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我們廣東的朋友,平時在家經常煲湯,湯料中也常會用些健脾祛溼的食材或者藥材。其中有一味健脾祛溼的良藥——白朮,不少朋友經常用錯,或者由於不瞭解白朮的特點而沒有使用。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不同炮製方法的白朮功效差異,以及日常調理用量。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01

健脾益氣又燥溼第一要藥

白朮性溫, 味苦、甘,歸脾、胃經,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氣虛、運化失常所致的飲食減少、脘腹虛脹、倦怠乏力、嘔吐洩瀉、痰飲水腫、表虛自汗、胎動不安等。

古人都說白朮是“健脾益氣燥溼第一要藥”,講到補氣,很多人都只想到黃芪、黨參,而我認為這些中藥都能補氣,功效卻有所差異。

黃芪擅長補氣昇陽、益衛固表、託毒生肌,黨參僅益氣健脾補肺,而白朮則擅長健脾益氣、燥溼利水。單論補氣的力量,當然黃芪更勝一籌,黨參益氣之力比較平和。但是對於脾氣虛夾溼的人,我更常用到白朮,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白朮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燥溼利水。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02

白朮燥溼利水

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而脾主運化,主管著水谷精微與水溼的運化工作。但是,它們各自也有一些生理特性,如脾喜燥怕溼,因此,它最怕被溼邪所困。而且脾與胃緊密聯繫在一起,它們之間互為表裡關係,如果脾被溼邪所傷,那它運化水谷精微和水溼的功能就會減弱。不但自己要深受“水溼之害”,也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

對於脾胃氣虛又有水溼困阻的病人,我常常用到白朮這一味中藥。金代醫家張元素在《醫學啟源》一書中記載,白朮能“除溼增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溼,強脾胃,進飲食……”

這就是一方面,白朮能補脾益氣,促進脾的運化功能,另一方面,白朮苦溫燥溼利水,水溼得除,脾運才健。所以說白朮是通過健脾益氣、燥溼利水來增加脾的運化功能,而不是僅僅像給輪胎打氣似的單純地充氣進去。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03

不同炮製方法有不同功效

白朮在製作上的區別讓它們在功效上產生了不同。臨床常用白朮分為生品和炮製品兩種, 生品即生白朮, 炮製品有麩炒白朮、土炒白朮及焦白朮三種。

生白朮

生白朮就是將白朮揀淨雜質,用水浸泡潤透後撈出,切片,曬乾而成。生白朮主要功效是健脾益氣、燥溼利水,常用於痰飲眩暈心悸、水腫的治療,生白朮重用還用治脾氣虛之便秘。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圖片源自網絡

麩炒白朮

白朮經過麩炒過程,燥性更強,所以燥溼利水力度更大,對於大便溏爛或者久瀉的病人來說,我更多用麩炒白朮。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麩炒過程可使白朮的內酯增加,減少其中的揮發油對腸道的刺激,增強止瀉的功效。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圖片源自網絡

2015年版《中國藥典》記載麩炒白朮:將蜜炙麩皮撒入熱鍋內, 待冒煙時加入與蜜炙麩皮的比例為10∶1的白朮片, 炒至黃棕色、逸出焦香氣, 取出, 篩去蜜炙麩皮。這也是目前為止學界公認最普遍、標準的麩炒白朮炮製方法。

土炒白朮

土炒白朮是用灶心土炒制而成,是燥溼止瀉的良藥,有培土(補脾)止瀉的強大功效。很可惜的是,現在中藥飲片廠已很少炮製加工土炒白朮,因為很難找到灶心土了。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圖片源自網絡

焦白朮

焦白朮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常用於脾虛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納差,大便稀爛。一般多與炒雞內金,炒神曲,炒谷芽,炒麥芽同用,可以起到消食滯、開胃口的作用。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圖片源自網絡

提醒大家,前面說到了生白朮有健脾通便的作用,臨床使用生白朮運脾通便治療便秘,有幾點要注意。

• 第一,白朮運脾通便必須使用生品,因為只有生白朮才兼具運脾與濡潤兩功,而炒白朮和焦白朮是健脾止瀉用的,南轅北轍,不可不知;

• 第二,白朮運脾通便需要用中到大劑量,少至20g、30g,多至60g、90g,甚至更多, 否則效果較差;

• 第三,白朮運脾通便必須聯合使用,而不是僅用生白朮一味,同時必須辨證論治,隨證治之,如脾虛不運者宜聯合補中益氣湯,陰津虧虛者宜聯合增液湯。

推薦藥膳—黨參白朮茯苓湯

‖ 食療方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黨參白朮茯苓湯

材料:黨參20g,白朮20g,茯苓20g,瘦肉200g。(2人份)

做法:先將瘦肉焯水,將黨參、白朮、茯苓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沸後,文火熬1小時,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補氣,燥溼利水。

適用人群:用於治療脾氣虛夾溼所導致的氣短乏力,語聲低微,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等症狀。

黨參味甘、性溫而能益氣,可以健補脾胃。白朮協助黨參健補脾胃之氣,還可以利用白朮的苦溫特性,健脾燥溼,健運脾氣。脾主溼,脾胃虛弱,運化水液無力,水溼停滯,所以配伍利水且健脾的茯苓,既可以協助白朮健運脾氣,又可以利用它的甘淡特性,滲利溼邪,同時使黨參、白朮補而不滯。適合脾氣虛兼有溼困的人作日常調理的湯水食用。

活學活用

早上起床不適合喝哪種水?

A.茶水

B.冰水

C.牛奶

D.溫開水

我們將在下期公佈答案,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

上期答案:ACD(注:番薯、芋頭、黃豆容易讓人胃脹。)

大家日常有什麼問題和心得,歡迎互相討論和交流,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補氣神器”,煲湯加一點健脾又祛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