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哽哒嘀”: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葩

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失去了记忆,就意味着失去我们脚下土地最本质的艺术,最本真的生活和情感。燕子口镇大南山“哽哒嘀”苗族传统舞蹈以勾步、踏步、蹉步等舞蹈动作和忧郁的芦笙曲反映了苗族先民们触目惊心的大迁徙历程,展示了先民们不畏艰难险阻,在茫茫的历程中,披荆斩棘,告别了一个个家园,离散了一垄垄沃土,舍弃了一丘丘良田,踏破了一座座青山,越过了一条条大河,去寻求自己向往的自由乐园的过程,每一个舞步都再现了苗族先民们在大迁徙过程中的历史络印。那么,“哽哒嘀”苗族传统舞蹈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南山。

“双飞燕”联姻蹉步舞:“哽哒嘀”应运而生

由于“双飞燕”和蹉步舞保持了其独特的原生态性,我市将“双飞燕”和蹉步舞联袂打造成“哽哒嘀”舞蹈,2009年年底,代表全区参加8月底多彩贵州原生态舞蹈大赛复赛。这是“双飞燕” 和蹉步舞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打造我市的民族民间文化品牌,推动我市民间文化上台阶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哽哒嘀”是芦笙舞蹈的苗语音译,是“双飞燕” 与蹉步舞的有机结合。“哽哒嘀”舞蹈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失燕寻亲:一芦笙手两手各持一把芦笙,吹凑着忧郁的音律,孤单无援地寻找着失群之燕;群燕归巢:在芦笙的感召下,失群的燕子从四面八方归集在一起,他们踏着欢快的芦笙音律,载歌载舞共庆团圆;寻求自由:短暂欢悦过后,他们又踏上了征程,由一芦笙手吹着双笙在前,带着群燕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去寻求自己向往的乐土;奔向光明:通过艰苦的努力,群燕们在艰辛的历程中找到了光明,找到了自由。

以反映史实为主,再现苗族先民们在黑暗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千辛,艰苦跋涉,寻求自由,向往光明的情景。“哽哒嘀”舞蹈描绘了苗族人民从远古的洪荒中走来,苗族先民迁徙、苗族后裔守护家园、走向世界的历史画卷。剧情跌宕起伏,气势恢宏,给人的视觉和听觉以强大的冲击力。

“双飞燕”和蹉步舞在大南山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上百年,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形式,它们有声有色地呈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古朴的气质风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苗族原始音乐和苗族原始舞蹈的最初形态,并与本民族本地区的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依托民族节日、宗教祭祀、民俗活动等生态环境而遗存并流传至今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让我们今天有可能窥探到原始音乐和舞蹈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形态特征,感受到远古的民族气息,了解到先民的观念和感情。

原生态民族文化空间:“哽哒嘀”生长的土壤

苗族生活中,不管是婚恋丧祭、节日喜庆还是乔迁祝寿、休闲娱乐,芦笙都不可或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南山得天独厚的民间文化艺术相对完整地保留古老的原生状貌。

2009年6月13日是全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毕节地、市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大南山苗族同胞们齐聚大南山苗寨,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并举行苗族文化研讨座谈会,共同探讨大南山苗族文化发展的空间。

当天的大南山苗寨里,苗族同胞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以苗家特有的拦路敬酒方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男女老幼齐聚大南山小学,载歌载舞,以饱满的激情充分展示大南山苗族的独特歌舞、苗族工艺及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活动现场,最夺人眼目的是苗族同胞们表演的旋律优美、舞姿独特的 “双飞燕” 舞蹈。

一个优美的画面和欢快雄浑的乐曲将大南山苗寨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双飞燕”的传承者王大忠身着节日的盛装,用鼻子吹奏两把芦笙踏上舞台,两把芦笙在他的鼻孔里发出气流的冲击下形成优美的乐曲,两把芦笙左撮右翻、上撮下翻、时曲时弯,就像两只在空中翻飞的燕子。继而三名女子吹着芦笙跳着舞蹈上台,形成一个立体的画面。眨眼间,两女孩站在王大忠的腰间,一名女子站在他的肩上,同时也拿着芦笙吹奏,时间持续了近两分钟。这个表演难度大,造型独特,表演技艺精湛的原生态舞蹈,引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说起“双飞燕”,最熟悉其传承与发展历史的要数现任贵州省民族语言文字指导委员会研究员、原毕节县民委副主任李大明了。要是没有李大明的热心关注,也许我市区别于其它地域文化的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失传了。

