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泗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古称虹县、泗州,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泗洪,西接灵璧,南连五河、固镇,北至东北与睢宁、宿迁毗邻。

泗县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即始建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内有自然秀美的“虹乡八景”、楚汉之争的古战场——霸王城古迹遗址、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等历史古迹。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泗县境内景点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1.泗县沱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县丁湖、草沟二乡镇境内,规划总面积2463h㎡,保护区内植被多样,芦苇丛生,千顷碧波、水天一色,雁鸭类及鹭类翩翩起舞,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8科28种,鱼类32种,两栖爬行类15种,鸟类96种,兽类8种。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2.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构画出秀丽的碧水清波,周围分布着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故里、西楚霸王项羽驻兵地等历史景观,极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湖中有泉眼,周围水温常年稳定在23-24℃之间,当地人称之为龙眼。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3.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2014年6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隋唐大运河泗县段28公里水道,被称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活运河”,基本保持了隋唐大运河的原始风貌,宛如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廊”。泗县运河人家园林景观综合项目是当地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引进外资、与政府共建合作方式,投资20亿元兴建的园林景观文化旅游综合项目。项目位于北部新城、隋唐大运河北岸,由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设内容包括泗州普光王寺、万佛寺、大型假山瀑布、观鱼池、徽派高端盆景、根雕罗汉堂、运河根雕名人馆、博物馆、竹雕艺术馆、牌坊群、古石雕石佛长廊等。项目一开工建设,便得到国家、省旅游部门的高度关注,这个项目去年7月份以极高的文化品位和广阔的旅游前景成功入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6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4.泗县烈士陵园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于红色旅游单位,位于安徽省宿州市 三湾乡汴光村[2]。泗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64年,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园内陈展面积784平方米,馆藏烈士文物资料1090件,其中,国家一类文物210件、二类文物350件、三类文物530件。园内建有江上青烈士纪念馆、江上青烈士铜像、雪枫亭、百米纪念碑廊等建筑物。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5.泗县蟠龙山文化旅游项目概况:2平方公里的森林、岩洞等景点修复,老山街道开发,恢复蟠龙山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

泗县蟠龙山(俗称:老山)位于泗县东北10公里处,地处泗县屏山镇,四周群山环绕,有乌马山、茶山、陈山、洼张山、凤凰三山、张山共九座山麓,山峰各异,风景秀丽,可谓是风水灵山宝地。据虹乡县志记载,蟠龙山天宝观(又名:玉皇庙)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经历朝历代的发展,最鼎盛繁华时,共占地500余亩,殿宇共九十九间,广为布教,香火不绝,并接纳众多教派于此,使之成为道佛合一的道场,闻名全国。据记载,“蟠龙山天宝观”原有建筑有“王母殿”、“玉皇阁”、“接引弥陀阁”、“转香楼”、“观厅”坐北朝南守卫龙门,石阶而上即为“南天门”,山麓脚下有“地藏寺”、“大佛殿”、“卧牛殿”、“娃娃堂”,传说殿堂结构精美、宏伟、古典,规模十分壮观。“蟠龙山”庙会每年定在农历正月初九,届时各民间组织,文化团体云集于此,远近香客、艺人前往参加庙会,热闹非凡。鼎盛时期达十万人之多,生意买卖长达3华里左右,上海、无锡、常州、南京、徐州、济南都有商人前来,影响极为广泛,终毁于民国38年战乱。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6.泗县文庙大成殿,在泗县城内正中偏北,原有大成坊、棂星门、泮池、戟门、东西厢、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古代建筑,现仅存“大成殿”。

大成殿飞檐斗拱,壮观挺秀,长21米,宽12米,面积252平方米。砖木结构,殿房由八棵廊柱顶起,殿墙四周内嵌20棵廊柱。据大成殿脊梁所书,“大成殿”是清雍正四年(1727年)所建。《泗虹合志》载:“嘉庆九年(1805年)修”。殿内二梁所书,咸丰三年(1854年)重修。距今已250余年。除局部有毁外,整个殿完好。

泗县特产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1.大路口山芋,安徽省泗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大路口山芋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生产出的山芋呈纺锤形,块根完整,红皮白肉,口感香、甜、面,栗子味浓。

2018年3月,大路口山芋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2.泗县大路口乡素有粉丝之乡的美誉,每年可生产粉丝上千万斤,粉丝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大路口的红薯粉丝,具有口味纯正、营养丰富、久煮不化等特点,被人们誉为“人工鱼翅”。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3.泗县金丝绞瓜具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年曹操路过泗县,曾经挥笔而就“宿州城外绞瓜甜、泗县瓜香瓤如锦”的诗句。

泗县处于黄河冲积扇平原与淮河冲击平原的交汇处,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金丝绞瓜沙甜、香脆、可口的特质,此外金丝绞瓜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药用价值,有着“植物海蜇、天然粉丝”的美誉。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4.丁湖螃蟹,产于安徽宿州泗县丁湖镇沱河下游,沱河是条古老的人工河,地势低洼,常年水深1―6米,流经该镇境内长15公里,水流平稳,水质清纯,杂草丛生,光照充足,降雨量适中,最适宜于螃蟹生长养殖。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5.手工底,青布帮,简单的中药配方---泗县药物布鞋,泗县人民传统的物质文化特产。以质量轻,外观俊秀,轻便舒适可以祛除脚汗脚气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技术部分失传,工艺落后,产量小,在全国一直处于闻其名不见其实的境况。土生土长的泗县人李丹凤1995年高中毕业后,在做好传统布鞋的基础上,决定对药物布鞋进行全面技术攻关,经过遍访泗县民间布鞋制作工艺,搜集中药配方,反复研制,得到了省立医院、省中医附院和省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的支持和首肯,终于研制成功新型药物布鞋,成立

安徽省天和鞋服有限责任公司,投入批量生产。目前,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研发团队,对药物布鞋功能功效进行进一步研究开发。传统产业与科技的结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泗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泗洲戏”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的形成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1920年前后,泗州戏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开始进入城市。泗州戏有传统大戏八十多个,小戏和折戏六十多种,代表剧目有《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跑窑》、《拾棉花》等。泗州戏的唱腔随意性很强,演员可以根据自身嗓音条件随意发挥,故名“怡心调”。男腔粗犷豪放,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结尾处多翻高八度拉腔,明丽泼辣,动人魂魄。其伴奏乐器以土琵琶为主,辅以三弦、笙、二胡、高胡、笛子等,另有板鼓、大锣、铙钹、小锣四大件打击乐器。

泗州戏的脚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表演形式,受戏曲程式规范的影响不大,带有明快活泼、质朴爽朗、刚劲泼辣的特点,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演出时有许多独特的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剪子股、仙鹤走、百马大战、抽梁换柱、燕子拨泥、怀中抱月、凤凰双展翅等,演员必须注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协调与配合。

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观众逐步减少,演出亏损,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泗州戏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

带大家看看中国戏曲“泗洲戏”发源地——泗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