有“杏坞翻红”的美称。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在孙俊龙牵头治理改造下,春季杏花节可以赏花,夏季采摘节可以采摘,草原最美时节住在山顶的星空房里看星星,冬季滑雪看冰灯。游客穿越回“明清一条街”与“蒙元文化一条街”看风景品美食,共享田园,共享旅途、共享文创、共享禅修、共享运动、共享医护,共享受阳光、空气、水。“骑马射箭看星空,流连忘返是青城”,到那时,东乌素图村农民将成为大批租赁住房的股东,长期享受土地红利。

“当然,这些规划的实现,离不开我们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与积极配合,同时,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我的家乡建设的更美,真正意义上为实现‘美丽乡村’的美好夙愿做出一份贡献。”孙俊龙说向记者表达决心时,语气十分肯定。因为,这承载着全村人的期望和梦想,他要担当起这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