人们能够记得传承“双飞燕”的大南山人是李德明,其实“双飞燕”传承到李德明这代人已经是第四代了。在此之前,“双飞燕”都是在李姓家族中传承。1990年3月,李德明患病在身,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时光就要结束了,而当时李氏家族中没有一个能够用两个鼻孔同时吹奏芦笙的。他知道只有一个人能吹,那就是“双飞燕”现在的传承人王大忠。为了“双飞燕”在大南山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李德明把这一绝活传给外姓人王大忠。

时光追溯到1984年。那时,在外地工作的年过半百的李大明从水钢到毕节调研,他十分关心家乡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为选送一个具有民族性的文艺节目参加全省的演出,李大明想到了“双飞燕”。其实,“双飞燕”当时还没有固定的名字,包括李德明的祖父和李德明都没有为这个舞蹈取过名字,为了在演出时报幕,每一个节目得有一个名称。李大明根据这个舞蹈的造型、乐器的吹奏、动作的曲线性将这个传承了四代人而没有名字的舞蹈取名为“双飞燕”。从此以后,“双飞燕”从深闺里走出来,走出大南山,走进社会,揭开其遮掩了上百年的红盖头。

“李德明的技艺传下来没有?”李德明去世后,李大明非常关心“双飞燕”传承。王大忠能用两个鼻孔同时吹奏芦笙,但他不能曲舞同步,或者是步法与曲调不吻合。“你要舞起来,动作再夸张一点。”李大明根据以往李德民表演“双飞燕”的情景和自己对“双飞燕”的理解,将王大忠的动作一一的进一步规范。

在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毕节地区选拔赛中,由王大忠带领表演的“双飞燕”获得民主族舞蹈第二名。“我们在服饰上与他人有差别。在舞台上,我们的表演技巧还有些欠缺。”比赛归来,王大忠自己总结说,单凭舞蹈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在毕节、在贵州甚至在全国应该都是唯一,“双飞燕”很有市场竞争力。“我平时排练得少,甚至没有训练。因为,大家都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要不是大南山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话,一些民族民间文化早就失传了。”王大忠有些无奈地说。

“双飞燕”和蹉步舞在大南山得以传承,这与大南山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原生态的文化空间密切相连。在大南山240户人家1200余人中,没有一家属于其它民族。这里成为了苗族原生态的文化空间。

背上原生态符号:“哽哒嘀”在呵护中茁壮成长

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识别标记,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底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千百年来沉积的文明成果可能在一朝一夕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双飞燕”和蹉步舞一直以一种默默无闻、不为外人所知的姿态在传承着。去年年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出打工的王大忠返回家乡。回家后,他经常白天给人建房做工,空闲时候就向更年轻的一辈传授苗族歌舞和芦笙演奏技艺。原来几乎失传的“双飞燕”舞蹈和芦笙撮步舞,又一次受到苗族青年男女的青睐。

把原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引入课堂是燕子口镇党委、政府保护民族民间原生态文化的一大举措。该镇准备借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把民族歌舞、器乐、美术、体育、娱乐项目纳人活动课程,进行民风、民情、民俗教育,改变课程单一的结构模式,丰富学生的生活。我市相关部门及燕子口镇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在积极调查申报名录的同时,首先推行苗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从小孩抓起。在大南山民族小学专门开设了双语课,由专业老师教授苗语,同时还开设了苗族歌舞及芦笙吹奏兴趣课,聘请当地的志愿传承人教学。

为让大南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作用,我市已经开始大南山苗族文化产业的规划工作。随着大南山前面厦蓉高速公路的修建,在全市走生态富民路线的大背景下,大南山苗族文化作为赤水河流域文化链上的一环,将会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目前正准备将芦笙蹉步舞和“双飞燕”这两个传统舞蹈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