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文 | 烟雨客

唐朝宝历年间,一位诗人赶赴科场,高中进士。京城的生活,固然衣香鬓影,让人目不暇接,但是内心的惆怅,离家的乡愁,都让他经常闷闷不乐。

烟雨夜读 | 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多年后的一天,他在途中,想起了历历往事,很是感叹,到家住不了几天,作客却常年如是。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涂中感怀

唐 朱庆馀

世上名利牵,涂中意惨然。

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迹似萍随水,情同鹤在田。

何当功业遂,归路下遥天。

世上之人,多为名利束缚,常年羁旅在外,不能从心所愿。犹如浮萍随水,白鹤在田。何时才能功成名就,可以自由自在选择内心向往的生活呢?

烟雨夜读 | 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答案是,没有。一辈子营营役役,或为家国所累,或为浮名所累,或为稻粱谋,或为衣食困,怎么可能一辈子顺心顺意呢?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喜老庄之道。宝历二年(826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全唐诗》存其诗两卷。

他最有名的诗,是一首干谒诗。他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以期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此诗让他名声大振。

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新媳妇披红挂彩、打扮妥贴,以便在凌晨谒见公婆时,讨取长辈欢心,毕竟初嫁到此,还不了解公婆的喜好,她便轻声问丈夫:“我画的眉浓淡可合时兴,”公婆会不会喜欢?

烟雨夜读 | 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一个“待晓”、一个“低声”,将女子的忐忑与娇羞刻画的惟妙惟肖。

当然,文章的用意在于探问自己用心写就的诗文是否合式,能否被主考官赏识?前途如何?

据说,张籍看了朱庆馀这首用婉转手法写就的诗作,不觉意味深长的笑了。他不能明说,只是轻轻捋着胡子沉吟半晌,然后也同样用美人来比拟考生这一委婉的手法,写了一首诗做答。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意思很明确,你的诗文清新脱俗,明艳无匹,不用担心自己的前途,言外之意就是一定可以被录取的。

果然,朱庆馀金榜高中。

烟雨夜读 | 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得到张籍宣传和引荐的朱庆余,就在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一举考取了进士。张籍赏识人才的佳话,也永久流传,这诗歌唱答也永载史册。

湖州韩使君置宴

(一作陪韩中丞宴不饮酒)

唐 朱庆馀

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

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诚如张爱玲所说,成名要趁早。古往今来,年少成名才是王道,老大成名似乎也没有什么意思,只能陪着闲坐,镇日对着青山。

行路难

唐 朱庆馀

世事浇浮后,艰难向此生。

人心不自足,公道为谁平。

德丧淳风尽,年荒蔓草盈。

堪悲山下路,非只客中行。

无数诗人感叹行路难。世事浇薄、人生艰难、人心险恶、公道不存……这一切,都让人深感世风日下,走在路上,也就有了更多的凄凉之意。

烟雨夜读 | 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