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生命追著光,深圳監獄幹警援派路上播撒光明

俗話說"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根據上級工作安排,深圳監獄數名幹部被調往各地參加援派工作。在監獄工作時,他們努力刻苦,認真做好管理和教育服刑人員等工作。受命援派時,他們服務大局,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得到援派單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從深圳到援派地,深圳監獄的援派幹部們把光亮留在了腳步走過的地方。

11月6日,深圳監獄召開援派工作經驗分享會,多位援派幹部一一分享了自己援派的經歷和感悟。

他們用生命追著光,深圳監獄幹警援派路上播撒光明

"別的監獄,有很多先進做法值得借鑑"

50歲的高雪揚,於2019年初被指派參加司法部駐在式檢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全封閉、無固定上班時間是此項任務的基調。高雪揚充分發揚了老黃牛的精神,不喊苦喊累,不挑三揀四,一心專注於工作,常常加班到凌晨,第二天一早又開始繼續埋頭苦幹。

在這次檢查中,高雪揚先後到了江蘇、浙江、四川、吉林,開展為期6個月的檢查工作。他的付出得到了上級充分肯定,榮獲廣東省監獄管理局頒發的個人三等功。

他們用生命追著光,深圳監獄幹警援派路上播撒光明

"司法部工作要求很高,為了更全面向司法部反映全國監獄工作實際情況,我們的工作真實性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所以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調查、整理。"高雪揚有很豐富的工作經驗。在其他監獄檢查的時候,他始終堅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抱著學習的心態,從中他學到不少先進的做法。

"許多監獄都有很好的創新意識,我們應該多學習學習,比如其他監獄的執勤模式和管理辦法……"分享會上,高雪揚談起了他的所見所聞。高雪揚說,此次工作任務雖然繁重,但他還是每天抽出時間及時整理所學所得,接近一年下來,筆記本記滿了其他監獄優秀的工作方法和經驗。他希望通過這本筆記為深圳監獄未來的發展和建設提供很好的參考。

駐村扶貧近7年唯願村民生活更幸福

問起扶貧工作的感想,堅持了7年扶貧工作的陳鎮松如此說道:"看著自己努力的事情最終開花結果,這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2013 年,深圳監獄第八監區副監區長陳鎮松作為深圳市司法局的扶貧代表,滿懷一腔熱血,先後在深圳市司法局對口幫扶的廣東汕尾陸豐市甲東鎮大茂村和河東鎮歐厝村駐守,擔任扶貧工作隊長。

他們用生命追著光,深圳監獄幹警援派路上播撒光明

陳鎮松本是潮汕人,原以為幫助 "老鄉"脫貧,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現實卻狠狠地給了他一巴掌。"語言不通,溝通困難;村民排外,工作不配合;思想不開放,脫貧只知道等靠要;各方利益牽扯,工作難推進。"陸豐的扶貧之路困難重重,陳鎮松時常感到無力,為此一度想過放棄。

"當我看到家家戶戶破爛的房屋,泥濘的路,還有孩子們用蛇皮袋糊住窗戶的教室,我想還是要堅持一下。"這一堅持就將近七個年頭了。

明年,將是脫貧攻堅戰最後一年,陳鎮松也將結束扶貧工作。"不能鬆懈,我還有一些想法沒有落實,爭取利用最後時間去實現,讓村民們生活得更幸福。"

聽著他們娓娓道來工作的點點滴滴,苦中作樂的日常,在場的同志非常安靜地傾聽,細細感受他們堅守崗位、甘於奉獻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